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眼中知己,跟今人眼中的知己完全不同,有一观点多数人做不到
世人都说"士为知己者死"是千古绝唱,却不知这句话背后还有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古人愿意为知己赴死,而今人连为知己两肋插刀都难?有人说是时代变了,有人说是人心变了,可细究其中缘由,古今"知己"二字的内涵早已天差地别。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为金钱所动,不为权势所惑,只为一个"知己"二字,甘愿付出生命。他们中,有的是贵族出身,有的是平民百姓,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看重精神胜过生命。这种近乎偏执的精神追求,在今天看来或许难以理解,但在当时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那么,古人究竟是如何定义"知己"的?又为何会将"知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一、知己之义
世人皆知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却不知在此之前,早有一段关于"知己"的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位名叫范蠡的能人,他曾在会稽山下遇见一位樵夫。这位樵夫名叫计然,虽终日砍柴为生,却精通天文地理、兵法谋略。范蠡与计然相谈甚欢,发现此人见识远超常人,便向他请教治国之道。
计然对范蠡说:"欲知治国之道,先要明白何为民心所向。"范蠡听后恍然大悟,从此与计然结为莫逆之交。后来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正是用了计然教授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终于助越国复仇吴国。
这便是最早的"知己"典故之一。在古人眼中,"知己"不仅仅是投缘而已,更重要的是惺惺相惜、心意相通。范蠡遇见计然,不是因为计然有权有势,而是因为二人志趣相投,这正是古人所说的"知音"。
在先秦时期,"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他们或出身贫寒,或家境殷实,但都有一个共同点: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这些人中,有的是游说诸侯的谋士,有的是隐居山林的贤者,还有的是浪迹天涯的侠客。他们最看重的,就是遇到真正懂得自己的人。
齐国有一位叫晏子的大夫,虽然身材矮小,却是一代贤相。有一次,齐景公问他:"你说说看,什么是知己?"晏子回答说:"知己者,知人之心如自知其心,知人之腹如自知其腹也。"这番话道出了"知己"的真谛:知己不是表面的认同,而是灵魂的共鸣。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门下有数千食客。但真正称得上知己的,却是一个叫冯谖的穷书生。当时孟尝君被夺去封地,其他食客纷纷离去,只有冯谖留下来想办法。他不惜变卖家产,东奔西走,终于为孟尝君讨回了封地。孟尝君感动地说:"冯先生不为我显贵时所惑,不为我落魄时所移,此真知己也。"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古人心中,"知己"二字的分量远远超过了世俗的富贵。他们在寻找知己的过程中,看重的是对方能否理解自己的志向,认同自己的抱负,而不是对方能给予自己多少实际的好处。
二、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
在战国时期的历史长河中,"士为知己者死"的典范不胜枚举。除了广为人知的豫让、聂政、荆轲之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发生在魏国与赵国交界的地方。
魏国大夫段干木,以清廉正直闻名于世。有一次,他在边境遇到了一位赵国的游侠,名叫公孙阳。公孙阳见段干木衣着朴素,举止高雅,便向他请教治学之道。段干木不仅毫无保留地指点他,还将自己珍藏的竹简借给他阅读。公孙阳感念段干木的知遇之恩,立誓要报答。
后来魏国与赵国交战,公孙阳被任命为前锋大将。他得知段干木正在前线督战,便派人送信给段干木,告诉他作战计划,让段干木撤离危险地带。段干木不但没有离开,反而将计划报告给了魏王。魏军据此设伏,大败赵军。公孙阳被俘后,魏王要杀他,段干木却出面求情:"此人虽为敌将,却有知己之义。"最终,公孙阳被释放回国。
这个故事展现了另一种形式的"士为知己者死"。公孙阳宁愿冒着被杀的风险也要报答知己,而段干木则在尽忠职守与知己之情之间,选择了更高的道义。
再说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豫让原是智伯手下一个并不起眼的幕僚,但智伯却以国士相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后,豫让立志要为知己报仇。他不惜毁容断发,装扮成乞丐,只为接近赵襄子。第一次行刺失败后,赵襄子不但没有杀他,反而感叹道:"智伯待你不过数月,你便如此用心报答,我若杀你,岂非显得我不如智伯?"
