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所拍摄到的唐县庆都山的对联里面,我个人觉得这副对联无论是意境方面还是文字方面,都谈不上是上乘佳作。不过,我一直是坚持“文无第一”、“文无定法”的,我觉得这副对联不够好,也可能是我的水平还不够的原因吧。
在我看来,有关“母爱”的对联是非常难写的。我一直认为对联的存在是与其所在环境有密切关联的,一副歌颂母爱的对联,到底张贴悬挂于哪里才合适呢?应用场景受限必然导致对联创作灵感、以及文字素材受限,“母爱齐天长念子 都山载德永流馨”在十四个字当中点出了“母爱”、“都山”,扣题算是扣得非常严谨了。
个人观点,整个庆都山风景区既然以庆都山为主要区域,那么在文化的记录记载方面,本来也应当是以庆都这位女性作为核心元素的。或许是因为尧帝更能代表文化的传承吧,庆都山虽然以“庆都”为名,却是以尧帝为主要人物来进行文化打造的,这可以算得上是一种文化融合,但是也有些失去了差异化。
就“望尧亭”对联本身而言,平仄的对仗是非常工整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受限于平仄的要求,因此这副对联在用字方面让我觉得有着一定的可推敲之处。
“齐天”对“载德”,在我的认知当中,下联中的“都山”+“载”+“德”,是标准的“主谓宾”结构,而上联联中的“齐天”是“与天齐”的意思,“母爱”+“齐”+“天”的结构与下联并没有绝对呼应上。关于“齐”字在“齐天”中的应用,网络上给出的解读方式说是“使动用法”,属于形容词当动词用的的范畴,但是“齐”字本身就有动词的属性,这一点,我觉得是越琢磨越糊涂,还望看到本文的朋友可以指点一下。
另有一个小小的疑惑,在于上联中所使用的文字,到底是“长念”合适一些,还是“常念”合适一些?“长念”,强调的是一种延续的状态,而“常念”则指的是“经常想起”,用在“望尧亭”上,“长念”与“常念”都解释得通,但我个人会觉得“常念”更准确一些。
我想说的的“意境”与“文字”方面的问题,并不是指平仄或者词性,我个人觉得这副对联的需要调整的文字在于“念子”。在传统文化当中,尧帝并不是一个一般的人物,而如果庆都对于尧帝的感觉只是“念子”,似乎并没有完全升华到“培养出三皇五帝”的高度。
个人觉得既然庆都山景区选择“庆都与尧帝”的文化题材,那么就应当再深挖一下庆都在抚养尧帝长大以及在尧帝与万国争雄时的故事,能够培养出一位大人物,庆都除了作为一个普通母亲之外,一定会在言行方面对尧帝有着不同凡俗的影响。换而言之,即便是想念孩子,恐怕庆都的“念子”也与当年随便哪位母亲想念儿子有所不同才是。从上下联的关系来看,只有把庆都对于尧帝的抚养升华,用“永流馨” 形容才显得更加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