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期我待已久的《侏罗纪世界3:统治》盛大开画。
首日(6月10日)票房1.02亿,虽然比起《侏罗纪世界2》的2.02亿的票房萎缩了一半,却是自去年《速度与激情9》以来唯一首日票房过亿的引进电影。
看大片是观众的刚需,像《侏罗纪世界3》这样的电影已经太久没有出现在电影院里了,所以即便知道口碑不行了,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去贡献票房。
毕竟,有的看就不错了。
可能是抱着极低的期待吧,《侏罗纪世界3》并不像我想的那么不堪。毕竟是1.65亿美元砸出来的,毕竟前五部主角都到齐了,毕竟数字恐龙满屏幕都是,这个基础分还是有的。
比起《侏罗纪世界2》那更是好上太多,不过比起《世界1》还有差距。主要是第一集故事线比较集中和连续,不像第三部那么乱套。
先说说优点吧。
大片感是真的出来了,特效量大过瘾,就怕观众觉得赔了。咱故事可能不行,但绝对要值回票价。
而且对比起《世界1》的1.5亿和《世界2》的1.7亿预算,《世界3》的1.65亿并没有额外追加成本,却塞进了更多的恐龙,更大的场面,还请回来了“公园三部曲”的主演,就说明这部钱用在了观众看得见的刀刃上,值得表扬。
然后到了所谓的“大结局”嘛,怀旧元素满满,要是没看过“公园三部曲”甚至有时候会有点连不上。可对于看过前作的观众就非常友好了,把系列的经典元素全致敬了一遍,细节里几乎全是彩蛋。
两代主演重聚的时候,甚至有点“三蛛同框”的破次元壁的激动。其实看电影也不是说必须是高分口碑大作才值得看,《侏罗纪世界3》这样在特定语境里能给观众带来感动,已经很有价值了。
再就是动作元素有所提升,其中代表就是马耳他追车和冰河狂奔,动作设计惊险流畅,达到了A级制作应有的水准。
虽然看着就觉得往环球的“速度与激情”的风格上跑偏,也算不上新鲜,但这样的场景出现在“侏罗纪系列”里,那就有点意思了——至少在前作基础上加入了全新的奇观。
这些点都让我觉得这票钱没白掏,而且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不算浪费。
然后再说说缺点。
后半段正派主角团一度多达八人,还不算反派道奇森,拍出了“复仇者联盟”合体的感觉。
而且初代三人组还不是打打酱油那么简单,每个人都有完整的故事线。导致前半段镜头在他们之间来回切换,把叙事切得又碎又乱。
这都不是双线或者三线叙事的问题了,本来绑定了的克莱尔和欧文在坠机的时候又分出两条线你敢信么。作用也很明显,就是各自又遭遇了恐龙袭击,引入更丰富的场景而已。
这又是陷入了“三虫同框”式的陷阱,为了创造场景写剧本,而不是围绕讲故事本身。
包括基因编辑的蝗虫,应该是不想陷入每部都是恐龙大逃杀的死循环,可这个危机没头没尾根本不合理。
所以场景和场景间的过度就变得非常生硬,就是引出下个情节点的过场,文戏都像开场克莱尔告诉克隆人梅西“很独特”一样的尴尬。
简单来说就是经不起细琢磨。
这个系列已经29年了,首部《侏罗纪公园》是里程碑式的电影,无论对科技使用的担忧,还是“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的断言,都极具思辨价值。
《公园1》更是首部大规模使用电脑特效拍摄的影片,以前这样的怪兽电影一律是模型拍摄,数字技术只零星出现在《终结者2》之类先锋电影中。
《侏罗纪公园》以后,电影人知道自己脑中天马行空的想象都能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几乎是改变了整个好莱坞的创作方式。
可是除了首部曲,续作大多沦为了惊悚的怪兽逃杀电影。不能说烂,但价值有限,特别是与划时代的《侏罗纪公园》对比。
如今六部曲终于画下休止符,虽说《侏罗纪世界3》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还算是兜住了故事,把六部曲封装成了还算体面的完整系列。
而且我是不相信环球会就此打住的,只不过再重启的话估计要换一批主演,换一个故事了。到时候欧文和克莱尔再回来客串,回忆杀又来收割一遍。
嗯,我都替环球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