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被广泛称为生命之源,对人类的存在至关重要。以一名健康的成年人为例,身体中的水分占比高达约70%。更具体地说,血浆中的水分占比约为92%,而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水分含量也在80%左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33f272cc1bb95030e782730c70083f5.jpg)
水在人体中发挥着多重功能,参与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并具备抗氧化特性,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权威研究表明,长时间严重缺水可能导致青少年大脑萎缩,从而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对于提升个人健康水平、预防便秘、结石、痛风等疾病,以及抵抗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01 隔夜水会致癌吗?
关于隔夜水致癌的传言已流传多年,人们对此持有不同看法。一些自称健康生活倡导者的专家认为,隔夜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过高,这是一个健康威胁。
确实,亚硝酸盐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质。然而,它的形成需要细菌和硝酸盐两个条件,而隔夜水经过煮沸后,细菌已被消灭,同时水中的硝酸盐也相对较低。因此,隔夜水中产生的亚硝酸盐量几乎微乎其微,甚至低于一些隔夜菜中的含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022c9fab0c9ffd9f564c190d3360df9.jpg)
02 其实,真正的致癌水是这种!
我们常常推崇饮用热水,尤其是65℃以上的高温水,然而这实际上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饮用超过65℃的热饮会增加食道癌的风险,已将其列为2A级致癌物,危险程度仅次于1级致癌物。
研究表明,65℃到70℃的热饮会对喉咙造成伤害,这种损伤可能为食道癌埋下隐患。因为口腔和食道内层覆盖着敏感的黏膜,对温度极为敏感,适宜饮用的温度应在10℃到40℃之间。黏膜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实际上仅在50℃到60℃,超过65℃就可能受到热损伤。尽管偶尔的热灼伤可自行修复,长期饮用高温水可能导致口腔或食道溃疡,进而增加癌症风险。因此,建议饮用温度在40℃左右的温开水,以避免对消化道的刺激,并防止血管收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c99354dd0264a325e7efbdb7c5c6c1a.jpg)
03 喝水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 水质安全
确保饮水安全要优先选择经过可靠处理的水源,例如市政供水或知名品牌的瓶装水。如果使用自来水,建议安装水质过滤器,以去除杂质和污染物。
2. 温度适宜
饮用水的温度应适中,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对胃肠产生不良影响。在夏天,可以适量饮用凉水,但要注意不要过于冰冷,以免导致不适。
3. 定时饮水
建立定时饮水的习惯至关重要,尽量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因为此时身体可能已开始缺水。建议在早晨、三餐前和入睡前定时饮水,以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4. 储存条件
尽量缩短水的储存时间,因为长时间储存可能导致水质下降,增加细菌滋生的风险。如果需要储存水,应选择干净、密闭的容器,并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5. 适量饮用
饮水时应细饮,避免一次性饮用过量,以防发生水中毒或增加身体负担。根据个人体质、日常活动和天气状况,科学调节饮水量,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