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风韵独特的饺子文化
今日立冬,在我国的北方,立冬这一天要吃饺子,这不仅是一种民间习俗,也是中国的饮食文化。
相传饺子是东汉未年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
由于历史,地理,习俗不同,对饺子的称呼也多有不同,如馄饨,扁食,角子和悖悖等。
据说,医圣张仲景辞官回乡,当时正值冬至,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二只耳朵均已冻伤,便在当地搭了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煎熬羊肉,辣椒和袪寒提热的药材,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及后人皆模仿制作这种食物。
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现在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煮熟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
据考证曾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一座唐代墓葬里,遗有5厘米长的小麦面制作的半月形饺子,这一发现充分说明了在唐代就有了吃饺子的习俗。
从清代开始,饺子的称谓不断更新,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等。而且加工技法也有了煮,蒸,煎,炸等多种,其馅料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据明,清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撰周享,各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当时饺子已由一般食品上升为节日食品,人们吃饺子已有辞旧迎新,富贵吉祥之意。
大年初三十包的饺子更是中国民间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时人们包饺子时往往喜欢把金如意,糖,花生,栆和栗子等包进馅里,代表不同的寓意,更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象征。
(二) 花色纷呈的火锅文化
火锅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即用火烧锅,以汤导热,涮食物,在上千年演变过程中,不仅产生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历史趣闻,还形成了独特的火锅文化。
火锅历史悠久,早在商朝就有记载,那时人们举行祭祀和庆典活动都要“击钟列鼎”而食,众人围在鼎四周,将牛,羊肉放入鼎中煮熟而食,这是火锅的萌芽,以致于我们八,九年代家里买的火锅都是这种钟鼎形式的炭火锅。
据《魏书》记载,三国时代的曹丕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铜火锅,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火锅煮食逐渐多了起来。
最初流行于中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随着中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闪亮登场。
现在我们用的火锅大都是电火锅和燃气火锅,大敞口的锅子,用起来非常方便。
今天我们吃的涮羊肉还与元世祖忽必烈有关,据说有一年冬天,他在行军之中忽然想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便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水锅中烫熟,加上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并赐名“涮羊肉”。
清代乾隆皇帝也酷爱火锅,他在嘉庆元年正月摆设的“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00余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还有近代文化名流胡适对故乡徽州的火锅情有独钟,他在家里宴请客人吃饭时,大多由夫人精心烹制徽州火锅来招待客人。
著名的文学家梁实秋在一篇题为《胡适先生二三事》的回忆短文中,就描写了徽州火锅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以及胡适对徽州火锅的偏爱之情。
火锅不仅是独特的饮食方式,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火锅体现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盛具的统一。火锅还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所蕴涵的和谐性。
人们从那些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融合中体会到酣畅淋漓的痛快,享受到“同心,同聚,同享,同乐”文化氛围。
如今又是一年的冬季来临了,“火锅”宴又开始倍受人们的青眯。曾经在湖南老家过冬至时,总会同朋友们一起去火锅店吃狗肉火锅,这是我们老家一种食俗,每年这时候,大家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吃狗肉火锅,把酒言欢,其乐融融,那种美妙与畅快真是无与伦比。
而今身处异乡,思念着故乡,回想着往日的温馨与美好,一种乡愁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