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生育会加重未来养老难-复旦教授彭希哲:

2025年3月27日,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回应年轻人“不敢生娃”的担忧时直言:“如果年轻人一直不生孩子,等自己老了,养老会更困难。”

彭希哲分析,年轻人面临“一老一小”双重压力——既要赡养父母,又要养育孩子,家庭是解决问题的核心。他提出:“把家庭建设好,压力才能缓解。若因怕养老负担而拒绝生育,反而会加速老龄化,让未来养老问题更棘手。”

生娃短期累,长期利社会尽管养孩子短期增加负担,但彭希哲强调长远价值:“现在多养一个娃,未来全社会养老压力就会轻一分。”他解释,国家正通过两条腿走路。

1、鼓励生育政策:减轻家庭生育、教育成本;

2、应对老龄化战略:优化人口结构、提升整体素质,推动代际公平。“年轻人别觉得养娃只是负担,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彭希哲呼吁。

老年人不抢饭碗,科技才是变局推手对于“老年人延迟退休挤占年轻人工作”的争议,彭希哲反驳:“岗位减少主因是科技变革,而非老年人抢饭碗。”他举例:“比如媒体、金融、IT这些行业,基本都是年轻人在做,老年人很少见。不同年龄层本就有各自的就业市场。”

中国老龄化三大特点彭希哲总结中国老龄化挑战的特殊性:

规模大:60岁以上人口近3亿,2050年达峰值;

速度快:35年走完发达国家百年历程;

地区差异大:东部老龄化程度远超西部。

他建议利用家庭传统优势(如多代互助)和制度创新(如智能养老)破局,同时通过延迟退休、开发“银发经济”平衡各年龄段权益。

彭希哲最后强调:“解决老龄化不能只靠催生或养老政策,需要家庭、国家、技术三方合力,为每一代人创造可持续的未来。”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