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返回!
据我国载人航天办公室消息,我们神舟十九号乘组将于五一前后返回地球。

目前,神舟十九号乘组已经进驻天宫空间站超过150天,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心状态良好。
而随着本次飞行任务进入尾声,我们航天员也已经完成了多项任务,其中主要的空间站防护工作也已经圆满完成。

神十九出舱活动
在任务期间,我们神十九航天员共开展了三次出舱活动,为空间站安装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通过在前后、后向舱门加装防护板,有效地降低微小碎片撞击的风险。

当前,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次数越来越多,空间碎片也日益增加,这也导致长期运行的航天器受到空间微小颗粒撞击的情况在所难免。
像是此前,我们的空间站太阳翼就遭受到了空间微小颗粒的撞击,此前神舟十八号乘组、神舟十九号乘组都出舱进行了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任务。
而这次神十九的出舱也是为此,特别是第三次出舱,是整个空间站任务期间,出舱安装设备最多的一次任务。

与此前出舱不同的是,第三次出舱一些卡位的操作与之前有一点不一样,虽然也是舱外巡检,但是位置有调整,而且以后出舱除了气闸舱,节点舱也可能启用,所以在节点舱舱口也做了舱外操作台。
总的来说,通过此次任务,空间站基本上把出舱能力验证到位了,虽说看起来整个过程并不复杂,实际上对空间站长期运行的安全性有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恰恰是航天员的出舱任务,因为这需要各系统统一配合,仅仅出舱准备工作就需要将近半个月时间。

因为航天员在密封舱内,基本上处在一个和地面差不多的环境,温度、湿度、压力都是一样的,但出舱之后就相当于,让航天员穿航天服之后从一个适居环境转移到一个黑背景的真空环境,整个期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有很大的安全性影响,包括机械臂的运动都会影响到平台的安全。
所以出舱活动期间,舱外航天服和机械臂的帮助非常重要,舱外航天服就像一个小型载人航天器,有防辐射、隔热、防微陨石等功能。航天服内的液冷系统可以保持人体热平衡,配有背包式生活保障系统。

而且航天服还具有补给功能,头盔一侧配有饮水管,渴了可以喝一口,另一侧放有食物,也就是航天员能量餐,就像能量棒,高热量,能补充体力,不过不同的是,这种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饼干)有极高的制作标准,内含高科技核心技术,不仅营养丰富,能量也非常充足。



航天员在长时间的舱外活动期间,只需小小一块,就能维持长时间的能量供给,而且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饼干)这种精准营养食品不仅可以在空间站使用,在整个飞行任务期间都可以作为应急储备。

同时,随着近几年我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饼干)典型产物,也被应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场景。

而除了这些以外,在航天员舱外活动期间,机械臂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空间站机械臂重0.74吨,负重能力达25吨,能轻松托起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
它不仅力量大,还灵活,有7个自由度,肩部、肘部和腕部“3+1+3”的关节设计,让其操作起来像人的手臂一般自如。

与舱外航天服配合起来,就可以更好地保障航天员的安全,也可以使航天员的舱外任务进行地更加顺利。
而通过舱外任务给空间站安装空间碎片防护装置,也可以为空间站关键部位提供保护,减少太空垃圾撞击对空间站结构、设备和系统的破坏风险,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运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