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萌宝,宝宝的哭声就像“指令”,一听到哭声,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喂奶,觉得宝宝肯定是饿了。然而,你知道吗?宝宝一哭就喂,其实很多妈妈都做错了。宝宝哭闹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盲目喂奶不仅可能无法真正安抚宝宝,还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咱们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门道。
宝妈小李就是这样,宝宝只要一哭,她就赶紧喂奶。有一次,宝宝刚吃完奶没多久又哭了起来,小李以为宝宝没吃饱,又喂了一次。结果宝宝吃着吃着就吐奶了,吐了一大滩,把小李吓坏了。带宝宝去看医生,医生了解情况后告诉小李,宝宝哭闹不一定是饿了,可能是其他原因,像肚子胀气、尿布湿了、想睡觉或者身体不舒服等。宝宝刚吃完不久又哭,很可能是肚子不舒服,这时候再喂奶,反而加重了宝宝肠胃的负担。
宝宝哭闹原因纷繁复杂。比如,宝宝肚子胀气的时候,肠胃里积攒了过多气体,会感觉不舒服而哭闹。这时候喂奶,宝宝吞咽的空气会更多,加重胀气情况。宝妈小王的宝宝经常在傍晚时分哭闹,喂奶也不管用。后来小王发现,宝宝肚子鼓鼓的,原来是胀气了。她通过给宝宝做腹部按摩,帮助宝宝排出气体,宝宝才停止哭闹。
尿布湿了也是宝宝哭闹常见原因之一。湿哒哒的尿布贴在宝宝身上,宝宝会觉得难受。宝妈小赵有次没及时给宝宝换尿布,宝宝哭得很厉害。小赵一检查才发现尿布湿了,换上干爽的尿布后,宝宝立马就安静下来了。
还有,宝宝想睡觉的时候也可能哭闹。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说“我困了”,只能通过哭闹来表达。宝妈小钱的宝宝有时候明明看起来很困,却一直哭闹,小钱以为宝宝饿了,喂奶也不吃。后来她尝试轻拍宝宝,哼着摇篮曲,宝宝很快就安静地睡着了。
另外,宝宝身体不舒服,比如发烧、鼻塞等,也会哭闹。宝妈小孙的宝宝有段时间总是哭闹,还伴有流鼻涕的症状。小孙给宝宝量了体温,发现有些低烧。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原来是感冒了。经过治疗,宝宝身体好了,也就不再哭闹。
如果宝宝一哭就喂,可能会导致过度喂养。宝宝的胃容量有限,过度喂养会让宝宝的肠胃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得不到充分休息,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吐奶、腹胀等问题。长期过度喂养还可能使宝宝体重增长过快,增加肥胖风险。
所以,当宝宝哭闹时,妈妈们先别急着喂奶。可以先检查宝宝的尿布是否湿了,轻轻抚摸宝宝的肚子,看是否胀气,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体温等,判断宝宝哭闹的原因。如果是饿了,再喂奶;如果是其他原因,就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更好地安抚宝宝,也能让宝宝健康成长。妈妈们可要记住啦,别再一听到宝宝哭声就盲目喂奶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