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长田是复旦系友,又都在北京工作,
所以,挺注意他的动向。
这一回,王长田担任董事长的光线传媒
成了《哪吒2》最大投资方和最大受益方。
《哪吒2》火了,王长田笑了!
笑得那么开心,
可能,还有点儿得意呢!
今天这文章,就说这事吧。
一、一部《哪吒2》,照亮光线1000亿市值
今年春节档,哪吒闹大海。
截至2月14日,票房突破百亿大关!
成为首部进入全球票房前十一的亚洲电影!
可以肯定,进入前十,指日可待!
有人预测,最终票房甚至可达160亿元!
作为主投方的光线传媒,股价应声暴涨,
短短7个交易日,涨幅超200%!
市值从280亿元飙升至1000亿规模,
稳坐A股影视公司头把交椅。
票房分账,“真金白银”,更为可观。
按行业惯例,片方分账比例约为票房的35%-40%。
若以百亿票房计算,光线传媒作为主投方(持股60%),
可分得约23亿元收益;若票房达160亿,其收入或超30亿元。
这一数字,相当于光线传媒2023年全年营收的两倍!
得关注的是,《哪吒2》的衍生品开发已初显成效。
手办众筹破1500万元,海外发行、游戏授权等后续收入,潜力巨大。
王长田的“神话宇宙”战略,首战告捷,势头良好。
二、从“复旦新闻人”到“中国默多克”
王长田的商业嗅觉,一向灵光。
1. 媒体人基因:新闻理想与市场嗅觉
1988年,王长田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
先是分到全国人大,挺有“前途”一单位。
但王长田志不在此,很快递交辞呈,
先后进入《中华工商时报》和北京电视台。
这段新闻从业经历,赋予他敏锐的行业洞察力。
1998年,王长田离开北京电视台,
独自创办光线传媒,以《中国娱乐报道》一炮而红,
他还开创“制播分离”先河,将光线事业搞得有声有色。
彼时他立下豪言:“要做中国的时代华纳!”
2. 转型电影:押注“小成本黑马”
在电视圈做在风生水起,王长田还不满足,
开始涉足电影,并于2012年投资《泰囧》,
这部成本不足3000万元的影片,竟然斩获12.6亿票房!
成为首部破10亿的国产电影。
王长田的决策逻辑是“好故事+新导演”。
徐峥的剧本和天分,打动了他,
市场验证了王长田的判断。
此后,《致青春》《中国合伙人》……接连成功,
光线跻身电影行业第一梯队。
3. 十年布局动画:赌一个“神话宇宙”
看到常规电影制作已经人满为患,难有大的作为,
2015年,光线又成立彩条屋影业,投资13家动画公司,
开始布局《大鱼海棠》《大圣归来》等项目。
王长田看准了动画市场的巨大潜力,
他说:“动画电影是全球通行的语言,中国神话有机会走向世界。”
十年磨一剑,《哪吒2》的爆发,印证了他的远见。
如今,光线还储备了若干动画题材,
王长田的“神话宇宙”梦想,雏形初现。
三、方向对了,荆棘亦可变坦途
王长田的成功,源于人生的三次定位:
1. 从“媒体人”转型“做商人”
王长田学的是新闻,开始干的也是新闻,
但他发现,这个领域,局限性大,不利个人发挥,
在离开北京电视台后,光线以电视节目制作为主,
他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内容产业的核心是IP。
于是,果断转型电影投资,避开传统媒体衰退的泥潭。
对比同期“民营四公子”中的其他三家(如派格太合),
光线传媒因战略清晰而幸存并不断壮大。
2. 使用“明星”,不依赖“明星”
当华谊兄弟等公司热衷收购明星空壳公司时,
光线选择培养新导演、开发原创IP。
王长田直言:“生意就是生意,关系不是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明星只能为公司所用,而不应该是公司为明星所用,
这个位置搞颠倒了,公司早迟非出问题不可。
这一策略,避免了行业泡沫破裂后的风险。
3. 宁做“第一”,莫做“第二”
王长田对动画有着先天的敏感直觉。
尽管早年对标迪士尼,但他很快调整方向,
不学别人做老二,自己创新成第一。
他提出了“中国神话宇宙”概念,以参股而非控股模式,整合全国动画工作室,
既保留创作自由,又实现资源协同。
相比之下,博纳影业因过度依赖主旋律大片,
在2025年春节档遭遇滑铁卢。
四、成事三要素:“方向、长期、极致”
王长田的故事,印证了一个朴素的人生真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数天前,老詹曾撰写文章
看完哪吒2,悟出六个字(点击可读)
老詹悟出的六个字是:方向,长期,极致。
找准方向,长期坚持,做到极致。
事业没有不成功的。
当然,这个道理好懂,实践运用,则难上加难。
人生方向,事业方向,项目方向,细节方向……
哪一个方向没弄好,就有可能导致失败!
方向一旦错了,越是坚持,越容易弄砸!
比如,明年要投哪部影片,目标一旦错了,可能输得精光。
这就是方向。
至于坚持,光线每年为《哪吒2》上亿元投资,
已经坚持数年,泡也没见冒一个,
没有韧劲,干不成的。
说到极致,看看《哪吒2》,全明白了。
画面,造型,动作,特效,配音,配乐……全都做到极致!
不但中国人喜欢,老外也被镇住了!
走笔至此,说一题外话,
《哪吒2》空前成功,王长田和饺子会再弄《哪吒3》吗?
很有可能。
但老詹的看法是,哪吒这条道,不好再走了。
中国文化,还有那么多精彩素材呢!
下回弄个《西游》(悟空也不能再弄了),
火焰山啦,盘丝洞啦,牛魔王啦,该有多少有意思的内容呀,
再坚持五年,整出个全球票房第一,
也未可知,大有可能呢!
当然,这个方向,还得由王长田和饺子他们拿捏,
毕竟,这二位才是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