【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体外诊断产品的企业,是全球首家推出侵袭性真菌病联合诊断方案的企业之一,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原料制备技术和基于酶动力学、酶联免疫、POCT及直接化学发光技术原理的核心技术应用平台,目前该公司正在申请于北交所上市。
公开信息披露显示,周泽奇是丹娜生物的董事长、实际控制人,根据招股书披露,其此前于2011年12月至2020年11月任天津贻诺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任天津贻诺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裁。
但是根据公司此前于2020年11月申请在科创板上市发布的招股书,其中第70页披露周泽奇此前于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任天津贻诺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裁,这与本次招股书披露信息存在差异。
公开信息披露还显示,酶动力学系列产品是丹娜生物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报告期内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24.78%、21.34%、38.09%和38.41%,此项产品的核心原料为鲎血细胞。2021年2月鲎升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家对鲎相关利用行为的监管更为严格。对此,招股书披露,持有鲎血及其制品的经营利用许可证,可以合法使用现存的鲎血细胞;2020年以来,发行人不存在对鲎的采购及采血行为,使用的鲎血细胞为库存原材料;且因政策调整,目前市场上暂无鲎血及鲎血细胞获取渠道。发行人库存鲎血细胞充足,可满足未来5年以上生产需求。
根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第225页披露,公司利用鲎血细胞生产真菌(1-3)-ß-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的投入产出比,在2021年到2023年均较为稳定,保持在310上下浮动仅为1%,但是在2024年上半年却骤降至268.84,指向公司利用更少的鲎血细胞,便生产出来同等数量的产品。至于原因,丹娜生物并未接受记者采访。
如前文所述,丹娜生物在2020年之后就未进行过鲎血细胞的采集,使用的鲎血细胞为库存原材料,这就指向公司后期的鲎血细胞单位成本是保持一致的。根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第336页披露,公司的库存鲎血细胞价值,在2022年末、2023年末和2024年上半年末的金额分别为700.81万元、646.13万元和602.03万元,这对应着2023年领用54万元、2024年上半年领用44万元,相差并不大。
但《审核问询函的回复》第225页披露的原材料零用量数据则显示,2023年领用鲎血细胞9.77万毫升,而2024上半年为3.34万毫升、仅相当于2023年的三分之一,这与鲎血细胞库存金额数据变动并不相符。
另据招股书披露,丹娜生物在2021年和2022年的国外客户应急业务收入较高,为此公司需要采购大量生物制品,其中供应商武汉睿奇此项目原材料核心供应商,这两年采购金额分别为2329.45万元和4731.06万元。但与此同时,招股书披露2021年采购的生物制品材料总金额仅为2261.19万元,相比招股书披露的、同年向武汉睿奇这一家供应商采购的生物制品材料金额少了近百万元,存在明显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