豫让第二次行刺时,又被抓获。这一次,他提出一个奇特的请求:希望能在赵襄子的衣服上刺几剑,以告慰智伯在天之灵。赵襄子答应了,豫让在衣服上刺了三剑后自尽而死。这个细节特别值得注意:豫让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他是在完成一种象征性的仪式,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知己的忠诚。
类似的还有专诸刺王僚的故事。吴国大夫伍子胥在逃亡途中,得到专诸的帮助。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势力日增,但始终没有忘记专诸的恩情。当时吴王僚暴虐无道,伍子胥便推荐专诸给太子光。专诸明知刺杀国王必死,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这是知己的托付。最终,专诸在献鱼宴上,用藏在鱼腹中的匕首刺死了吴王僚,自己也被乱剑分尸。
这些故事都说明,古代士人对"知己"二字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今天我们所说的朋友之情。他们愿意为知己付出生命,不是因为冲动或盲目,而是基于一种深刻的价值认同。在他们看来,知己不仅是懂得自己的人,更是能够认同并支持自己志向的人。
三、知己相遇的机缘
古人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知己之间的相遇更是难能可贵。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记载了许多知己相逢的传奇故事,其中最引人深思的莫过于管仲与鲍叔牙的故事。
在齐国历史上,管仲年轻时曾与鲍叔牙一同经商。两人分赃时,管仲总是多取,但鲍叔牙从不计较。后来有人问鲍叔牙为何如此,他说:"管仲出身贫寒,家有老母,我知其志不在此。"这番话道出了知己相遇的第一层境界:理解对方的处境。
在春秋时期,还有一个更为曲折的知己故事。楚国大夫伍举,年轻时曾在郊外遇到一位叫费无极的樵夫。费无极砍柴时总是选择最细小的树枝,说是不忍心砍伐大树。伍举见此人与众不同,便与之深谈。谈话间,伍举发现费无极虽是樵夫,却精通《诗》《书》,便向楚王推荐。不料费无极上任后,竟成为一个贪官,还诬陷伍举谋反。
有人因此嘲笑伍举识人不明,伍举却说:"此人砍柴时爱惜大树,正说明他心思细腻;精通经典却甘做樵夫,说明他深藏不露。我只是没想到他用这份才智去做了坏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己相遇需要慧眼识珠,但也要明白人心难测的道理。
战国时期的田单,在即墨守城期间,遇到一位叫郭开的商人。郭开每次来即墨,都带来齐国的最新消息。田单与他相谈甚欢,视为知己。后来齐国内乱,田单失势,郭开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田单叹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只见了他明面上的一面。"
但并非所有知己相遇都如此遗憾。魏国的信陵君,年轻时喜欢游历。有一次,他来到一个山村,遇到一位名叫侯嬴的隐士。侯嬴见信陵君年轻气盛,便与他讨论治国之道。信陵君从此经常来访,两人成为知己。后来信陵君在朝中位居高位,依然时常去山村拜访侯嬴,请教国事。
还有一个更为特别的故事发生在秦国。秦国大将白起,在未发迹时曾在乡间遇到一位老农。这位老农不仅教他种地,还常与他讨论兵法。白起后来成为秦国名将,多次打胜仗,都用了那位老农教的方法。可惜的是,史书上并未记载那位老农的名字,这或许正印证了古人所说的"天下知己,相逢何必相识"。
这些故事表明,知己相遇往往出人意料。有的是因缘际会,有的是刻意寻找,有的是无心插柳。但真正的知己相遇,不在于相识的方式,而在于彼此的认同与理解。古人常说"士为知己者死",正是因为这种相遇太过珍贵。
四、知己相交的至深境界
在古代文献中,知己相交的境界可谓登峰造极。这种至深的交情,往往超越了世俗的利害关系,达到了一种近乎玄妙的境界。以下几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便展现了这种独特的交往方式。
战国时期的魏国,有一位名叫段干朋的隐士,他与同乡的李克成为知己。两人相交二十年,从未谈论过功名利禄。有一天,魏王听说段干朋的贤名,派人邀请他做官。段干朋对使者说:"请让我先问问我的朋友。"李克得知后,只说了一句话:"云在青天水在瓶。"段干朋立即拒绝了魏王的征召。这个故事中,李克用一句似是而非的话,让段干朋明白了他的意思:云在天上自由自在,水在瓶中却被束缚,这正是出仕与隐居的区别。
还有一个发生在齐国的故事,更能说明知己之间的默契。齐国有两个名士,一个叫田明,一个叫宗庆。两人每次相会,不说话,只是对坐。一坐就是一整天,然后各自离去。有人不解,问田明为何如此。田明说:"与宗庆相对,便如明镜照见本来面目,何须言语?"这种无言的交往,在当时被称为"坐忘之交"。
