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货郎夜宿老宅,美妇:如此这般,我送你十万钱

葛大小姐 2023-03-09 09:34:33

柳河岸边有一老宅,正中有棵歪脖老槐树,是暑天纳凉的绝好去处,也是周边小儿的启蒙之所,每日晚饭后,十余个小儿就自觉拽椅携凳,围坐在瞎眼老翁的身边,听他讲永远都不重复的故事,每到精彩时,小儿挤作一团,瑟瑟发抖,却没一人离去。

这天讲的也是一处老宅的故事。

一货郎小哥走街串巷,兜售针头线脑,正值盛夏,白天街上无人,为了生计,货郎一直沿街叫卖,等到腹中饥饿时,已是日薄西山,回家已是不赶趟了,就想找个好人家借宿一宿。

走进一条巷子,只见家家户户高墙大院,房门紧闭,只有巷口一家,茅檐低小,门户虚掩,透过门缝望去,似有灯光透出,货郎不敢冒昧,借口求水喝,扣响门环。

“谁呀?”随着吱呀一声, 院门打开一条缝隙,露出半张脸,乃一布衣少妇。

货郎赶忙说“娘子,天热口渴,借碗水喝”。

少妇望了货郎一眼,见他相貌忠厚,便欣然同意,开门让他进来。

只见少妇削肩细腰,身材窈窕,虽着布衣,却也有几分姿色,只是脸色似纸一样的苍白。

少妇一边让货郎把担子放在院内,一边从屋里端出一瓢凉水,看着货郎大口喝水,少妇说道:

“天雨路滑,你要是不嫌弃,就在我家歇脚,我男人远出未归,你随意就是!”

听闻此话,货郎心生诧异,外面暑热难当,知了鸣叫不停,哪来的“天雨路滑”,他只当少妇胡言乱语,自己上门祈水,怎能和人争辩。

放下水瓢,正要感谢,一滴雨便落在脸上,还没反应过来,刹那间便由淅淅沥沥变成了哗哗啦啦,一场大雨倾盆而下,货郎急忙扛起担子放进屋内。

俗话说,下雨天、留客天,屋内只有货郎和美妇两人,孤男寡女共处一室,难免有些想入非非。

货郎目光一扫,发现室内虽和普通人家一般无二,但无不处处透着诡异,最吃惊的莫过于室内的一应家具器皿,虽然色泽鲜亮,却全部薄如纸张,桌子上、灶台上铺着厚厚一层尘土,好似从未使用过的样子,在微弱灯光的映衬下,货郎发现地上也满是灰尘,只留下自己的脚印,而没有女子的脚印。

一股寒气瞬间从股底升至头顶,而那女子却毫不在意,独自坐在灯下,拿起一个篮子,取出一件衣服,自顾自地做起女红。

货郎多年走街串巷,也算是见多识广,虽然心生寒意,但仗着年轻,她一女子,就算真有古怪,又能奈我何?

想到此处,货郎感到腹中饥饿,就从怀中掏出一张饼吃,干涩难咽,便向女子再讨口水喝。

女子指着灶台说,那里有个瓦罐,自行取水就是,货郎依言走向灶台,只见灶台一侧内嵌一个瓦罐,这是北方常见的灶房设置,锅灶旁嵌一瓦罐,利用柴火的余温,顺便烧一罐温水,可这家的灶台却与别家有所不同,别家瓦罐的水,都是用水瓢舀水后加入,而女子家中的瓦罐旁却有一个水沟,从墙里的一个孔洞里源源不断的流入雨水,瓦罐满了,堵住墙上的孔洞即可。

货郎感到新奇,知道外面一定有接雨水的物件,这样自动的操作还是第一次见,只是难免有泥土溅入,所幸水倒也干净,货郎舀了半瓢水,将就着吃下半个饼子。

再看屋外,大雨唰拉拉地下个不停,一时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走是不能的了,就倚墙而坐,试探着问女子。

“承蒙照顾,不知娘子吃过晚饭没有,我这里有半张饼,如不嫌弃,给予娘子吃!”

谁料想,女子毫不在意,看着货郎手中的半块饼说:

“小哥有心,你放到碗里,拿过来就是!”

