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朱村大墓(魏明帝郭皇后墓)(西安路过)

何为道 2023-03-17 16:16:52

生在陕西,长在西安,自小耳朵每每听到和灌输的都是陕西黄土埋皇上,也就洋洋自得起来,感觉陕西就是中国的中心。最有力的证据中国“大地原点”就在陕西泾阳县,那么陕西自然就会成为是中国历朝之都了。前年又跑去看了北京明朝十三陵,回家越罢有些瞧不起明朝,心里也基本确定陕西就是中国的王道。中国的古文明就起源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对此也再不加怀疑。

河南紧邻陕西以东,当年经常去河南出差,多到什么程度,可以这样说;河南至少80%的县市我都到过,可是从来就没有听说过它也是帝都呀?在地里课上学习过河南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而每次去河南,感觉河南除了土地平整就是漫天灰蒙蒙的雾霾。宽阔的马路早就被拉煤车压的坑坑洼洼,饮食感觉并有什么特色,满洛阳古城包括丽景门一些景区在内也找不到好的吃食。当然河南也就洛阳去的最多,可是洛阳就没有一样我看的上眼的景致来。白马寺,少林寺,说真的,除了那个塔林还稍微可以看看。别的就是给我倒找钱我都不去了。进入少林寺地界,除了武校还是武校,在就是大骗子少林寺景区门票更贵的要死,就这些国人还一个比一个跑的欢,不去给送点钱就不舒服。(早期眼光还是有问题,少林寺塔林,少室三阙,嵩山书院,中岳嵩山其实都很不错)

2月10号(2017年)仓促间就跟随帝陵文化研究会进入河南,好一阵子走马观花就把宋朝的七座帝陵走过一遍。又糊里糊涂的从巩义跑进偃师,接着就在邙山之上一座一座的走陵,河南邙山前后有几千年的历史时期各朝墓葬,那一座座高大的封土把我看的眼花缭乱,如同小孩进入迷魂阵。到底去了那些帝王陵墓?就是时至今日我也没有搞的全部清楚,回到西安面对大量记录,标位,照片等半年都没有弄清楚。

这次走陵活动前前后后跑了四天时间,从东汉,西晋,北魏,北宋到明清,走了各类帝王,皇后,大臣以及博物馆等不下40座之多。回家以后就开始大力气整理笔记,这一查还真不得了,原来所谓的中原大地古时竟然也把陕西部分地域包括了进去。而三皇五帝也大多在中原大地河南留下足迹,而建都历史,帝王之多,名气之大那更是远远超过陕西。原来不是我想的那样陕西领导了河南,而是河南领导了中华民族。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族的摇篮。

作为陕西人真要好好感谢秦皇汉武,郡县制,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修驶道,国统一,万里长城把家保。在秦汉时期给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画好了蓝图,制定好了规程,是陕西一步步站上了中国历史舞台的尖峰,也成为全国文物大省。紧随隋唐王朝的崛起,更是让陕西走在了世界前列,彻底完成了大一统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前沿。

不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帝王,名臣所做出的努力,在这狭长的关中平原上,即没有水运,又没有陆运(陕西是个盆地,多山少水,唐以后就是因为没有水运,导致运输困难,庞大的国家机构关中平原根本负担不起这么大的一个政府机构,唐末随之都城东移,从此陕西失去了自己的重要位置),要不是祖先在这块土地上留下这么多文化元素。那真不知现今的陕西该何去何从,就陕西目前这些都快要倒闭的工业,怕是很难养活陕西人。当然更要感谢的还是河南人民,感谢你们发明了“洛阳铲”!一下就把自己那片土地上的辉煌刨了个精光(河南从明清就开始大量挖掘盗墓,而且是外国人合法的在中国土地上挖掘),是的我们陕西有了文物大省,帝陵之乡的美称。让中国人民都来西安旅游吧,一天1万多人的兵马俑给陕西创造了一天就几百上千万的门票收入,让那些不能当饭吃的陶俑成为我们陕西最好的摇钱树。

啰嗦了好多和高平陵不相干的话题,但是还得继续啰嗦,我跟随大家稀里糊涂的来到了寇店乡,一条宽阔的马路向北而去,汽车在一处工地停了下来,哇塞,路西竟然是一处考古工地。同行的河南朋友当然是最有发言权的,朋友这时候才告诉大家,这里就是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的陵寝,这个被挖开的陵墓是个陪葬墓,多种资料显示最有可能墓主为魏明帝郭皇后的陵墓,如果是这样的,那么这个陵墓的级别就够高的了。

和事先联系过的朋友交流以后顺利进入考古现场,大门一开,一览无余,天呀,好大一个墓坑就在眼前。墓坑用钢构件围绕四周加固,站立墓坑四周就可以看见墓室内的情况。墓室离地面总在10米以上,惧高的人都不敢向边上站,确实宏伟的有些怕人。最近几年我对考古发掘意见很大,感觉这样揭顶式发掘总感觉就是在破坏,不过全国也都是在这样的干,时间和金钱都很宝贵,不这样干也不行,我的看法不符合主流,应当是错的。(该墓早期就被多次盗掘,而且大多文物被拿走,就整个陵墓包括墓砖,一块都50斤以上,大部分都被拉走,应该是当时的官盗,就是统治者行为。本文写入17年,随后我又多次前往,对实地情况有所更多了解,本文很多错误之处,因是游记,这里不在修改)

