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晚,江苏常州万象城一家网红餐厅里,一场“人狗共食”的荒诞剧正在上演。

一名黑衣女子抱着白色宠物狗,手持餐厅银色长勺,一口喂狗,一口塞进自己嘴里。邻桌顾客拍下视频上传网络,瞬间点燃全网怒火:“这是人用的餐具还是狗舔的玩具?!”

涉事餐厅“豆库”紧急回应:涉事餐具已全部报废,承认管理疏忽,并承诺加强巡查。可网友并不买账:“报废就完了?谁知道之前有没有人用过狗舔的勺子?”更讽刺的是,这家餐厅所在的万象城标榜“宠物友好”,却因监管漏洞沦为“人狗混战”的修罗场。

当资本用“宠物友好”收割流量时,普通人的健康成了牺牲品!

1. 餐厅的“双面算盘”:既要流量,又不想担责涉事餐厅嘴上喊着“宠物友好”,实则管理一塌糊涂。规定“宠物不得接触餐具”,却连顾客带狗进店都未察觉,直到视频曝光才慌忙销毁餐具。所谓的“加强巡查”,不过是危机公关的遮羞布。更可笑的是,店家竟将责任甩锅给“宠物体型小”——难道细菌也分大小?

2. 爱狗人士的“特权幻觉”:我的狗比你的命金贵?事件评论区两极分化:爱狗人士高呼“宠物是家人”,反对者怒斥“自私无底线”。可真相是,狗唾液中的细菌如巴氏杆菌、沙门氏菌,连高温消毒都杀不死。支持者若真把狗当家人,为何不用自家碗筷喂狗,偏要祸害公共餐具?

资本和特权共谋下,普通人连吃饭都要提心吊胆!

这场闹剧绝非孤例。2024年上海“大米先生”餐厅,一女子与狗共用筷子吃饭,店家同样以“提供一次性餐具”草草了事;2025年重庆某餐厅,顾客用公勺喂狗后,店家仅贴出警示标语,毫无实质性惩罚。
资本为何热衷“宠物友好”?答案藏在数据里:中国宠物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年轻人为“毛孩子”一掷千金,餐厅贴上“宠物友好”标签,客流瞬间暴涨30%。可商家只想要流量,却不愿承担卫生成本——毕竟,销毁餐具的钱,远不如热搜带来的曝光值钱!
当“宠物友好”沦为营销噱头,普通顾客的健康就成了资本账簿上的小数点!
四、法律的软肋与人性的贪婪:我们还要忍多久?事件最魔幻的,是法律的无力。尽管《民法典》规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但涉事女子仅被市监部门调查,店家更是全身而退。

反观2025年海底捞“尿锅事件”,涉事少年被刑拘,店家却为所有顾客免单并十倍赔偿。



双标背后,是人性与资本的合谋:
商家:怕得罪爱狗人士,宁可牺牲卫生也要讨好“流量金主”;顾客:维权成本高,多数人选择默默拉黑,而非正面硬刚;监管部门:罚款不痛不痒,违法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当违法变成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谁还会敬畏规则?
灵魂拷问:我们到底该向谁亮剑?“人狗共食”事件撕开了文明社会的遮羞布:要自由还是要安全?要流量还是要底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