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中国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是世界上发现材料最系统、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阶段重要遗址。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二十七处,地质年代横跨几百万年。
周口店遗址自1927年进行大规模系统发掘以来,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发掘出土代表40多个“北京人”的化石遗骸,10多万件石器,近200种动物化石及大量的用火遗迹等,成为举世闻名的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环境学及岩溶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01
发掘历史
周口店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
1914年,北洋政府的农商部聘请了一位名叫安特生的瑞典著名地质学家担任矿政顾问。19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安特生遇见在北京任教的化学家麦格戈·吉布。这位化学家出示了一些包在红色黏土中的哺乳动物化石,说是从周口店附近的鸡骨山采到的。
约翰·安特生
安特生意识到,这些化石并不一般,于是他赶到鸡骨山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拉开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发掘的大幕。此后,安特生安排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师丹斯基到周口店鸡骨山发掘。
1926年,师丹斯基从挖掘出来的化石中发现1颗前臼齿,经鉴定可能属于猿人。1927年,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和美属协和医学院分别代表中外双方签署了系统发掘周口店的协议,中国学者正式参加周口店遗址考古。
1927年10月,周口店迎来了第一次重大发现。主持考古工作的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宣布,发现1枚保存完好的人类牙齿化石。步达生首次提出古人类的一个新种属,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简称“北京人”。
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25岁的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发掘中出土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轰动了世界。1930年在周口店遗址还发现距今约2万年前的山顶洞人化石和文化遗物。
裴文中手捧“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中科院古脊椎所
1937年,周口店的发掘由于当时时局混乱,已经无法正常进行。发掘出来的人类化石被保存在北平的协和医院内。
1934 年裴文中、李四光、德日进、卞美年、杨钟健、巴尔博在周口店办事处的院子里合影
1941年11月,协和医院开始将化石秘密装箱。将“北京人”(包括山顶洞人)的五个头盖骨、头骨碎片十五块、下颌骨十四块、锁骨、腕骨、腿骨、臂骨一百四十七块,全部用擦显微镜头的细棉纸包好。再层层裹上药棉、纱布,装入有瓦楞纸的小箱,再放入两只填充木丝的白木板钉成的大木箱。写上一、二标号后,送到了地下室,最后秘密运到美国大使馆。
参与保护头盖骨化石的中外专家
12月5日早晨,装有化石的两只木箱作为一个美军军医的私人行李,装入军用箱,搭乘美军的火车。由几名海军陆战队士兵护送去秦皇岛,准备坐轮船运往美国。车到秦皇岛,行李卸下,堆放在兵站的平房里里。
12月8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占领了秦皇岛的美国兵营,并把所有美国军医威廉·弗利押送天津战俘营。那两个木箱从此下落不明。人类珍贵的文明遗产,就这样在硝烟弥漫的烽火中神秘地失踪了。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模型
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迄今为止,历经80余年时断时续的发掘,科考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
周口店遗址的第一地点,原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俗称“猿人洞”。这里的堆积层范围东西长140米,南北宽2-40米不等,厚40余米,共分9层。
第一地点现已发掘了40余米,但还不到洞内堆积的一半。“北京人”化石从第ll层至第3层均有发现,共出土骨头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股骨7件、胫骨l件、肱骨3件、锁骨和月骨各1件以及一些头骨和面骨破片。
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出土的猿人化石、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种类数量之多以及用火遗迹之丰富,都是同时代其它遗址所无法相比的。
02
场馆概况
1953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始建,原名为“周口店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7000多件,展出文物1000多件。中国科学院在博物馆建成300平米的“中国猿人陈列室”向观众开放。
1971年,中国科学院拨专款对“周口店遗址博物馆”进行了扩建,并更名为“北京猿人展览馆”,建筑形式为回字形结构,建筑面积为1036.32平方米。1994年,“北京猿人展览馆”改名为“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
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6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筹划博物馆迁建工作,将博物馆迁出遗址保护范围,新博物馆建成后,原遗址核心区内的博物馆和办公建筑全部拆除。2014年5月18日,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落成并向社会开放。
周口店遗址共有遗址区和博物馆两部分,常年向公众开放。遗址区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顶洞等多个化石地点。
博物馆包含四个展厅,藏有大量珍贵的文化遗物、动物化石、石器,以图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观众诠释了周口店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馆内还有三维动画、模拟发掘、动手制作、磨制骨针、模型装架等特色科普互动项目。
03
基本陈列
--- 第一展厅---
第一展厅主要介绍周口店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历史,通过大量的珍贵的发掘历史图片展示上个世纪开始以来,由国内外的众多科学家参与的这场跨世纪的“北京人”发掘与研究,介绍“‘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及其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讲述周口店遗址的重要意义。
展厅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再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周口店遗址的发掘场景。互动项目有“北京人”头盖骨幻影成像、“北京人”与现代人体质特征对比。
--- 第二展厅 ---
第二展厅主要介绍的是“北京人”时期的生产、生活、环境:这里复原了“北京人”生活时期的场景,展示了距今30-70万年前周口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北京人”用火、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生产生活活动。
--- 第三展厅 ---
第三展厅介绍的是周口店遗址发现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的化石地点。并以场景再现了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互动项目有古生物化石知识查询系统。
--- 第四展厅 ---
第四展厅陈列着中国和世界各地发现的各个时期的古人类化石、旧石器,以及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绘画、雕刻等艺术品。
参考资料:
《神秘消失的国宝——“北京人”头盖骨发现91周年》 中国历史研究院
◇ 本文部分信息来源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
◇ 本文未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