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评伟人":毛主席是怎样看待孙中山的?孙中山是怎样的人?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一个名叫孙中山的人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革命者。而在湖南,一位18岁的青年毛泽东,正在这场革命的洪流中寻找着自己的方向。谁也没想到,这两个相差27岁的人,虽然未曾谋面,却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产生了深远的关联。从"我手写我心"的《湘江评论》,到1956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纪念文章,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价始终充满着敬意与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毛泽东对这位未曾谋面的革命先驱如此推崇?在革命道路上,这两位伟人的思想又有着怎样的交集与碰撞?
一、革命理想的初识(1911-1919)
1911年秋,武昌城头的枪声打破了长江两岸的宁静。这一年的10月10日,新军在武昌发动起义,震惊了全国。消息传到湖南时,年仅18岁的毛泽东正在长沙师范学堂读书。起义的消息像一团烈火,迅速点燃了这位青年学子的革命热情。
当时的长沙城内,革命形势如火如荼。11月,在革命党人的推动下,湖南宣布独立。毛泽东和一批进步青年积极响应革命号召,参加了新军。他们领取了每月七块二的军饷,成为了"吃七块二的战士"。在新军服役期间,毛泽东深入接触到了同盟会的革命思想,第一次系统地了解到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
然而,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窃取。1912年2月,清帝退位,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看到革命成果逐渐被军阀势力侵蚀,毛泽东选择离开军队,重返校园继续求学。这段经历让他开始思考:为什么推翻了清王朝,中国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解放?
1918年,毛泽东前往北京,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当助理员。在这里,他开始系统阅读进步书刊,接触到了更多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文献。特别是在李大钊的影响下,毛泽东开始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与社会变革的思考结合起来。
1919年7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在这份刊物上,他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首次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入评价。在文章中,毛泽东指出辛亥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打破了中国人民对封建帝制的迷信,让人们认识到"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这篇文章显示出,年轻的毛泽东已经开始对中国革命的道路进行独立思考。
在这一时期,通过办报和参与五四运动,毛泽东逐步形成了自己对革命的认识。他看到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局限性,同时也认识到三民主义思想中进步的一面。这段时期的经历,为他日后对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的全面评价奠定了基础。
二、思想的交汇(1920-1925)
1920年的中国,正处在新旧思潮激烈碰撞的时期。十月革命的胜利消息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开始在知识分子中传播。这一年春天,远在广州的孙中山收到了来自苏俄的信件,而在湖南的毛泽东则开始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在上海,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人正在筹备建立中国共产党。与此同时,孙中山在广州也在重新思考革命的方向。1921年底,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广州,与孙中山进行了长谈。马林建议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时吸收工农群众,这个建议引起了孙中山的极大兴趣。
1922年6月,一个重要事件改变了孙中山的决策。陈炯明在广州发动叛变,驱逐了孙中山。这次叛变让孙中山认识到单纯依靠军阀势力是无法完成革命的。1923年1月1日,孙中山发表宣言,决定改组国民党。
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三大,通过决议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委员和秘书,被派往广州协助国民党改组工作。在这段时期,他亲身参与了国共合作的具体实践。
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中,既有廖仲恺这样的老同盟会成员,也有李大钊、毛泽东等共产党员。会议期间,关于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的问题引发激烈争论。一些同盟会元老坚决反对修改原有主张,场面一度陷入僵局。
就在这关键时刻,作为湖南代表的毛泽东站了起来。他提出应该立即进行表决,不能让少数人的反对阻碍革命进程。这个建议得到了孙中山的支持,最终新三民主义的解释获得通过。
在国民党一大后,毛泽东被选为候补执行委员,并参与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1924年5月,黄埔军校正式成立。这所军校的建立,标志着革命力量开始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军校不仅培养军事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革命骨干。
1924年下半年,毛泽东开始主持国民党中央机关刊物的编辑工作。他在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关于工农运动的文章,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文章中既有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也包含了他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思考。
在这段国共合作的时期,虽然毛泽东和孙中山并未有过直接交谈,但通过参与国民党的改组工作,毛泽东对孙中山的革命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孙中山也通过其他人了解到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在广州的工作,对其表示赞赏。
三、革命理念的继承与发展(1925-1935)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消息传来,全国各界举行追悼活动。在上海,毛泽东参加了中共中央组织的追悼会,并在《向导》周报上发表纪念文章。文章中,他特别强调了孙中山晚年对革命策略的调整,以及对工农运动的重视。
同年7月,毛泽东回到湖南开展农民运动。他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农民问题结合起来,在长沙召开农民运动讲习所。讲习所的课程中,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还专门设置了三民主义的学习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显示出毛泽东对革命理论的创新思考。
1926年初,毛泽东完成了著名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以实地调查为基础,对孙中山提出的"民生主义"进行了新的解读。他指出,要实现民生主义,必须依靠工农群众的力量,这与当时国民党右派将民生主义简单理解为"节制资本"有着本质区别。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部队转战井冈山。在这片红色根据地上,他开始将三民主义中的民主理念付诸实践。井冈山根据地建立了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土地革命。这些措施虽然超出了孙中山原有的设想,但在本质上体现了"民权为民所有"的理念。
1929年12月,红四军在古田召开会议。会议决议中提到要继承和发展孙中山革命的遗产,特别是他晚年"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这表明,即使在国共分裂后,中国共产党仍然重视对孙中山革命传统的继承。
