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但这个“高阶智驾”并不是一模一样的,而是根据价位不同,匹配三套不同的版本。入门版是“天神之眼C”,中级版是“天神之眼B”,高级版是“天神之眼A”。其中,“天神之眼B”和“天神之眼C”,都是比亚迪自研的。
唯独这个最强版本的“天神之眼A”,却是比亚迪联合魔门塔一起打造的,核心算法则是由魔门塔支持。
这套“天神之眼A”将被搭载在百万级的“仰望”车型之上。为什么比亚迪最强版本的“天神之眼A”,会选择联合魔门塔呢?而自己销量规模最大的“天神之眼B”和“天神之眼C”,却采用了自研版。魔门塔究竟强在哪里?
很多人一提起智驾,就会首先想到华为。可按市占率来算,稳坐中国智驾第一把交椅的,却是魔门塔。它一家公司,就独占了60%的市场份额。
为什么魔门塔市占率会这么高?根源就在于,它不与任何车企绑定,是单纯的第三方智驾供应商。像华为智驾,主要被搭载于鸿蒙智行体系之下,如问界、智界、阿维塔等。这些车型售价都在20万元以上,价格比较贵,也限制了华为智驾的普及。
可魔门塔智驾呢?它不参与,也不主导车企的品牌打造与销售体系。它就是一个简单的供应商,不会喧宾夺主。比亚迪早在2021年,就提前布局,联合魔门塔设立了“迪派智行”公司。其中,比亚迪持股60%,魔门塔持股40%。为什么是比亚迪占据主导地位呢?因为魔门塔只是一家初创公司,在大车企面前,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能够打入比亚迪智驾体系,对魔门塔而言,已经是一桩非常大的生意了。
最早投资魔门的,不是比亚迪,而是上汽。上汽曾是魔门塔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也是外部第一大股东。像智己汽车,就是搭载魔门塔智驾方案。这个技术好不好呢?除了智己车主心里有数外,很快,仰望的车主也能感受到了。差别在于,智己要便宜得多,仰望就太贵了,一般人买不起。实际上,大部分车企都不具备自研智驾技术的能力。在中国,真正把智驾技术作为自己核心竞争的车企不多,只有小鹏、小米、理想、蔚来以及比亚迪等极少数。
其中,比亚迪因为入局比较晚,更多的是借鉴了供应链的技术。像入门版的“天神之眼C”,采取“三目”纯视觉方案,就是得到了大疆卓驭的技术支持。大疆卓驭是大疆旗下的智驾子公司,比亚迪通过入股的方式,持有4%的股权。在“天神之眼A”上,比亚迪也是通过合资方式,联手魔门塔。
按理来说,联合魔门塔搞定智驾,上汽优势更大。因为上汽本身就是魔门塔最大的外部股东。这也是当年,上汽宣称,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原因。可上汽的新能源销量规模太小了,又遭到舆论的大规模反噬,导致上汽没能在智驾领域,打出声量。反倒是比亚迪,联合魔门塔,捡了个大漏。
除了比亚迪以外,上汽、丰田、奔驰、通用等国内外顶尖车企,都被魔门塔所拿下了。那魔门塔凭什么这么强呢?
一是,它的股东阵营非常强大,包括上汽、比亚迪、蔚来、奔驰、腾讯、小米、博世、淡马锡以及云峰基金、纪源资本等,纷纷入股了魔门塔。
二是,人才队伍强大。它的核心创始团队主要来自于清华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专攻自动驾驶。像创始人曹旭东就是清华学霸,先后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商汤科技、索尼等大厂任职。
三是,技术强大。魔门塔既不生产激光雷达,也不生产算力芯片,它主攻的是算法。像比亚迪的“天神之眼A”智驾系统,芯片是英伟达的,激光雷达是速腾聚创的,核心算法则是魔门塔的。比亚迪只要把这些供应链整合起来,就得到“天神之眼A”了。
很多人经常把“魔门塔”与“Mobieye”搞混淆。Mobieye是以色列公司,被英特尔收购了。而魔门塔呢?它是一家苏州公司。人才是中国的,技术也是中国的。
魔门塔的声量不如华为,但技术并不输于华为。要论市占率,魔门塔才是真正的中国智驾冠军!
最可惜的就是上汽了,没能打好魔门塔这张牌。
图片来源丨魔门塔官网,佐思汽研,比亚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