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梁山最狂之人,外号和名字都很狂,曾暴打武松,下场竟很惨
在绿林深处,每个树林间都隐藏着阴谋诡计,步入这片神秘之地的人,无一例外地像是在刀尖上跳舞,一不小心,生命便会如飞花散落。俗话说得好,河边走多了,鞋子总会湿。即便你拥有一身绝世武艺,也难免会在这绿林之中吃上一闷棍。因此,凭倚仗着自己的本领横扫江湖,实在是不够明智。
那么,聪明人又应该采取何种策略呢?
有人说,绿林中的好汉们的外号常常是别人给取的,似乎与使用者本人并无多大关系。但实际上,外号是否被认可还是要看使用者自己。如果他们不认同这个外号,那么别人怎么叫都没有用,因此确实存在一些无能之辈,试图通过外号来包装自己。
举例来说,就拿那位自称“打虎将”的李忠来说吧。他虽然具备一些武艺,但其实不过是个江湖小贩,擅长卖狗皮膏药,只能应付普通老百姓。一旦遇上真正的强者,他便会怂恿退缩,从未亲历过真正的虎斗,却居然自诩为“打虎将”,实在荒谬可笑。
然而,梁山上可还有“八只虎”,他们分别是插翅虎雷横、锦毛虎燕顺、矮脚虎王英、跳涧虎陈达、中箭虎丁得孙、花项虎龚旺、青眼虎李云、笑面虎朱富。这些好汉以“虎”为外号,意味着他们被世人视为无法战胜的对手。可以想象,如果李忠遇到这八位虎中的任何一位,那场面会有多尴尬?他又能战胜其中的哪一个呢?
在梁山这个英雄聚集的地方,人称"猛虎"的武松相对低调。他不喧嚣张扬,只以"行者"为外号,仿佛他曾亲手征服过猛虎的壮举并不值一提。
然而,在这个群雄争霸的江湖世界中,即便他不是最嚣张的,至少他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认怂,承认自己的无力。在这里,还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好汉,他的名字和外号都散发着傲慢和嚣张的气息。
故事中的这位高傲好汉,名字咄咄逼人,外号更是令人印象深刻。他仿佛以傲气为盔甲,自负地走在江湖之中,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傲。然而,这位好汉是否能够在梁山这个英雄的乐园中立足,却还有待时间来证明。这段故事中,谁将成为最终的传奇英雄,谁将黯然离去,都将是一个扣人心弦的谜题。
我所指的人就是孔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诸葛亮这个名字通常与睿智、智谋和忠诚联系在一起,是三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然而,在《水浒传》这部另一部中国古典文学杰作中,却出现了一个与诸葛亮名字相同的角色,却截然不同。
这位孔明,外号"毛头星",他的名字和外号似乎构成了一种讽刺。他并非像三国演义中的那位智勇双全的谋士,相反,他被描绘成一个毫不出色的平庸之辈。然而,这个外号"毛头星"却透露出他自己的傲慢和独特性格。
在这个故事中,"毛头星"的名字似乎是对他的一种讥讽,暗示他是如同灾星一般,给他的敌人带来不幸和灾祸。这不是说他自己倒霉,而是在暗示,与他交锋的人将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危险。他的名字成为了一种威胁的象征,让人们感到不安。
然而,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质,以及"毛头星"的自负,使他在《水浒传》中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他虽然无法与诸葛亮相比,但他的独特性格和外号赋予了他一种特殊的魅力,使他成为这个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反派角色。这也提醒我们,在文学中,名字往往并不代表一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可以因其行为和特质而大相径庭。
放在其他能人身上,这样的外号或许会显得十分霸气,但孔明却明显是个无能之辈。他的这个外号实际上使名不副实。
然而,就是这位小丑一样的角色,却曾经击败了武松。
许多人普遍认为武松是个无所不能的英雄,但实际上这只是印象的一种流行。那些读过原著的人都明白,书中有比武松更强大的人物,而且武松挨打并不一定是因为输给了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当武松征讨方腊的时候,他并没有料到会在这场战斗中遇到一个名叫包道乙的神秘对手。书中对包道乙的介绍相当有限,但却坚持强调了他的法术高超。这位神秘的对手竟然在与武松的交锋中,斩断了武松的手臂,令人无法不对他的实力刮目相看。如果不是武松在被偷袭的情况下,这一交锋结果可能会大相径庭。
然而,武松并非唯一一个在困境中被击败的英雄。曾经,孔明也曾在武松醉酒时趁机将其击败。当时,武松已经深陷于酒意之中,无法自拔。众人合力将他制服,将他绑在一棵高大的柳树下,准备对他实施残酷的惩罚。这个情节中,武松的困境之深令人心痛,他被绑在树上,挨受着无情的鞭挞。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孔明和孔亮兄弟意识到他们招惹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迅速跪地求饶。这时,武松也表现出了宽容和风度,原谅了他们的冲撞。孔明和孔亮感到宽慰,同时也对武松的宽宏大量表示感激。
然而,这一情节揭示了更多的是孔明的谦虚和智慧,而非他的武功。他是宋江的徒弟,而宋江并没有出众的武艺,更多地以义气和声誉为其成功之道。因此,尽管孔明的武艺水平不高,但他的聪明才智和谦虚态度使他在梁山英雄中独具一席之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背后的故事和性格比武艺更能决定一个英雄的命运。
孔明踏入梁山后,多亏了与宋江的深厚交情,他迅速获得了显赫的地位。虽然他被封为中军步军骁的护卫,表面上似乎只是宋江身边的亲信,实际上,他成了卢俊义的得力助手,悄悄地担任着情报搜集的任务。这种角色让他在梁山内外游刃有余,生活也逐渐变得舒适。
然而,正如古人云:拉出骡子溜达一圈才能看出它的真正本性。孔明曾自称是令人忌讳的“毛头星”,但真正上战场时,他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
在对抗方腊的战役中,孔明遭受了瘟疫的侵袭,不得不留在杭州治疗。而其他英勇的好汉至少是在战场上英勇战死,成为了英雄,而孔明却因病去世,他的结局令人唏嘘。这一刻,读者才真正理解,这位“毛头星”确实不是一般的倒霉。然而,与其说他给敌人带来厄运,不如说他一直是自己的厄运缔造者。
在梁山众多好汉中,如果要选出最嚣张却无能的一个,毫无疑问,孔明堪称佼佼者。他的一生,就如同戏剧中的喜剧,充满了戏剧性和令人啼笑皆非的时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