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美国将军访华口出狂言,毛主席发火:尼克松不来,土克松也会来!

小阿华啊 2023-09-19 05:19:53

1972年1月3日,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的亚历山大·黑格将军访问北京,为美国尼克松访华“做技术方面的准备”。

黑格1947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二战结束后曾经在台湾给蒋介石当局“防卫台湾”出谋划策,其对新中国的态度始终处于实用主义的立场。

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在外交层面把新中国纯粹当成一个可用的工具,特别是在美苏冷战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中国是制衡苏联的一张牌。

因此,尼克松政府一开始企图控制中国的外交政策,并且煽动“苏联威胁论”,他们并不愿意看到中国在没有美国支持的情况下扩大国际影响力。

这就不难解释黑格这样实用主义的人在尼克松政府内部官运亨通:1969年时他只不过是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军事顾问,军衔也只不过是陆军上校。

而1972年初他的地位已经几乎和基辛格平起平坐了,军衔也升到了陆军中将,并以其绝对的忠诚深受尼克松的倚重。

1972年已晋升上将的黑格

有人这样形容黑格在美国的影响力:他与基辛格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在白宫内部,他在国内事务上的话语权无人能及。

但实际上黑格并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事情,他缺乏政治经验且为人傲慢,更要命的是脑筋也不像基辛格那样灵活。

1971年10月25日,新中国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席位,这给了企图在联合国搞“两个中国”的尼克松政府当头一棒。

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尼克松懊恼地评论说:“这比我们原来预料的要走得远得多,我们原来以为最大的问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被接纳而享有同等地位以后,劝说台湾仍旧留在联合国里”。

1971年7月,尼克松就已经在电视屏幕上宣布了将要访问中国的消息,而美国在联合国的失败顿时使得这个还没到来的任务十分棘手。

美国著名的右翼政客、亚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警告尼克松:“你可不能向共产党中国乞讨、哀求和卑躬屈节。”

乔治·华莱士是尼克松的主要政敌

但黑格似乎并没有体会到尼克松的苦衷,仍然打算把兜售“苏联威胁论”作为抬高和中国谈判价码的主要策略。

当然,在去年7月、10月基辛格两次访华的时候,他就曾经试图用苏联问题换取中国在越南问题和支持美国国内种族平等问题上的让步。

但周恩来不动声色地将他的意见顶了回去,所以最核心的那句“美国将会协助中国在苏联面前保护自己”也没能说出口。

和善于外交辞令的基辛格相比,黑格的口吻就没那么谦逊了,军人出身的他并不懂得绕弯子,在和周恩来面谈时,黑格直截了当地说:他准备向中国转达来自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口信。

这个所谓的“口信”是指:美国根据可靠的情报能够确信苏联已经改变政策,把中国当成其维护全球霸权的主要对手,这样一来,肯定会使中国的“生存能力”受到威胁。

他话锋一转,又以高姿态表示:面对苏联在中国北方部署了百万大军和核武器的实际情况,美国将会努力抵消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并从而“维护”中国的“独立和生存能力”。

黑格的发言令周总理不悦

翻译一下:美国就是上帝安排来拯救中国的,接下来我们总统来访问你们也是给了很大面子的,所以他过来访问,你们不能不给面子。

而且,加强美国总统的“世界领袖”的地位,这对中国,对美国都是有利的。

这些话令周恩来感到不悦,凭借他对毛主席的了解,毛主席根本不会稀罕什么美国总统、苏联书记,他想要全力维护的,只有中国的独立、尊严和主权完整,要不然当年赫鲁晓夫前来兜售“美国威胁”的时候,两国早就达成合作协议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周总理向毛主席汇报的会谈情况令毛主席大为震怒。

那时候毛主席身体已经不太好,1971年初他因为受凉得了大叶性肺炎,此后老年性肺心病也越来越严重,经常感到头晕、胸闷、喘不上气。

这一次他激动地说:“包围中国?要他们来救我,那怎么了得!顶回去!无非尼克松不来。不来就不来嘛!22年不来了,再等22年。尼克松不来,土克松、砖克松也会来。”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这已经触到毛主席的底线了,美国人想拿中国的主权做交易,办不到!

毛主席之所以对美国的态度如此坚定,是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如今的尼克松已经内外交困,别无选择了。

经济上,1969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第三次全局性的经济危机,美元被迫和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使得美国在国际信用体系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政治上,以乔治·华莱士为代表的南方保守势力对尼克松提出的消除种族歧视、实现种族和解的政策形成强势挑战,导致尼克松的内政改革举步维艰。

军事上,美军在越南战争中陷入泥潭,有数千人被俘,国内反战声浪不断高涨,但尼克松却看不到结束战争的希望。

与此相对的,是苏联在全球竞争中的咄咄逼人,勃列日涅夫在欧洲、非洲、亚洲到处给美国制造压力,搞得美国人顾此失彼,十分被动。

越南问题让尼克松伤透了脑筋

尼克松自1968年当选总统以来,虽然采取了减少财政支出,控制工资和物价等一系列调整措施,但收效甚微。

这几年美国国内从汽油到猪排的价格普遍上涨,民众对政府的执政能力愈发不满。如果再不能在外交领域有所建树,恐怕在1972年谋求连任会成为镜花水月。

现在尼克松面临的困难明显比中国面临的困难更大,竟然还想要借着访华自抬身价,牟取非分的利益,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1月6日中午,周总理带着拟好的给尼克松、基辛格口信的《答复》赶到毛主席处,毛主席看了《答复》之后考虑了一下,决定请政治局的几位常委共同协商定稿。

2小时之后,《答复》最终定稿,毫不客气地回击了黑格的幻想:

“我们认为,任何国家决不能靠外力维护其独立和生存,否则只能成为别人的保护国和殖民地。……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切妄图孤立、包围、遏制、颠覆中国的阴谋都只能以可耻的失败告终。”

1971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接见埃德加·斯诺

“美方口信表示,期望通过访问,加强尼克松总统作为世界领袖的形象。对此我们难以理解。一个人的形象取决于他自己的行动,而不是其它任何国家。我们从不认为有什么自封的世界领袖。”

稍后,周恩来和外交部的同志们向黑格当面传达了《答复稿》的意见,这让骄傲的美国将军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新中国的强硬。

眼看自己给尼克松访华做铺垫的任务就要泡汤,黑格选择了接受现实,他不得不向周恩来道歉说:

“我是个军人,可能我没有正确地转达尼克松总统的意思。我实在没有想到,这个词包含有这个意思。很抱歉,总理先生,我希望可以收回我说的那句话。”

尽管黑格访华碰了个大钉子,可尼克松却明白自己不能再等了,否则将会对他的政治生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1972年2月17日上午10点35分,尼克松一行人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从圣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登上“空军一号”飞往北京。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行前他说:“我们正在开始一次哲学上争取有所发现的旅程,这个旅程正像很早以前在地理上发现新大陆的航行一样不可预知,并且在某些方面一样危险”。

对中国、对美国、对全世界而言,“改变世界的一周”即将开启。

0 阅读:3
小阿华啊

小阿华啊

看世界各地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