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宫廷织绣:缂丝团扇,尽显皇家的富贵奢华

泰河趣趣 2024-10-11 09:59:01

扇子是夏日里在普通不过的消暑工具了。一个大搪瓷缸子,一把大蒲扇,曾经的夏日记忆。

人和人都是一样的,你我百姓夏天热,紫禁城里的皇帝娘娘也热,他们夏日消暑也得扇扇子。人和人又是不一样的。我们的父辈一把大蒲扇足矣,紫禁城里的各宫娘娘 们用的扇子是宫扇,帝后和地位较高的嫔妃用的则是缂丝工艺的团扇。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历史悠久,起源不晚于唐代,繁盛于宋代。在清代,缂织御制诗文书画、梵经佛像、服装等大为流行,且工艺较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双面“透缂”技术,使织物两面的花纹相同,线条清晰平整,特别适合装饰插屏、扇子的使用要求,宫中有大量的团扇都使用了“透缂”的技术。由于缂丝工艺繁复,一件成功的作品,所用人力物力非普通人家可以承受,故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由此可见宫中后妃生活的奢华。

嘉德“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上展出了四柄缂丝团扇,其中红色缂丝鹤寿图团扇,黄、红配色的团扇身份更是不一般。这个黄,在清代只有皇帝、皇后、太后才能用。所以,这个团扇应该是某位帝后用过的。

月白色缂丝石榴花鸟图团扇。

扇百合形,扇面月白色,缂丝一树石榴花,树上一只白头翁鸟。此扇缂丝画面为夏日花鸟景象,以月白冷色调为地色,衬托了榴花的红火,又营造了夏夜清凉的氛围。

后面那柄黄、红配色的,红色缂丝鹤寿图团扇,“身份”更是不一般。

扇面缂丝黄地,中央以云纹围合圆光,内大红地上缂织桃树下双鹤,一鹤凌云,一鹤舞于海水江崖上,为贺寿之意。

此扇各部位色彩配合风格协调,红、黄搭配主色调贵重大气,缂丝工艺上等。

这是一柄宫廷中帝后御用团扇。

绛色纳纱绣佛手花鸟檀柄团扇。

扇八葵瓣形,扇面以绛色直径纱为地,薄如蝉翼,以纳纱工艺绣折枝佛手、菊花及悄立枝头的一只五色小鸟。由于纱孔间距较大,故细看可见颗粒状色点,极富质感,这正是纳纱绣的独特效果,看似疏放,实则精细。鸟翅以绿色单股丝线表现长羽,尤显细腻。扇边饰四组皮制彩绘几何卷草装饰,与纳纱绣画面相映成趣。扇面下部护托上的蝠寿图案也是此类作法。扇骨裹以黄色龟背卐字锦,下连檀木制扇柄,阴刻竹、桃、灵芝、水仙等四季植物,填涂蓝色,有“灵仙祝寿”的吉祥含义。柄两端镶染色虬角,尾端缀以黄色绦穗。

杏黄色绸绣海棠花鸟图团扇。

扇六瓣海棠形,扇面在杏黄绸上刺绣一树海棠花,枝间立白头鹎一只,树下石竹花一丛。此扇色彩靓丽而有节制,春天景色的处理高贵而俗艳。 ​

杏黄、金黄在宫廷中都是高等级的权贵之色。

嘉德“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上的宫廷团扇。

0 阅读:0
泰河趣趣

泰河趣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