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兰花变成大产业

天眼新闻 2025-04-01 00:52:15

春分时节,走进兴义市顶效街道楼纳村绿缘花卉兰花种植基地,只见工人正忙碌地修剪、施肥、浇水,精心照料兰花,为新一轮销售做准备。基地的一旁,主播热情洋溢地向在线观众介绍兰花的品种、特点等,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现在销售以兜兰、文心兰和大花蕙兰等为主,产品销售火热,2月份销售了20多万盆兰花,基地里有50余名工人全力保障生产和销售。”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楼纳生产基地负责人陈虓说。

村民在楼纳村绿缘花卉兰花种植基地工作

事实上,多年以来,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楼纳村发展兰花产业,主要生产兜兰、杂交兰、蕙兰等200余个品种,同时还带动当地村民就近务工增收。

十几公里外,位于兴义市万峰林的兴义市兜兰产业博览园,则迎来一批特殊的游客——来自兴义一中的高中生,他们专程到这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近距离了解兜兰的故事。

学生在兜兰产业博览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兜兰因其品种的多样性、珍稀性,素有“植物熊猫”之称,在生态环境保护、园艺观赏、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具有极高的价值。

“上花唇呈卵椭圆形或倒卵形覆盖,下花唇呈囊状如兜……”只见学生跟随着老师的专业讲解,从兰花的独特外形、珍稀程度、培育方式以及发展历程来分辨不同兰花,最后还亲手栽种兰花。这一次独特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兴奋不已。

兜兰产业博览园中的兰花

“春季以来,现在来基地做研学、观光科普的游客越来越多了。”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宣传部经理王云欢说,公司的兰花品种有七八百余种,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花开,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兰花盛开。

长期以来,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兜兰进行了保育、研发生产、销售,还与展示交易、文化传承、科研保护相融合,还围绕“花经济”发展民宿餐饮、农旅融合等业态,进一步推广和保护了珍贵的兜兰品种。

如今,这里成为兜兰种质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推广的重要平台。公司20个兰科植物品种完成产业化生产技术示范,12个优良品种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实现年产值8500余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恒

编辑 支太檾

二审 宋洁

三审 陈俎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