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松不是第一位登场的好汉,甚至也从未被定位为“主角”,但他却给读者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最符合读者对“好汉”二字理解的人物,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且为人忠义。
再加上武松在故事前中期都展现出了所向披靡的战斗力,不免让读者觉得这哥们一定能保持不败直至最后,虽说他不是主角,却又胜似主角一般。
可谁能想到,武松最终会落得个被斩断一臂的结局,更可悲的地方在于断臂之后的武松竟无人问津,就连一向待他如弟弟一般的宋江此时也选择撇下他不管。
(武松、孙二娘剧照)
武松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而宋江又为何要这么做?他一向以“忠义”为立身之本,此时为何果断抛弃武松?
一、兄弟情
读过原著的人都知道,武松就是那种不可能被淹没在人群中的人,哪怕他只是站在那儿不动,也仿佛是自带某种光环一般。
宋江初遇武松之时,就有这样的感慨。
说是:“宋江在灯下看那武松时,果然是一条好汉。但见: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当下宋江看了武松这表人物,心中甚喜。”
要知道此时的武松可不是什么打虎英雄,他只是因为在老家打伤了人,逃到柴进府上避难的落难之人,甚至此时还生了病,略有几分憔悴,宋江却一见他就难掩喜色,足见武松确实是个人才。
(武松、宋江剧照)
宋江也顺势拉拢了武松,不计较武松冒犯他的举动,又在离开之时给了武松十两银子,你看武松此时是什么态度?
说是:“宋江叫宋清身边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武松那里肯受,说道:‘哥哥客中自用盘费。’宋江道:‘贤弟不必多虑。你若推却,我便不认你做兄弟。’武松只得拜受了,收放缠袋里。宋江取些碎银子,还了酒钱。武松拿了梢棒,三个出酒店前来作别。武松堕泪,拜辞了自去。”
直接感动哭了,所以后来的他才会愿意为宋江卖命。
但他似乎错看宋江了。
二、被抛弃的武松
当剧情发展到征方腊一节,睦州之战,宋江率领众人对上郑魔君,还有那包道乙。
武松这人面对任何武将都是不虚的,然而他只怕一类人,就是会法术的高手,当初他就被乔道清生擒,那乔道清倒是没下死手,此时包道乙却不讲武德,直接操控飞剑斩向武松的手臂。
接着书中只道:“那包天师在马上,见武松使两口戒刀,步行直取郑彪。包道乙便向鞘中掣出那口玄天混元剑来,从空飞下,正砍中武松左臂,血晕倒了。却得鲁智深一条禅杖,忿力打入去。救得武松时,已自左臂砍得伶仃将断,却夺得他那口混元剑。武松醒来,看见左臂已折,伶仃将断,一发自把戒刀割断了。”
武松也当真是狠,直接亲手把快断的手臂给砍了,他的戏份基本也就杀青了,后来他再未出现在战场上,再次登场时,已是与宋江道别之时。
只是那场道别似乎没有兄弟之间难舍难分的感觉,至少宋江是没有,对于他而言,只是舍弃了一个理应被舍弃的棋子一般。
(武松断臂剧照)
毕竟书中是这么写的:“当下宋江看视武松,虽然不死,已成废人。武松对宋江说道:‘小弟今已残疾,不愿赴京朝觐,尽将身边金银赏赐,都纳此六和寺中陪堂公用,己作清闲道人,十分好了。哥哥造册,休写小弟进京。’宋江见说:‘任从你心。’武松自此只在六和寺中出家,后至八十善终,这是后话。”
你可能要说了,这不遵从武松的意愿吗?
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宋江劝鲁智深的时候,可不是这幅嘴脸,鲁智深也说自己要留下,可宋江却说:“今吾师成此大功,回京奏闻朝廷,可以还俗为官,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吾师既不肯还俗,便到京师去住持一个名山大刹,为一僧首,也光显宗风,亦报答得父母。”
你看,他明显不想放走鲁智深。
为何?就因为鲁智深可没断臂,还有利用价值。
除此之外,他这么对武松,也是因为武松确实不值得他倾注太多感情。
三、武松与孙二娘
武松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武功高,讲义气?
(武松、张都监剧照)
这都没错,但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吃人嘴短”,他太容易被人收买。
当初他在十字坡遇上孙二娘时,那女魔头原本是想要他的命的,是武松看穿了她的诡计,才保住一命。
照理说,他就应该为民除害,杀了孙二娘和张青,可那对贼夫妻一顿好酒好菜招待之后,武松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就这么与他们结拜了。
可见武松并不是那种“嫉恶如仇”之人,他是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
包括后来他愿意为张都监卖命,也能证明这一点,张都监若不害他,他还真就成张都监的小弟了。
(孙二娘、武松剧照)
从表面来看,梁山之上皆兄弟,然而结合武松为人处世的方式来看,武松在宋江眼中不过是个“打手”,一个失去了战斗能力的打手还有什么意义?宋江自然只会对他说一句“任从你心”了。
正是:
武松豪气干云霄,断臂之后境转萧。
宋江冷漠情难测,孙二娘处恩未消。
吃人嘴短非英雄,打手之名心自嘲。
分道扬镳终有时,江湖路远各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