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事故后续:宁德时代、比亚迪紧急撇清关系,创维“零死亡”海报遭炮轰

思远说 2025-04-05 15:59:43

夜幕笼罩下,一辆小米SU7以97公里/小时的速度撞上水泥桩,燃起熊熊大火,最终导致三人不幸遇难。

这起事故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暗流涌动暴露无遗。

3月29日,事故发生后,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第一时间在投资者平台回应,声明事故车辆的电池并非自家产品。

随后,比亚迪也紧跟着发表声明,强调他们只提供电芯,电池包是由小米自行组装。

两大巨头急于撇清关系的行为,引发了网友的热议,不少人调侃这真是“塑料兄弟情”。

更有甚者指出,小米SU7标准版的电池本来就是两家混装,消费者在购车时甚至没有选择权。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操作来自创维汽车。

他们竟然发布了一张“零死亡”海报,这种不合时宜的举动迅速引来网友的口诛笔伐,被指责为“吃人血馒头”。

就连知名车评人胖哥也忍不住吐槽:“这种车企有多远离多远!”

创维的行为或许忘记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并非靠海报宣传就能保证。

中保研测试中,小米SU7在25%偏置碰撞测试中获得了“优秀”评级,但测试速度仅为64公里/小时,远低于事故发生时的97公里/小时。

这巨大的速度差异,也让测试结果的参考价值大打折扣。

曾经,雷军关于“电芯倒置技术”能够向下泄压保命的豪言壮语,如今却显得格外讽刺。

因为涉事标准版车型根本没有配备这项技术。

更令人尴尬的是,事故发生时,车辆正处于NOA智能驾驶状态。

尽管系统检测到障碍物后进行了减速,但最终仍以97公里/小时的速度失控,这无疑是对雷军“任何一辆小米汽车都用端到端自动驾驶”承诺的巨大挑战。

事故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声音。

有人质疑小米的技术宣传过度夸大,有人则对雷军的承诺表示失望。

尽管事故真相尚未完全明朗,但大部分网友依然选择相信雷军的人品,毕竟,“雷军许愿池”的盛名在外,足以证明他在公众心中的信誉。

一些大V也开始为雷军出谋划策,例如陈震建议小米学习特斯拉,引入“驾驶行为评分”机制,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限制。

这场事故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当技术宣传过度透支消费者信任时,责任究竟应该由谁来承担?

小米客服“电池供应商随机装”的回应,暴露了行业中供应链话语权争夺的潜规则。

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的安全似乎变成了一场概率游戏。

事故发生后,各大车企忙着甩锅、蹭流量,而消费者却在数据迷雾中苦苦寻找真相。

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绝不回避”,但比承诺更重要的,是确保每一块电池、每一行代码都能经得起97公里/小时的生死考验。

正如网友所言:“安全才是最大的保障,安全才是对粉丝最大的诚意。”

这起事故无疑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

吹上天的技术,终究要在水泥桩前见真章。

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如何在供应链的复杂关系中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些都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您认为谁应该为这场事故承担主要责任?

1 阅读:3333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6

用户10xxx76

30
2025-04-05 22:34

手机都造不好的,能造出什么好车?到底是哪些人再买?真拿生命不当回事吗?

用户10xxx76 回复 汀芷幽兰 04-05 23:21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汀芷幽兰 回复 04-05 23:14
你不把自己的嘴巴当嘴巴[呲牙笑][呲牙笑]

雾雾

雾雾

20
2025-04-05 20:20

小米电池自己买来组装的,起火别怪别人!

wujingwugang

wujingwugang

14
2025-04-05 23:24

提供配件,组装电池?还有这种骚操作?为发烧而生?不是拿生命当儿戏吗?

用户55xxx64

用户55xxx64

13
2025-04-05 23:20

垃圾的小米,靠嘴造车,草菅人命

天马行空

天马行空

6
2025-04-05 23:19

全世界什么车以100公里时速撞车保证不死伤?在这起车祸中不烧死也会撞死!

汀芷幽兰

汀芷幽兰

5
2025-04-05 23:13

交警部门还没有公布事故调查结论,撇清个毛关系啊[呲牙笑][呲牙笑]

思远说

思远说

思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