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乌克兰军事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乌克兰建设军工厂的计划原本被视为乌克兰军工产业现代化的重要里程碑,但近期俄罗斯的密集打击行动表明,这一计划面临严峻挑战。
俄罗斯近期对乌克兰发起了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联合打击行动,投射了120枚导弹和90架无人机。这次攻击不仅针对能源设施,还重点打击了军工基础设施。据乌克兰官方通报,此次打击造成7人死亡,数十人受伤,多处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攻击范围甚至延伸至乌克兰西部地区,迫使波兰和罗马尼亚等北约国家紧急启动防空系统。
俄罗斯的担忧不无道理。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已经从德国获得了包括豹2坦克、马德尔步兵战车在内的大量现代化装备。如果莱茵金属的工厂项目得以实施,将使乌克兰获得本土化生产这些装备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双方军事实力对比。因此,俄军采取预防性打击,意图阻止这一军工项目在建设初期就受到致命打击。
具体来看,特朗普新任命的国家安全顾问人选与前任相比,对俄态度明显温和。这暗示着2025年美国新政府上台后,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可能大幅削减。因此,俄罗斯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发动密集打击,既是对德国投资的回应,也是为未来可能的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评估,在西方制裁影响下,俄罗斯2024年GDP增长预期仅为1.1%。更严峻的是,俄罗斯的军费开支已占GDP的6%以上,远超可持续水平。油气收入的下降和军费开支的攀升,使得俄罗斯必须在2025年底前找到冲突的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此次动用的120枚导弹和90架无人机,按照市场价格计算,总成本超过2亿美元。如此大规模的消耗表明,俄方正在押注这种高强度打击能够在短期内产生战略效果。通过瞄准乌克兰的军工和能源设施,俄罗斯试图在经济承受极限到来之前,迫使乌克兰在谈判桌上做出让步。
此外,俄罗斯还面临着技术制裁带来的军工生产压力。西方制裁使得俄罗斯获取精密电子元件变得困难,这影响了其精确制导武器的生产能力。因此,在库存有限的情况下,俄军必须确保每次打击都能产生最大的战略效果。针对军工设施的打击既能削弱乌克兰的作战能力,又能打击西方投资者的信心,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然而,这次通话反映出西方与俄罗斯接触频率在上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参加了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峰会,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预计将出席在欧盟成员国马耳他举行的安全峰会。这些外交活动表明,国际社会正在探索结束冲突的可能性。
对乌克兰来说,当前形势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德国等西方国家的工业支持为其军事现代化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密集打击严重威胁这一进程。更具挑战性的是,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政策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
展望未来,乌克兰军工产业化进程将面临更大挑战。俄罗斯很可能会继续针对军工设施发动打击,特别是在德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上。与此同时,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也可能影响西方对乌克兰的支持力度。
对于泽连斯基政府来说,如何在军事工业化与谈判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关键。过分依赖西方军工支持可能带来脆弱性,而完全拒绝谈判又可能失去政治机遇。在这种复杂局势下,制定灵活务实的战略将是乌克兰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