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牢记“祭祖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老规矩要遵守
眼看着清明节就要到来了,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扫墓祭祖也成为了当前最热议的话题。由于南北区域的不同,所以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祭祖方式,但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体现了对祖宗的敬重和怀念之情。有人认为:清明上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需要拿着贡品到祖宗坟前进行祭祀扫墓就可以了。但其实清明上坟并没有大家想象当中的那么简单,还是有很多老规矩存在的,俗话说的好:“祭祖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个规矩存在?下面我们就来接着往下看。
众所周知,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清明节来临的时候,我们也都需要按照当地规矩到祖先坟前进行祭祀,通过祭祀、扫墓等多种行为,就能让祖先看到后辈们的孝心,从而获取祖先庇护。但关于祭祖也是有讲究的,老话说:“祭祖不过三代”,其意思就是说在祭拜祖先时,指祭拜三代以内的先人,至于再往上的就没有祭拜的必要了。
可能有些人会对此提出反驳:毕竟在传统观念当中都认为祭拜祖先本身就是对先人的尊敬和怀念的行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代数的限制?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说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古代人对血缘关系的重视。要知道,古代人对血缘关系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他们必须要保持子孙血缘关系的纯正性,尤其是皇族更是如此。
毕竟皇上将来可是要继承天下的,而在这些皇子皇孙身上自然也都担负着重要责任。可血缘关系到了三代之后就已经相对比较疏远了,在这种情况下情感连接也会逐步减少,甚至连陌生人都不如。其实不仅仅是皇族,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也是如此,不信的话就问问身边人,看看他们晓不晓得三代以上的祖宗,别说长相了,有些连名字都记不得了。那些三代以上的祖宗,基本上就是停留在族谱当中的一个名字而已,后辈人很少会记得他们。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都会认为没有必要再祭拜三代以上的祖宗了,只祭拜自己最亲近的人就可以。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本性就是如此,他们会更倾向于与自己情感联系比较紧密的人。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了“祭祖不过三代”这句话的含义,那么接下来就来看看“上坟不过未时”是什么意思?从字面意思上来看,这句话指的就是上坟时间不能超过未时,那么未时指的是哪个时辰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古代人与现代人的时间划分是不一样的,古代人一天分为12个时辰而未时指的是午后。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时间,就是因为在古代人眼里,从未时开始阳气就会逐渐减弱,如果未时之后去上坟的话,就会影响到个人的健康和运势,不利于未来发展。
每天自子时即零时开始,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午时才是中午十二点至二点,未时是下午三点至四点。
我家我是独生女。清明什么节的,我都得去上坟扫墓的。一
弟子虽然不敢妄自揣测,但古人有云:“祭祖不过三代,上坟不过未时”,此言意在告诫后世子孙,当尊崇祖先,但亦应明辨血缘之近疏。此乃为了维护家族的和睦与稳定,以免血脉混乱,宗亲纷争。弟子深感古人智慧,若能遵循此规矩,或许能更好地传承家族之道德伦理,使后世子孙得以安康幸福。
什么叫祭祖不过三代?我们这边六、七代都在祭,每年春节、清明我都要带上我的儿子、孙子辈去给我爷爷的爷爷即爷爷的父亲辈烧香,清理杂草。
十代八代能找到的墓都要祭拜的,因为我们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