魏明帝郭皇后的墓室座东面西,在墓坑四周堆满了从墓坑里挖出的青砖,从目前的情况看。河南的墓砖质量是要远远的高出陕西无疑。最重要的是有大量的砖上竟然盖有图章,陕西这样的情况相对河南陵墓加盖印记就少些,且图章形状不一,章上文字也不一样,显然这些图章应该都是当时制砖人的姓名或者是管理者的姓名。不难看出,那时候就已实行了责任制,谁的砖出问题就找谁负责。

从坡道向下,大约60米就来到地宫,北魏陵墓无天井,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更容易工作,顺墓道下去直接就到墓室。墓道并没有修建通往地宫的俑道,这样就能节省出大量的空间,加之曹操当年也是个盗墓里手,这其中的道道还是明白的很,自然对自己和自己后世的墓葬要求都是薄葬。墓室里面陪葬品很少,多是一些简单的陶器,当然墓室里的金银财宝以及陪葬物更是寥寥无几,为了彰显皇室成员的不同竟然用石牌代替陪葬物,也亏曹操想的出来这注意。不过也有效的防止了盗墓者的眼球,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的,据文物部门的考古报告看,里面经发掘出土500多件文物。大多是陶器、铁器、铜器、漆木器、少量玉器,很少见到别的宝贝,当然从墓室边的盗洞来看。盗墓的是多次来过这里,估计盗贼进来都能后悔死,大量脏话恭维曹魏了。

墓室也不高大,从墓道门来看就很一般,墓道门高不到两米,普通人进入还需弯腰方可,而后期的一般王级别的墓葬墓门就能达到这个规格,整个墓室用青砖切成,上面早期应该绘制有大量壁画,现在在陵墓一些边角依然清晰的看见壁画的痕迹。而墓门也不见石制的门扇,可以判断当时为了节省,可能用的是木门,这和很多河南其它陵墓比较都显得寒酸了许多。

主墓室在棺床位置有铁制痕迹,棺床并不见石制品,而石棺椁更是没有,这些都是当时节俭的有力证明。从考古报告上看出土有180块刻铭石牌,这刻铭石牌为何物?那是记录陪葬物的清单标签。清单上说墓中曾随葬有珠玉、丝绸、大豆、小麦、粳米等,但是这个墓已经被盗多次,是不是宝贝已经被盗也未可知。也有专家推测当时就没有埋入这些东西,以铭石牌代替物品陪葬,这个看法我也是认可的,连一口外棺椁都没有的陵墓怎么会放置大量宝贝呀。

游完墓室,走出考古工地,河南朋友用手一指对面一个大土丘说;那就高平陵,原来对面就是曹叡的陵墓呀,看那封土,形同一座小山,绝对比陕西的任何一座封土帝陵都大,最少也是秦始皇的好几倍。我立即问?曹魏不是不封不树吗?怎么出现了这么大一个冢?当地朋友告诉我,这个不是冢,是万安山。原来曹魏时期并不起封土,为了节省开支,都是把陵墓埋葬在这高山之上,以免抢占了耕地,心里也就悠然对北魏好感起来。

曹叡高平陵据考古钻探,已经很清楚的知道了大体的形状,是帝陵无疑,但是到底是不是曹叡的陵墓现在都还没有实物证实,不过据《水经注》记载:“又来儒之水出于半石之山,西南流径斌轮城北。昔魏文帝猎于此山,虎超乘舆,孙礼拔剑投虎于是山,山在洛阳南,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是说魏明帝高平陵就在此山。当然也希望就在这里,多收也给后世一个交代。

备注;这篇游记是17年写的,当时资料匮乏,最重要的是我自己研究不够深入,随年又往,并参观了曹操墓,结合曹休墓的参观学习,大量翻看考古报告,对该墓认识已经大有提高,因是游记,这里不做修改。对该文要说明的是;

一;西朱村1号墓早期就被盗挖,从挖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官盗,墓室除了石牌,一些不值钱的陶器随便散落于墓室底层,所有墓砖,包括地板上的金刚砖都被撬起拉走。

二;西朱村1号墓为曹魏陵墓无疑,结合西高村曹操墓和曹休墓的挖掘,该墓为甲字形大墓,不封不树、无陵园建筑、长长的斜坡墓道、七层生土台阶、“前堂后寝”的墓葬结构。墓葬为带长斜坡墓道的明券墓,东西向,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拱券形顶组成。

三;墓主身份的确认;目前也是众说纷纭,1,曹魏大墓是平原懿公主曹淑和甄璜的合葬墓。2;魏明帝后妃明元郭皇后墓。3;曹魏大墓可能为曹魏帝陵。4;曹魏大墓墓主可能是曹彰。5;曹魏大墓墓主很有可能是公主墓。不管最后是什么结果,但是对我们了解曹魏时期的社会环境肯定是迈进了一大步无疑。

四;我自己的认为应该是一座高级别的公主墓,因为从曹操高陵看,该墓明显偏小,充其量只能比曹休墓高一个等级。在结合历朝帝陵做对比是帝陵或者皇后陵墓的可能性不高。当然这只能是自己的观点,还是要等待考古工作者的努力来给国人还原历史真相。

以下照片来源于网络和朋友

0 阅读:55

何为道

简介: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