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犹如一颗颗重磅炸弹,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历史的走向。1980年6月,对于那些涉及林、江两案的在押犯来说,注定是一个心情尤为复杂的特殊时期。随着中纪检委对林、江两集团触犯刑律的认定,以及决定对他们进行审判,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些在押案犯们都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预审,而黄永胜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且故事颇多的一位。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79年初,在那个看似平常却又蕴含着巨大变革的年份,中央派人来找吴、李、黄、邱四人,宣布将对他们的案件进行重新审查。彼时,这四人还沉浸在能逃出生天、恢复自由的希望美梦中。他们之前的知情不报、上转下卸、推卸责任,以及之前的种种坚持,此时在他们看来,都是为了这一天的“重新审查”所做的铺垫,仿佛看到了重获自由的曙光。
然而,事情并没有如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发展。对于黄永胜来说,他对自己将被总政保卫部预审的消息接收得相对较晚。1979年的冬天,当总政保卫部的人员开始与黄永胜进行接触谈话时,他却始终紧闭心扉,没有交代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在黄永胜的心中,他始终坚信自己的行为没有犯下什么根本性的错误,他试图将自己在1966年到1971年期间做的一些事,都坚称是“路线问题的错误”。在他的逻辑里,这样的错误并不意味着他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幻想着迟早能够恢复自己曾经拥有的“名誉”。
时间来到1980年4月下旬,一场针对黄永胜的审讯风暴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也就是从4月下旬到5月下旬,有关人员对黄永胜进行了多达11次的提讯、审问。而这11次审讯,主要聚焦在他所知道的贺老总的一切情况上,尤其是受迫害的详细情形。
这就要追溯到1968年5月23日,贺老总心怀正义,专门写了8封申诉信,分别寄给了毛主席和周总理,希望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冤屈,这些申诉信被送到了专案组。专案组在认真研究后,就如何处理这些申述信事宜,打报告询问了黄永胜、吴法宪、叶群、李作鹏等人。黄永胜收到报告后,不仅没有展现出一个应有的态度,反而立即作出了让人愤慨的批示:“不得拆阅,封存留好,以待后用。”不仅如此,他还大肆鼓动、抹黑贺老总,称其是大土匪、大军阀、大阴谋家。
这些行为被明确无误地记录了下来,成为了不可辩驳的事实。然而,面对这些铁证,黄永胜却一直矢口否认,坚称自己从未说过这样的话。当时的预审现场,气氛紧张得仿佛能凝固空气,双方一时僵持不下。无奈之下,预审人员只好向黄永胜出示了其在1968年的原始记录档案,这份档案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击中了黄永胜的防线,让他终于泄了口气,不再争辩。
但黄永胜的“表演”并没有就此结束。等他稍微镇定下来,又使出浑身解数,扯出各种托辞。他声称:“这个讲话是我讲的没错,但我也是鹦鹉学舌一样学人家的呀。”第二天,黄永胜更是亲自过目在“预审记录”上添上了自己的解释,试图通过这种先抑后扬、先认后推的方式来狡辩。他先是承认自己的话是反动的、是罪行、是恶毒的、是分量很重的污蔑;可话锋一转,他又开始喊冤,像一个唱戏的演员一样,说着自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坚称那些东西是别人提供的,不是自己编造的。
不仅如此,对于贺老总申诉信的扣留一事,黄永胜也是极为狡猾,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到别人身上,还说出了一大串涉及活人、死人、“好人”、“坏人”的名字。这可不是他第一次使用这种老招数了,在“九一三”事件后,他就曾经跟同伙商量着,把所有问题都推给那几个已经坠机的人身上。这种毫无底线的行为,实在是让人不齿。
在那段艰难的审讯时光里,黄永胜理不直却气也壮,神色激动、声音很大地否认自己曾对贺老总和叶帅做过任何坏事。他表现得无比委屈,就像是受到了天大的冤枉一样。在被审问期间,他甚至连饭都不吃,仅仅喝几口茶。监管人员担心他的身体出现问题,关心地询问他怎么了。此时的黄永胜才像是找到了发泄情绪的出口,他立即将自己的满腹委屈和牢骚一股脑地一泻千里,怒气冲冲地说:“他们这样整我,我吃不下饭,我不吃饭了。我是犯人,你们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然而,历史的车轮是不会被任何狡辩所阻挡的。尽管黄永胜使出了浑身解数,妄图逃脱应有的惩罚,但在如山般的铁证面前,他的所有的努力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时代在发展,历史的真相终究是无法被掩盖的。
时间来到1981年1月25日,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天。在庄严的法庭上,特别法庭经过严谨的审理和公正的裁决,判处黄永胜18年有期徒刑。这一判决,彰显了法律的尊严和公正,为那些在历史中遭受冤屈的人们伸张了正义。
可是,命运似乎并没有打算放过这个犯下诸多罪行的黄永胜。1983年4月26日,这一天的时间定格在了青岛,黄永胜在那里离世。他的离去,也标志着这段历史的尘埃落定。
回顾黄永胜的审判之路,从最初的抗拒调查,到后来的狡辩,再到最终接受法律的制裁,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戏剧性和警示意义。他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也给无数人带来了灾难。他的狡辩和推诿,更是凸显出了一些人在面对错误和责任时的丑恶嘴脸。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许多人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犯了错误,但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接受法律的制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
黄永胜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公正和无情。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无论你的地位有多高,只要你犯了错误,最终都逃不过历史的审判和法律制裁。这也提醒着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不做任何违法乱纪的事情。
同时,黄永胜的案件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历史真相的重要性。历史的真相是我们前行的基石,只有了解历史的真相,我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更好地走向未来。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历史事实,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黄永胜的故事中汲取教训。我们要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法律的学习和认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黄永胜的审判之路与最终结局,就像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告诉我们,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或许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守正义,秉持公正,我们就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印记。让我们铭记历史,勇往直前,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总之,黄永胜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坚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美好的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