秦国的公孙衍与魏国的庞涓,本是政敌,但两人却成为知己。有一次,两国交战,公孙衍率军与庞涓对垒。庞涓派人送信给公孙衍,说:"今日天气晴朗,可饮酒赋诗。"公孙衍立即命军队后撤三里,在营寨中设下酒宴。庞涓也退兵三里,两军隔河对饮。这种在生死之间的默契,正是知己相交的最高境界。
汉初有个叫壶关张的隐士,与同郡的苏伯玉交好。两人约定每月十五夜观月。一次,苏伯玉因事未能赴约,壶关张独自登楼望月,写下一首诗:"明月照空楼,独坐思故友。"这首诗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知己情谊的象征。
更有趣的是卫国的史伯与周国的召伯的故事。两人素未谋面,但因为经常听到对方的言论,便认定对方是知己。有一次,两人在路上相遇,还没说话就彼此认出对方。史伯说:"此人言谈必是召伯。"召伯也说:"此人气度必是史伯。"两人相视大笑,从此结为知己。
在楚国,有两个知己的故事更是独特。一个叫屈原,一个叫宋玉。两人都是诗人,但他们从不互相点评对方的诗作。有人问其原因,宋玉说:"诗如其人,人如其诗,读其诗便知其人,何须评论?"这种理解超越了语言的表达,达到了心灵相通的境界。
这些故事表明,古人的知己之交有着独特的方式。他们不一定要整日相伴,不一定要无话不谈,甚至不一定要经常见面。真正的知己相交,是一种超越形式的心灵默契。正如古人所说:"知己者,见其文如见其人,闻其言如闻其声。"这种境界,在今天看来或许难以想象,但在古人看来,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五、没有相识却也是知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种特殊的知己关系,那就是素未谋面却彼此心灵相通的人。这种关系虽然看似矛盾,却在古代史料中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记载。
东汉末年,蔡邕居住在洛阳时,常常独自弹琴。一天,一位过路的樵夫停下脚步倾听,待蔡邕弹完后说:"此曲弦断音必在某处。"果然,蔡邕继续演奏时,琴弦在樵夫说的位置断裂。蔡邕惊讶不已,欲与其详谈,但樵夫已转身离去,此后再未相见。蔡邕经常对人说:"我一生知音只有一人,却不知其姓名。"
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一位擅长作曲的音乐家伯牙。有一次,他在荒山中遇到一位砍柴的樵夫嵇伯,两人相谈甚欢。嵇伯说:"我虽不识五音,但常在山中听鸟鸣泉响,也略懂音律。"伯牙请他评价自己新作的一首曲子。嵇伯听后说:"此曲好似清晨的露珠滴落,又像傍晚的山风吹过。"伯牙深感此人懂得音乐真谛,欲拜其为师。但第二天去找时,嵇伯已不知去向。
魏晋时期的左思,写了一篇《三都赋》,当时很少有人能够完全理解。一日,他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信中对《三都赋》的每一处典故都能准确解释。左思欣喜若狂,立即动身去寻找写信的人,可惜最终未能找到。这个素未谋面的知己,成为左思终身的遗憾。
还有一个更为奇特的故事发生在唐朝。诗人李白在江南游历时,途经一座破庙,见墙上有一首诗:"月照荒村水满池,青山如黛掩柴扉。"诗写得极好,但无署名。李白在诗下题道:"不知何人手笔,却是我心中之语。"多年后,这首诗的作者孟浩然看到李白的题字,感叹道:"原来我们早已是知己。"
宋代词人李清照与林逋,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但李清照读林逋的诗词时常说:"此人虽在百年之前,却道尽我心中事。"她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论述林逋的词作,称林逋为"百年知己"。这种跨越时空的知己之情,在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
更有意思的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经历。他在一座古寺的墙上发现了一首诗,诗中描写了一位将军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在诗下题字:"不知何人所作,正合吾意。"三年后,他在另一座寺院又看到一首和诗,原来是当年那位不知名诗人专门写来回应他的。两人虽终身未曾相见,却通过诗词成为知己。
这些故事表明,古人眼中的知己之情,并不限于朝夕相处的密友。有时候,素不相识的人也可能成为最懂自己的知己。正如古人所说:"知音难觅,有时就在远方。"这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曾说:"不识王导江总,疏散白云何惭?"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知己不在相识与否,而在于心灵的契合。那些素未谋面的知己,正因为没有世俗的利害牵绊,反而能够成为最纯粹的精神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