货郎依言,把饼放到碗里,端到桌子上放下。

女子放下针线,从碗里拿起半张饼,却并不放进口中,而是放在鼻子下,深深的闻了几下,只见半张白面薄饼,瞬间变成焦炭一般,女子把薄饼放进碗中,向货郎点头致谢。

饶是再胆大,货郎也知道这回是真的遇到鬼了,只吓得浑身冰凉,面无人色,手扶灶台,眼光扫向屋门,随时准备夺门而去。

只见那女子倒也没有变得青面獠牙,依旧款款坐下,拿起针线,做起女红,低声说道:

“不瞒小哥,小妇人的确是鬼,七年前从楚州远嫁至此,丈夫是本地大户柳相公家的长工,奴家也随夫在柳家做工,不想三年前丈夫出远门,被歹人所害,小妇人从此一病不起,不治而亡,此地没有族人照顾,只有邻居将奴家的尸身放在后院,三年来无人供奉,虫吃鼠咬,惨不忍睹,今日幸得小哥半块薄饼充饥,感恩不尽“。

收到这里,女子伏地跪拜,想到伤心处,哭个不停。

“今日遇到小哥好心,小妇人有个不情之请,望恩人帮忙”。

看到妇人模样真诚,如此可怜,货郎也不再像刚才那么害怕,壮着胆子问:“帮你何事?”

妇人说:“人死之后,如果没有入土为安,就是游魂野鬼,在阴间是不能投胎轮回的,望小哥可怜,以棺木收敛奴家尸体,不拘种类,只要整齐即可,要是能有一套寿衣加身,那就感激不尽了!”

货郎小哥一声叹息:“我一个串门走户的货郎,整日里卖个针头线脑,能混个肚饱已是难事,哪有银子购置棺木寿衣,只怕你所托非人了!”

听到小哥如此,妇人却说“只要你应允,银子不是问题”。

妇人起身,拉开纸一般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个玉梳,递于货郎:

“小妇人在柳相公家做工时,侍奉老太太几年,日夜劳作,不辞辛苦,每月的工钱从未领取半文,几年下来积攒了不少,老太太感恩于我,特送奴家这个玉梳,上面刻有柳家的纹饰,小哥拿着这个作为凭证,到柳家领取工钱,用作丧葬费用,剩余的小哥留下,作为酬谢!“

既然已经应允,货郎也不再推辞,接过玉梳,揣入怀中,在这老宅中寻了片干净的住处,将就了一晚,次日清晨,睁眼一看,发现自己躺在一间破旧不堪的老屋里,屋内空无一人,更没有纸一样的桌椅,只有那个灶台与昨晚的一模一样,伸手入怀,果然掏出一把玉梳。

货郎猛然惊醒,想起昨天的故事,似乎梦魇一场,他壮着胆子走到后院,只见柴房门虚掩,不时的有老鼠出出进进,货郎不敢走近,知道昨晚的事都是真的,既然应允了妇人,他便挑起担子,找柳相公讨要工钱。

柳相公是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货郎也曾路过柳府,只是身份卑微,从未进去过。

来到柳家大门,货郎掏出玉梳递于看门老翁,要求见柳相公,老翁认出玉梳上的纹饰,立刻进门通报。

听完货郎的讲述,柳相公惊诧不已,说自己老母数年前卧病在床,久治不愈,家中仆人照顾,老母均不满意,直到长工狗儿的女人王氏进府侍奉,王氏厚道,却也不是拙嘴笨舌,每每哄得老太太喜笑颜开,再加上王氏不辞辛苦,像侍奉自己老母一样侍奉老太太,日夜勤奋,任劳任怨,尤其是女红最好,一双巧手缝缝补补,老太太虽多年卧床,却也干干净净,感恩于此,老太太经常送王氏一些物品,但王氏也有个奇怪之处,就是工钱从不领取,只说在主家暂存,日后一并领取,几年下来,已有十万钱了。

老太太去世不久,狗儿遇害,王氏也不知所踪,此后便一直没有音讯,不想今日有此奇事,柳相公便跟着货郎来到老宅,进入后院,推开柴房,只见草堆之间躺着一具尸骨,皮肉早被虫鼠啃得干干净净,只剩一堆白骨和稀疏的头发,在白骨的手边,散落着一个银簪,柳相公一眼就认出,这是老太太所赠之物。

洒下几滴眼泪后,柳相公出面,邀本地长者出面作证,用妇人的工钱购买棺材寿衣,又自掏几千钱把棺木送到附近道观,邀十余名道士诵经超度,这才送出城去,择一风水之地隆重安葬才罢,剩余几万钱,依照妇人的遗愿,赠与货郎。

自此之后,老宅再也没有发生过怪异之事,货郎用妇人的工钱盘了一个小店,日子过得也算安稳。

故事到此,便已终了,孩子们围着瞎眼老翁,听得如痴如醉,纷纷问道:

“这是真的假的?”

“哈哈,当然是假的,”瞎眼老翁扶着拐杖站起身来,一个小凳绑在身后,颤颤巍巍走进身后老宅,消失不见。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