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巴伦西亚,是一座因海丝而生的城市!
该城一座名叫“丝绸交易厅”的建筑,1996年12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巴伦西亚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丝绸之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丝網交易厅大门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评价是:
建筑群建于公元1482年至1533年间,原用于丝绸贸易,因此得名为丝绸交易厅。从此,那里一直都是地中海地区商贸交易的中心。
作为哥特式晚期的建筑杰作,宏伟的交易大厅还是公元15世纪至16世纪地中海地区主要商业城市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从丝绸交易中心、哥特式建筑杰作、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等关键词中,我们可以想见这座建筑带给巴伦西亚500余年的荣耀和辉煌!
巴伦西亚,被誉为“地中海明珠”,如今仍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一直是西班牙通往地中海门户,历史上曾作为地中海帝国财政首都而极度辉煌。
巴伦西亚的丝绸贸易兴起于13世纪,直到19世纪才走向衰亡,持续600年左右。
13世纪,我国古代丝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达到阿拉伯地区,再由摩尔人通过巴伦西亚港传入欧洲大陆。
地中海明珠巴伦西亚
古代丝绸之路具有明显“东强西弱”的特点。
尤其是中国的丝绸和陶瓷,对于当时的欧洲贵族具有不可抵挡的吸引力,不远万里一到欧洲,即刻身价倍涨,慕名而来的人们纷纷到达巴伦西亚,就为了一睹芳容。
巴伦西亚是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将货物运抵欧洲的重要中转站,为此它吸引着周边国家商人来此做生意,与热那亚、威尼斯、西西里岛都有贸易往来。
当时的巴伦西亚舟楫穿梭、万商云集,到15世纪巴伦西亚因丝绸贸易快速崛起,一跃成为当时西班牙最大的城市。
15世纪繁忙的巴伦西亚港口盛况
繁荣的海丝贸易,原有的交易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南来北往商人们的需要,于是1482年,市政厅决定建造一个新的交易厅,巴伦西亚丝绸交易厅应运而生。
从1492年开始,在如今巴伦西亚最繁华热闹的中央市场,这座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哥特式建筑正式动工,历时10年建成。
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围绕丝绸交易厅,还陆续建成塔楼和海关,构成由丝绸交易厅和附属建筑塔楼和海关组成的建筑群,数以亿计货物也在这里集散成交。500年来一直是巴伦西亚城市象征和地标。
这座建筑,不是瓦伦西亚人最好的哥特式建筑之一,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纪念物之一。
建筑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丝绸交易厅内的螺旋形圆柱,塔楼中的螺旋形楼梯和海康诺皮尔拱门和灰泥的天花板。17.4米的天花板将不朽的独特性传递到圆柱上。
塔楼地下室为礼拜堂,两层顶楼被用来关押赖帐不还的人;海关是一个权威的商人法庭,在这里诚实的人可以解决有关海上交易中的麻烦事。
丝调交易厅三座关联建筑
交易大厅
塔楼
海关
塔楼室内
从1931年起,巴伦西亚丝绸交易厅更是成为西班牙国家艺术和历史的纪念物。
对此,你怎么看?
我是美遗文化,分享好听、好看、好玩、好奇的中国文化遗产故事,期待你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