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传奇:武训如何用乞讨成就教育伟业

活着希望之中 2024-11-23 04:25:36

晚清乞丐武训,一位有故事的小人物,他的故事不仅被写入正史,还被拍成电影,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武训的故事证明了,即使是小人物,只要坚定不移地追求目标,也能书写大历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训的生平

《清史稿·武训传》记载了武训的事迹。武训是山东聊城人,原名武七,是一名孤儿,以乞讨为生。他将乞讨所得的钱财用来侍奉母亲,母亲去世后,他继续边帮佣边乞讨。武七深感自己未受教育的遗憾,决心积累财富兴办义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兴办义学

武七将乞讨和佣工所得寄放在富裕之家,收取本息,经过三十年的积蓄,买得田地230多亩。尽管有了积蓄,武七依然过着乞丐的生活,白天乞讨,夜晚织布。他拒绝了娶妻成家的建议,用所有积蓄创办了义塾。他常在义塾中默默跪地,激励师生勤奋学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训的善举

武训的事迹得到了地方官员的表彰,他被赐予“训”字,从此有了正式的名字。他继续在其他地方设立义塾,并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武训还经常资助孤寡之人,从不讨还,也不张扬。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训的去世与纪念

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武训去世,享年59岁。临终前,他仍为学生的读书声感到欣慰。山东巡抚上奏朝廷,请求表彰武训,并在孝义祠中设牌位祭祀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训精神的传承

武训的“行乞兴学”、“尊师重教”、“乐善好施”的事迹,让无数后人感动。他几十年如一日,将辛苦攒下的钱用于办义学和资助贫苦,而不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或娶妻生子。这种精神境界在历史上极为罕见,因此他被正史立传,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管子曾说:“一年之计,莫如树木;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训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者。一个乞丐对教育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并坚持不懈地实践“尊师重教”的理念,确实带有传奇色彩。因此,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并将继续流传。

​​​​

0 阅读:0

活着希望之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