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时那“吃人”的草地,如今过去80多年,现在变得怎么样?

素戈 2024-09-27 11:54:31
前言

历史上红军长征的故事传为佳话,那片曾被称为“吃人”的草地,是他们勇敢跨越的难关。

这个可怕的称呼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80多年后的今天,那片草地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吃人”的草地上的英勇光辉

1934年的秋天,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追击,中央红军主力踏上了战略转移的长征之路。

征途漫漫,红军战士渡过了大渡河、草地、雪山等环境极端艰苦的地区,其中草地就是他们绕不开的悲痛记忆,因为那里永久地留下了许多战士们英勇的忠骨。

而他们穿越过的草地,便是今天的松潘草原,那里海拔高达3500米以上,属于高原湿地,也就是泥质沼泽为主。

虽然环境恶劣,但为了完成革命使命,红军战士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征途。

在那个艰难的时刻,物资特别紧张,每个战士所带口粮并不多,加上四周荒无人烟,食物补给成了大问题。

水草密密麻麻,地面泥泞湿滑,每走一步都走得非常费力,体力消耗很快。

这样一来,原本带的干粮很快就见底了,根本就不足以维持生存。

为了生存,战士们想尽一切办法寻找食物。

小学课文《金色的鱼钩》的原型人物老红军王玉清回忆:“挖野菜、吃草根、啃树皮,什么能吃就吃什么。”

战士们发现有片水沟里有鱼,很多战士下去捞鱼,但再也没出来。

看着这令人绝望的场面,王玉清急中生智把缝衣针烧红后做成鱼钩,然后钓出几条鱼,用脸盆给战士们熬成鱼汤喝。

但并不是每次都能顺利钓到鱼,可以说,他们几乎要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后来同志饿得无法前行,炊事班班长就把装粮食的口袋翻过来,细心地用水淘洗每一丝碎屑,这样煮成了“米汤”给大家喝。

虽然那碗“米汤”并没有一颗完整的米粒,却成了王玉清和战友们珍贵的救命稻草,奇迹般挽回了他们的生命。

多年后,王玉清老战士那枚用针做的早已布满红锈的鱼钩,如今珍藏于军博,依然在人们心中泛着金色的光芒。

由于断粮,指挥员们便想尽办法帮大家渡过难关,彭德怀领导的部队也面临着严重的缺粮问题。

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直陪伴着他,为他驮运物资和行李,老饲养员对它感情很深。

但是由于实在没有吃的了,为了让战士们有力气走出草地,彭德怀最终还是下令把大黑骡子杀了,大黑骡子的肉救活了许多红军战士。

草地气候恶劣,没有人家,树木也很少,地上又泥泞不堪,很是艰难,红军战士们之间只能相互扶持。

在《红军长征记:真实回忆录》中一位笔名曙霞的战士后来这样记录道:

“过草地的人双脚未曾一时干,马的蹄痕也都埋在水草深处,地虽然平坦,走路却很吃力,滑倒的人也不少。

下午到达色既坝,此地是三岔路口,右边可通松潘,左边到班佑。

这里有很多草棚,草棚附近有屎堆,有死尸,我们都掩埋了,另外挖了厕所。

棚虽名为“草棚”,却都是树枝搭的。

棚里睡了一个病员,他赤身盖着一张毯子,皮衣脱下做枕头,他已病到有气无声了。

费了许久的工夫在滴滴雨滴之下烧着了一堆火,烧了一壶开水,给这个病员一碗,我自己冲了一碗炒麦粉吃。”

草原茫茫无边,积水泛滥,又不时散发着腐臭的气息,加上天气多变异常,特别是夜晚,更加寒冷。

杨成武战士在回忆中提到,“红军过草地时越往草地中心走,困难越是严重。

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夜晚的严寒,更是使人难耐,我们只得挤在一起,背靠背地取暖。

特别是风雨一来,衣服湿透,地面是水,战士们只好在风雨中站着,急切地盼天快亮。

草地地势低洼,水流淤滞,以至于很多沼泽区域成了这片草地里隐藏的杀手。

老红军张步兴接受采访时讲了一件令人惋惜的事:“当时有个女的,在泥潭里挣扎着对我说,‘小兄弟,你拉我一把吧。’

我立马上去拉她,但越拉她越往下沉,她着急了,叫我快放手。

我松手前,她说了句‘祝你一路顺利,能平安到地方。’

说完这话,人就不见了。”

环境的恶劣使可食用水极为稀缺,因此红军战士们不得不依靠雨水、雪水甚至是从植物中汲取水分。

但在草地,饮水问题有时艰难到令人无法想象。

朱德的女儿朱敏在《我的父亲朱德》中回忆:“这段路程中最大的困扰就是缺水,起初,战士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尝试各种方法找水,甚至包括饮用马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连这样的水源也消失了。

就在大家几乎绝望之际,一条河流在即将离开黑水芦花的地方出现了,战士们欣喜若狂,纷纷跳入河中解渴,并将床单浸湿以备不时之需。”

可想而知红军所面对的饮用水缺乏,真的是达到了极致,我们不得不敬佩红军战士们的惊人毅力!

总之,在这片“吃人”的草地上,英勇的光辉无处不在。

虽然草地环境艰苦,但这并没有击垮红军战士们的斗志,他们相互依靠,共同进退,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自己前进。

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重大,为了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未来,他们必须坚持不懈,直到走出这片草地。

那么,时隔多年后,今天的草地会是什么样子呢?

八十多年后,草地绿洲映红旅

80多年过去了,曾经被人们称为“松潘草地”的可怕地方,现在已经蜕变成了今日的“松潘草原”。

虽只是一字之差的称呼改变,我们却能从中看到这片草原的变化之大,如今,松潘草原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生态保护区。

政府和相关机构密切合作,不遗余力地维护着这里的生态平衡,严格监管放牧活动,防止过度开发,确保草原的健康与活力。

科研人员也在积极开展工作,他们深入研究草地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力求制定出更加贴近自然、科学合理的保护策略。

同时,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广泛推广,为草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优质的环境生态发生转变,生态旅游度假村也悄然兴起,它们以环保为核心理念,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

同时,度假村的发展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

更值得一提的是,松潘草原在2022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的第一批“红色草原”名单。

这一称号不仅彰显了其独特的自然之美,更深刻体现了这片土地上所承载的光辉历史。

红军长征时的艰苦卓绝与如今的红色旅游形成了鲜明对比,让人在感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这里设立了许多纪念场馆和纪念碑,而这些纪念设施详细记录了红军的奋斗历程。

馆内精心布置的历史文物与照片,是红军长征英勇奋斗与辉煌业绩的生动见证。

它们以无声的语言,向游客讲述着那段充满艰辛与荣耀的历程。

场馆内还设置了多媒体展示区,通过影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再现了红军战士们在草地中的英勇事迹。

每年,红色草原上都会迎来不少访客,他们心中满怀敬意,缅怀那些英勇的革命先烈。

那些真实的过往,让大家听了不禁为之动容,更加珍惜大家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同时也让每个人心中都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片草地,更是一个能够学习到爱国之情的特殊课堂。

一些学校会把这里当成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定期带着学生们来这里走走看看,听听讲讲,让那份红色的记忆和精神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代代相传。

结语

八十多年过去了,红军长征时那“吃人”的草地,如今已然变成了一片美丽的生态保护区。

这片草地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也传承着红军长征的不朽精神。

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1 阅读:82

素戈

简介:揭秘社会背后,搞笑故事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