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之上聚集的那帮绿林好汉到底是怎样一帮人?
他们当真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非也,其中固然武松、鲁智深这些会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但大部分梁山好汉其实反倒是制造那些不平之事的恶棍。
而作者早在原著第二回中就已经给出了明示,说是:“‘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他日必为后患。”
(宋江剧照)
这所谓的一百零八将对应的正是那一百零八位魔君,他们如何能是好人?而要论其中最阴狠的好汉是哪一位,或许多数人都忽略了本文要提到的那人。
一、狠人云集的梁山
其实光是洪太尉误走妖魔或许还不足以证明什么,毕竟那一百零八个魔君完全有可能是对应其他的什么恶人。
但你若看了林冲上梁山时的这段描述,就知道那一百零八个魔君所指不可能是其他人。
毕竟书中是这么写的:“山排巨浪,水接遥天。乱芦攒万万队刀枪,怪树列千千层剑戟。濠边鹿角,俱将骸骨攒成;寨内碗瓢,尽使骷髅做就。剥下人皮蒙战鼓,截来头发做缰绳。阻当官军,有无限断头港陌;遮拦盗贼,是许多绝径林峦。鹅卵石叠叠如山,苦竹枪森森如雨。战船来往,一周回埋伏有芦花;深港停藏,四壁下窝盘多草木。断金亭上愁云起,聚义厅前杀气生。”
哪怕是《西游记》中的狮驼岭也不过如此,这帮好汉是把人皮当鼓,人发当绳,着实骇人。
要知道林冲上山时,寨主还只是王伦那草包,后来当晁盖、宋江入主梁山,手下又多了李逵、鲍旭、邓飞这些杀人如麻的魔头之后,且不知又要比原先惨多少倍了。
就拿李逵来说,光是在江州劫法场救宋江时,就不知他杀了多少无辜百姓。
(武松、宋江剧照)
不过你要说李逵是最阴狠之人,那却是抬举他了,毕竟他是个莽夫,哪有什么“阴狠”的资本,至于吴用,那家伙虽有谋略,也没少害人,也足够阴狠,却谈不上最阴狠,本文要提到那人,其实是“混江龙”李俊。
李俊本就是揭阳岭的恶霸,没少行欺男霸女之事,但那些与他后来在太原犯下的滔天大罪却不值一提。
李俊水淹太原的举动就连作者自己都觉得太狠了。
他是这么写的:“话说太原县城池,被‘混江龙’李俊,乘大雨后水势暴涨,同二张、三阮统领水军,约定时刻,分头决引智伯渠及晋水,灌浸太原城池。顷刻间,水势汹涌。但见骤然飞急水,忽地起洪波。军卒乘木筏冲来,将士驾天潢飞至。神号鬼哭,昏昏日色无光;岳撼山崩,浩浩波声若怒。城垣尽倒,窝铺皆休。旗帜随波不见,青红 交杂兵戈。汨浪难排,霜雪争叉。僵尸如鱼鳖沉浮,热血与波涛并沸。须臾树木连根起,顷刻榱题贴水飞。”
(李俊等人剧照)
满城百姓几乎都被他害死,接着书中提到一句:“虽是张雄等恶贯满盈,李俊这条计策,也忒惨毒了。”
他确实够毒。
而他当初对宋江发起兵变之事,也能看出他这人的行事风格确实是足够果断。
二、发起兵变之人
梁山征辽得胜归来之后,皇帝并没有高看他们一眼,显然,他只当梁山这帮草莽是自己手中的棋子。
宋江能忍,李俊却忍不了,接着书中提到这么一段设定:“且说水军头领特地来请军师吴用商议事务。吴用去到船中,见了李俊、张横、张顺、阮家三昆仲,俱对军师说道:‘朝廷失信,奸臣弄权。俺哥哥破了大辽,止得个皇城使做,又未曾升赏我等众人……我想那伙奸臣,渐渐的待要拆散我们弟兄,各调开去。今请军师自做个主张;和哥哥商量,断然不肯。就这里杀将起来。’”
李俊没有和宋江商量的意思,准备私自用兵造反,显然,这是不符合宋江的安排的,李俊此时已经有了二心。
(李俊剧照)
事实上这不是李俊第一次挑战宋江的权威,早在当初对付高俅的时候,他就私自杀死了刘梦龙,说是:“李俊捉得刘梦龙,张横捉得牛邦喜,欲待解上山寨,惟恐宋江又放了。两个好汉自商量,把这二人就路边结果了性命,割下首级送上山来。”
你看,李俊这人确实是敢想敢做,而且宋江也拿他没辙,毕竟当初李俊救过宋江几次。
其实这都没什么,江湖本就是人情世故,但在上帝视角看来,李俊这种心狠手辣之人自然是不值得一个好的结局的,可作者却反而给了他最好的结局。
三、最好的结局
宋江最终的结局是被皇帝赐毒酒;吴用是自缢在宋江坟前,卢俊义是中毒落水,至于其他的好汉,多半也不得善终。
哪怕是前期如同主角一般的武松,最终也是在断了一臂之后没了心气,即便活到八十岁才死,也只能说是郁郁而终。
(童威、童猛剧照)
而李俊则不同,书中明确提到一句:“且说李俊三人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童威、费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职,自取其乐,另霸海滨。这是李俊的后话。”
他成了暹罗国的王,身边自然是妻妾无数。
可以说他是所有梁山好汉中洗白得最成功的一个,仿佛过往的一切都如同一场幻梦一般,他犯下的罪孽也丝毫不需要偿还,作者对于这个角色的偏爱属实是有些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