1930年至1931年间,毛泽东在江西苏区主持土地革命工作。在处理土地问题时,他多次引用孙中山关于"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将其与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相结合。这种结合既保持了革命的连续性,又体现了新的发展。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对民族独立思想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联系起来,强调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在陕北时期,延安的马列学院专门开设了研究孙中山思想的课程。1935年底,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这个时期,他对三民主义的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认为其中包含着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民主思想。
这十年间,从井冈山到陕北,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毛泽东始终在实践中发展着对孙中山革命理论的认识。他既坚持革命的基本原则,又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创新。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抗战时期的历史评价(1936-1945)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张学良、杨虎城将蒋介石扣留在西安,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要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他在与周恩来商议对策时,特别提到了孙中山"唤起民众"的主张,认为只有全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抗日救国的目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的演讲。演讲中,他引用了孙中山"唯有本国人肯护本国"的观点,阐述了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立场问题。这次演讲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1938年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成立。在开学典礼上,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学习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军政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不仅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专门开设了研究孙中山思想的课程。这个时期,延安各界经常举办纪念孙中山的活动。
1939年,在孙中山逝世14周年纪念会上,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值得全民族学习,特别是他不畏强暴、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这次讲话后,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系列纪念文章,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进行了全面评价。
1941年,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共关系出现新的矛盾。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多次在会议上引用孙中山关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言,强调要坚持抗战到底。在延安整风运动中,他还专门组织党员学习孙中山关于民主革命的论述。
1943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要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经验。他将孙中山的革命实践作为重要内容,要求全党认真研究。这年夏天,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开始编写《中国革命史》,其中专门设立章节论述孙中山的革命贡献。
1944年,在重庆谈判前夕,毛泽东接见了一些国民党人士。谈话中,他多次提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表示共产党完全赞同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这次谈话为后来的重庆谈判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时专门谈到了对孙中山的评价问题。他指出,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的革命事业需要后人继续完成。这个评价被写入了党的七大决议,成为党的正式立场。
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孙中山的评价更加系统和全面。他不仅重视孙中山的革命精神,还特别强调其思想中的爱国主义因素。这种评价既体现了历史的客观性,又具有现实的政治意义。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孙中山的革命精神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思想资源。
五、革命传统的延续(1946-1949)
1946年初,重庆谈判后,国共关系再度紧张。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会议期间,毛泽东在发言中特别提到了孙中山的"和平、民主、团结"主张。他指出,和平建国符合孙中山的遗愿,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望。
同年6月,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干部会议上,引用了孙中山"革命是要靠人民的力量"的观点,强调要发动群众,坚持人民战争。这次会议后,解放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在撤离延安前,毛泽东特别安排人将孙中山的铜像和相关文献资料安全转移。3月19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延安时,带走的重要文件中就包括了孙中山的著作和讲演集。这些资料后来在西柏坡得到了妥善保管。
1948年4月,华北解放区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23周年活动。在纪念大会上,朱德发表讲话,强调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会后,《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系统阐述了孙中山革命思想对解放战争的指导意义。
同年9月,辽沈战役前夕,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讨论解放区政权建设问题时,他提出要吸收孙中山关于民主政治的有益思想。这些建议后来被写入了《关于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决议中。
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会议期间,毛泽东在讨论新中国建设问题时,多次引用孙中山关于工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主张。他强调,新中国的建设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实业计划的积极因素。
4月21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后,立即采取措施保护中山陵。毛泽东特别指示要派专人守护陵园,并组织工作人员整理孙中山的历史文物。5月1日,在中山陵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象征着革命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提出要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革命传统。在开幕式上,毛泽东特别强调新中国的建立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续。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宣布新中国的诞生。城楼上悬挂的孙中山画像与五星红旗相映生辉,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天,全国各地的纪念堂、陵园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广州的中山纪念堂前,数万群众自发聚集,向这位革命先行者致敬。
这一时期,从重庆谈判到解放战争,从西柏坡到开国大典,毛泽东始终强调继承和发展孙中山的革命传统。这种继承不仅体现在理论上,更体现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土地改革、解放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实践,革命先行者的理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