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子为何都佩戴玉?一篇文章告诉你!

鹏哥旅游 2024-11-12 16:05:12

中华民族对玉素来情有独钟。在我国古代“石之美者”为玉,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有爱玉、戴玉之风,有君子佩玉的习俗,玉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道德的象征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作用呢,今天来共同学习一下。

01治理国家的礼器

玉制的礼器中有“六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这是为了适应天地四方颜色的不同玉器来祭祀它们。

玉璧、玉琮、玉璋、玉圭、玉璜等都是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礼器。

02代表着政治阶级

古玉器的政治价值体现在古玉器是社会等级的物化,是古代人们道德和文化观念的载体。在我国考古出土的玉器,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是身份地位的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有佩戴“六瑞”的规定,不同地位的官员要佩戴不同的玉器。即所谓的“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壁、男执蒲壁”

还有我们众所周知的玉玺,从秦代开始,皇帝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还有像唐朝明确了官员用玉的制度,如玉带制度。

盛唐时期,从皇室宫廷到普通达官显贵,均以佩戴玉带为荣。从玉带的颜色能够看出其阶级。根据新旧唐书记载,最高等级的玉带底色为紫色,整条玉带由十三块组成。在每块玉带的下方,带有能挂载小物品的小勾的玉带称之为“蹀躞带(die xie)”。

《新唐书》记载,一至二品用金銙(kua三声);三至六品用犀角銙,七至九品用银銙。

03玉代表着道德楷模

玉是君子道德的象征,孔子认为玉有六德,温,润,结,细,凝,腻。我还是更喜欢礼记中的一句话,

玉温柔润腻而有光泽,这是“仁”的品质,

玉的质地细密而坚刚,这是“智”的表现;

虽有棱角但不割伤人,这是“义”;

玉体端正向下垂着像谦恭待人的君子,是“礼”;

玉制乐器敲击时声音悠长清越,不敲时就不声不响,这是“乐”;

美丑互不掩盖,以事实为准,这是“忠”;

色彩显露于外而不掩饰,这是“诚实”;

精气如白虹冲天,是“通天”;

埋在地下而灵气显现于山川,是“彻地”;

圭或璋拿在手上,人们就知道你的身份地位,这是“德”。

普天之下没有不注重玉的,这是懂得了玉体现了“道”的精髓。《诗经》里有一句话是君子就像玉一样温柔,所以凡是君子都看重玉。

千百年来人们尊玉、爱玉、赏玉、玩玉,都是基于玉的这些含义而来,也因此才有了那句古话“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04玉具有辟邪除祟和延年益寿

古人相信玉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认为将玉制品供人佩戴或使用,可以增加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抵抗力量,防御邪气的侵袭,扫除鬼魅的祸患,保障人身的安全。

比如我们大众熟知的金缕玉衣,它就是古代的帝王或者贵族在去世之后所佩戴的,即是权利的象征,又具有保证身体不被腐蚀的功效,甚至,古人认为穿上这玩意能保证死后升仙,到仙界去生活。

总之,在中国的玉文化中,玉是美石,也是美德;是物质,也是精神;是情感的寄托,也是心灵的归宿。

它属于自然界,也属于人类社会;是显耀权利的财富,是富有灵性的石头,是一种物化的美,也是一种人化的美。

0 阅读:2
鹏哥旅游

鹏哥旅游

资深旅游者,旅游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