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有这几个行为,竟是缺爱的表现?你别以为是优秀

吕程的萌宠 2025-02-10 18:02:53

你觉得你家猫“独立”、“乖巧”、“不黏人”吗?

你是否把这些特质作为“猫咪美德”?甚至沾沾自喜?

但你又是否知道,你认为是“好的品质”未必就是真正的好。

事实上,有些看似有些的“美德”,其实是猫咪长期情感需求未被满足的信号。

猫在以它的方式诉说着“对爱的渴望”,然而你却无知的视而不见,并一直误解它。

强迫性理毛

猫每天会花大量时间舔舐自己的毛发,这是猫自我清洁的方式。

但是,如果猫每天舔毛的时间过久,比如舔毛时间超过了每天3小时以上,甚至都把猫毛舔秃了,那这就不正常了。

过度舔毛不再是因为爱干净,而是焦虑的一种宣泄!

一项追踪案例显示,长期独处的家猫其出现过度理毛的概率是正常猫咪的4.2倍。

猫通过不断重复的舔毛,会刺激内啡肽的分泌,本质上是猫在进行自我安抚。

就像有些人在焦虑时会不自觉的咬指甲一样,猫会通过破坏性舔毛来缓解孤独感。

《猫科医学与外科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引入互动玩具和每天固定陪伴后,78%的强迫性理毛行为在3周内会得到明显改善。

现在你知道了吧,猫咪太过频繁的舔毛,很可能是它感觉太孤独了。

深夜酷跑

一些人认为猫咪深夜酷跑,是精力太过旺盛。

这是一种解释,但并非唯一的解释。

有些猫在深夜酷跑并非是出于剩余精力,而是由于未被消耗的思念。

剑桥大学动物行为系通过运动传感器监测发现,白天独处超过8个小时的猫,其夜间活动强度比正常猫高了63%左右。

猫长时间单独在家,缺乏互动,从而导致它们会将积压的社交需求转化为夜间亢奋。

一项研究发现,每天晚上陪猫玩耍20分钟左右的“狩猎游戏”,比如用逗猫棒和猫互动,能有效减少87%猫咪的夜间躁动。

所以啊,如果你家猫一到晚上就蹦跳个不停,不妨反思下自己是不是陪伴猫咪少了。

强迫社交

一见到人就立马上前主动磨蹭,看到陌生人也会露出自己的肚皮……

看似“社交土匪”的小猫,其实可能并不是因为性格开朗。

一项研究跟踪了500只收容所的猫咪,结果发现,经历过情感忽视的猫,出现过度讨好行为的概率是普通猫咪的5.8倍。

也就是说,这些看似亲密的举动,实则是猫在反复确认自己是否真正被接纳了。

它如此强的社交行为,可能不是因为性格好,而是害怕失去爱。

德国慕尼黑大学用唾液皮质醇检测证明,这类猫咪的压力激素水平比正常猫高出了40%。

这些猫的热情,更像是溺水者抓住浮木,它们太渴望爱了。

假装独立

一些猫会表现的比较独立和佛系,它们总是躲在家里的一角,看上去似乎能很好的自处。

然而,这种行为可能并非是高冷,而是它已经习惯了无助的感受。

这些猫可能是因为长期没有得到爱,从而放弃了对爱的索求。

一项研究发现,持续3周求爱不得的猫咪,主动寻求互动的次数会减少92%左右。

也就是说,猫独立和懂事的背后,可能是它的情感机制已被自己冻结。

不过,虽然主动寻求互动的次数减少了,但当主人靠近它们的时候,其脉搏却会瞬间加速到平均180次/分钟。

看得出来,在沉默之下,猫对爱的渴望其实从未消失。

现在你知道了吧,猫咪一些懂事的表现,却可能是缺爱的信号。

而要让猫感受到爱,定期互动是必要的。

每天和猫进行至少15分钟的有效互动,比如抚摸、游戏、对话等,就可以减少猫咪71%左右的异常行为。

所以啊,各位铲屎官,行动起来吧。

把爱化作具体的互动,而不要再冷落小猫了。

0 阅读:2
吕程的萌宠

吕程的萌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