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六朝古刹普照寺,冯玉祥曾在此隐居,为登泰山必游景点之一

晶林看旅游 2024-04-29 08:31:25

巍巍泰山,五岳独尊,登泰山是一生必游之景点,但泰山脚下,云山树影之中,有一六朝千年古刹普照寺,也是爱国将领冯玉祥曾经隐居之地,被列为登泰山必游景点之一。

普照寺位于泰山凌汉峰下,也就是登泰山的两条线路,红门与天外村之间。

“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

这是清人对普照寺美景的赞誉。群峰环抱中,普照寺隐匿其中,亭殿楼阁,气象峥嵘。

泰山环山路上有普照寺路标,自此进入普照寺则可看到云门石刻,不远就到了松影禅音之处的普照寺。

普照寺为一三进式院落,红墙黛瓦,中轴线上依次为大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筛月亭、摩松楼,前院钟鼓楼对峙,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

普照寺山门前平台之上西侧为数幢佛塔,池塘内塑观音三面石雕。山门为三间硬山式建筑,青砖黛瓦,丹柱前厦,抱柱楹联“长松筛月不辨今古,黑豆未芽何分儒佛”,门额“普照寺”三个大字。

山门前有“泰山古建筑群普照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碑刻一通,以及普照寺简介碑刻,其上言之,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六朝(420-589)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明代高丽僧满空,清代诗僧元玉曾在此主持。大概算来,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了,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

据清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载,普照寺唐宋时已有之,金大定五年(1165)奉敕重修,题为“普照禅林”,有敕牒石刻勒殿壁。

进入大山门,松柏巍巍,石碑林立,左右两侧分别为钟楼和鼓楼,四角攒尖顶式建筑。钟楼内置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铸莲瓣口形铁钟。

石碑并不只是普照寺的的遗存,包括了周边五贤祠等古迹遗存,比如《投书涧》、《讲书堂》、《重整上书院记》等。

二山门前有一《重开山记》碑,记载的就是高丽僧人满空重建竹林寺、普照寺的事迹。不得不说这个高丽僧人确实是个高人,它是从高丽逃难过来的,修了竹林寺,火了。然后他又开始修普照寺,结果竹林寺的香客少了,而普照寺又火了。

二山门门内两山墙各开发券拱门,居中有弥勒佛石雕塑像。

二山门内即为普照寺主体建筑大雄宝殿所在,左右配殿,院中两棵油松对生,现为今植,居中有双檐改罩香炉一座,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住持僧明睿及弟子所造。大雄宝殿为三间硬山顶式建筑,前后廊式,端庄雄伟,内供释迦牟尼鎏金趺坐铜像。抱柱楹联为: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二进院左右各有一月亮门,右侧为禅院和石堂院,现未开放。西侧通往竹林和花园。竹林在北方难得一见,但普照寺的竹子枝繁叶茂,竹影摇曳间,有历代高僧墓塔数座隐于其中。靠近山崖处还有一元代经幢,历经风雨,字迹已难以辨认。

大雄宝殿两侧有垂花门通往后院,青石砌垒的高台之上一单檐四柱圆宝顶石亭巍然屹立,这就是著名的筛月亭。筛月亭约建于清代道光年间(约1821年后)。筛月亭名字由来是因其东侧有树龄1500多年的六朝松,明月之夜,月亮透过树影洒落下来,筛下无数的银光落在亭上、地上。亭内北部横梁上匾额“筛月亭”三字,四根石柱朝外一面皆有楹联,南联:引泉棰竹开三廷,授释归儒近五贤;西联:曲径云深宜种行,空亭月朗正当株;北联:收拾岚光归四照,招邀明月待三分;东联:高筑两橼光得月,不安四碎怕遮山。细细读来均为描述普照寺诗句,字字珠玑,意境无穷。

亭内中央还置有石桌石凳,走进细观,石桌表面由于历代人的抚摸而变得平滑如镜,其中还有摩挲出来的凹坑,敲之竟有悦耳之音,故名“五音石”。

筛月亭之后则是一五间二层楼建筑摩松楼,上有藏经楼、摩松楼匾额,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所建佛阁。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隐居泰山时,就曾在此客居。

摩松楼西侧是菊林院,其正房五间现为满空和尚纪念堂。门前悬楹联一幅:“松曰好青,竹曰好绿;天吾一瓦,地吾一砖”。院内有一品大夫松,又名师弟松,为清代寺僧修理所植。

菊林院那侧是一花园,其中腊梅数株,枝繁叶茂,每当冬末春处,绽放满园,香溢四野,传其为冯玉祥将军隐居泰山之间手植,故得名“将军梅”。

千年古刹普照寺,一年四季皆有风光,冬日的腊梅,春日的玉兰,秋日的银杏,在红墙黛瓦间,吸引着当地的市民和游客来此寻古打卡,如果你去登泰山,千万不要错过这处免费的、人文历史底蕴深厚的古迹!

小贴士:普照寺免费,但是如果自驾而来,停车场收费,车辆单行,东进西出。

0 阅读:44

晶林看旅游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