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后,俄罗斯通过《堪分西北界条约》划分了中俄的的西北边界,中国因此失去了大片的土地,而失去的这片土地,我们称之为“外西北”。外西北的核心地区主要是七河地区,主要是指巴尔喀什湖以南、中亚河中以东,以伊塞克湖及楚河为中心的周边地区。从地理上来看,七河地区位于中亚的东部,在天山山脉以西。而天山山脉则应该是中亚和新疆的一道地理屏障。
在清朝崛起之前,七河地区是哈萨克汗国和准噶尔汗国争夺的地区,归属难定。在此之前,七河地区属于察合台汗国。15世纪,金帐汗国发生了内乱,分裂出诺盖、乌兹别克等汗国。不久,白帐汗国的一支向东迁徙,进入了七河流域地区。东察合台汗国的也先不花二世与羽奴思为了安置他们,就将七河地区拿出来给他们居住,这支东迁的蒙古人就长期定居于此,融合形成了哈萨克族。1470年,哈萨克汗国正式建立。
16世纪时期,哈萨克汗国的面积基本奠定,其东到达了天山山脉一带,包括七河流域地区,其西到达了雅克河流域,其南包括锡尔河流域。哈萨克汗国内部分为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三部分,其中大玉兹的分布范围涉及七河以西。
17世纪以后,卫拉特人西迁到了天山北麓一带,开始和哈萨克汗国发生战争,战争持续百余年。1718年头克汗去世后,哈萨克四分五裂,再也无法阻挡卫拉特人的进攻,于是大玉兹地区基本被准噶尔部占据,大玉兹贵族被迫向准噶尔汗国臣服。
1756年,清朝的军队攻克了伊犁,准噶尔汗国灭亡。而这时候哈萨克汗国也趁机脱离了准噶尔的控制。清朝灭准噶尔汗国之后,就将哈萨克视为藩属,只需要哈萨克称臣纳贡就可,并未进行武力征讨。
“于大功告成后,若哈萨克人等投诚前来,将伊大头目酌量赴京入觐,赏给官爵。其所属之人,仍于原游牧安插,不必迁移。倘竟不归诚,亦不必用兵攻取。”——《清高宗实录·卷四百八十三》
1757年,准噶尔贵族阿睦尔撒纳叛乱,清朝派遣大军追击,并深入了到了哈萨克地区,和哈萨克汗国的军队发生了战斗,并取得了胜利。这几次战斗都发生在七河地区,并未越过巴尔喀什湖。这几次战斗,让哈萨克汗国的阿布赍汗认识到清朝的强盛,于是他最终选择臣服于清朝。自此,哈萨克汗国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
清朝平定了准噶尔的叛乱后,就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府。为了加强对新疆边界的管理,清朝在新疆边界建立了“卡伦”。卡伦也就是哨所,设置在山川险要之处。清朝在新疆设置的卡伦主要分布在天山山脉一带,和今天的国界线基本是一致的。
卡伦设置在边界线以内,卡伦并非就是边界线。清朝官方认为,在卡伦之外还有一道线,那就是边界线。而新疆天山卡伦线以外,还有大片的空地也是清朝的土地,清朝称之为“界内卡外”之地。清朝设置的卡伦线是比较明确和清晰的,但是这个边界线到底在哪里是比较模糊的。
卡伦线主要在天山之上,扼守着关键的位置。而卡伦线到边界线一带,主要是一些沙漠,例如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居住比较困难,因而被清朝视为两“隙地”。灭准噶尔汗国之后,许多哈萨克人就在这里游牧,清朝认为他们越界了。但这一带原本就是大玉兹的游牧范围,清朝也不可能阻止他们游牧呀。
乾隆得知此事后,并没有驱逐哈萨克人,而是对他们进行收税,并允许他们在境内居住。这种模糊的边界概念是中国几千年的常态,加上羁縻的政策也就更加模糊了。这种模糊的边疆概念在近代是要吃大亏的。
自辉迈拉虑至塔尔巴哈台,夏季设大小卡伦十三处,冬季设卡伦八处,卡外具哈萨克游牧。塔尔巴哈台西南一带卡伦八处,界连伊犁,卡伦以外亦哈萨克游牧。伊犁东北七百余里与塔尔巴哈台接界之处,由哈布塔海、沁达兰一带而南设大、小卡伦二十三处,系察哈尔领队大臣专辖,卡伦以外具哈萨克游牧。
清朝的《皇清一统舆地全图》是清朝极盛时期的全图,可以作为研究清朝疆域的地图。在该地图中,清朝西北的边界线主要吹河上游(楚河上游)、特穆尔图泊(伊克赛湖)、库鲁图河—奎屯河上游(伊犁河支流)、哈什哈克河(伊犁河支流)、伊犁河、巴尔噶什湖(巴尔喀什湖)。而在边界线的内侧,时而标注了几个文字“哈萨克游牧地”。
到了19世纪中期,俄罗斯基本吞并了哈萨克汗国,于是就宣称清朝和哈萨克的边界线应该是“卡伦线”。俄罗斯认为哈萨克游牧的地区就是原本哈萨克汗国的土地,现在俄罗斯占据了哈萨克,就要明确将这些土地划给俄罗斯。因为清朝长期对“界内卡外”之地没有怎么管理,因而也忽视了俄罗斯在此的渗透。清朝的军队主要驻扎在卡伦线上防御,可能对俄罗斯在边界线一带的渗透也不怎么了解。
19世纪60年代,中国西北爆发了大规模的“回乱”,俄罗斯就趁机提出来要和清朝签订了边界协议,划分两国西北的边界线,俄罗斯主张的边界线自然也就是“卡伦线”。当时,由于“回乱”的爆发,清朝没有多余的回旋余地,因而被迫和俄罗斯签订了《堪分西北界条约》,将大片“界内卡外”之地划给了俄罗斯。
其实最主要的是,那些地方认同中国的与汉族人都太少太少。。。那么争就有些困难
这和外东北一样,清军驻守在黑龙江一带,外东北也是没去管理,导致沙俄渗透进来,后来没办法签订了北京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