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闺秀林黛玉第一次外出,做了三件不该做的事,伤身害已!

小涵读书 2024-10-23 17:10:02

[阅读提示]全文约1800字,阅读约9分钟

林黛玉是千金小姐,寄居荣国府后,除了回家探亲之外,唯一一次外出,是跟随贾母到清虚观打平安醮。

[1]

贾府人员大规模外出,是按照贾元春打平安醮的要求执行,本意是祈祷。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袭人在讲述此事时说得清楚:

“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还有端午儿的节礼也赏了。”

对于此事,王熙凤高度重视,多方盘算,并当众说起初一日在清虚观打平安醮之事,并约着宝钗、宝玉、黛玉等看戏。

薛宝钗不愿前往时,贾母主动提出前往,并“打发人去请了薛姨妈,顺路告诉王夫人,要带了他们姊妹去。”(《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贾元春拿出银子做出安排,王熙凤具体操办,贾母带队前往,整个外出活动隆重而热烈。

此次外出活动,林黛玉的表现却有失水准,做了三件不该做的事,伤身害已。

[2]

第一件事,行动不收敛。

林黛玉到清虚观有如何表现,不得而知,但是从她事后的表现可以推测出来。

贾母带人原本打算看一天戏,但是下午便带队返回,次日便懒怠去。

宝玉因为张道士当众要给自己提亲,所以口口声声说从今以后不再见张道士,因此也没有前去清虚观。

林黛玉也没去,她的理由很正当,原文写道:昨日回家又中了暑。

看戏尚能中暑,表面上看是她身子虚弱,实质是自己不能知行知止,不知自己保护自己,导致中暑。

第二件事,言语不得当。

林黛玉在清虚观里没有轻易表现,只是大家在议论张道士送回来的金麒麟时,贾母询问,薛宝钗言称史湘云有金麒麟,贾探春赞叹薛宝钗有心,不管什么都记得之后,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上还有限,唯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从贾母到众人,都在嘻嘻哈哈笑着打圆场,只有林黛玉动了心思,发出了冷笑,说出了不该说的话。

尽管如此,贾宝玉仍然不管不顾,将金麒麟收好,日后送给史湘云。

第三件事,拒绝了贾宝玉送给他的金麒麟。

贾宝玉收好金麒麟后,听到林黛玉所说,看她瞅着自己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

宝玉不觉心里没好意思起来,又掏了出来,向黛玉笑道:“这个东西倒好玩,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

林黛玉将头一扭,说道:“我不希罕。”

林黛玉当场拒绝,是表明心迹,却让贾宝玉左右为难。

回到家中之后,两人闹起矛盾,惊动贾母。

[3]

林黛玉中暑没去清虚观,贾宝玉也因林黛玉原因不去清虚观。

林黛玉劝他前去时,宝玉心中不爽,两人于是发生口角,虽然在贾府和王熙凤的帮助下,两人和好如初。但是彼此之间的猜疑却最终因此而悄然增大。

有人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进来的地方。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有裂痕就意味着有问题。

尤其是感情问题上,出现裂痕意味着出现危机。

薛宝钗最终能成功嫁给宝玉,有世俗的原因,有贾元春的原因,也有贾母不作为的原因,最根本的还有林黛玉自己的原因。

所以,林黛玉平时生活中的不自觉、不小心和任性做法,其实是她自己伤身体,感情受伤害的重要原因。

人生大多如此,诸多女孩子也是如此。

爱情之中,可以有自己的小脾气、小任性,但是在一些关键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很多事情不应该去做,很多言行不应该出口。

林黛玉在清虚观的表现是她唯一一次外出的表现。

外出之际,她的言行不同于在荣国府内,外在的场合,也有外来人为因素,在这个过程中,非常考量一个人的品性。林黛玉可以在贾母面前撒娇,但是这种场合不合适;可以对贾宝玉任性,但是在清虚观不好。

世间之事,对与错本没有明显界限,只是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机,不同做法是否符合当时情境。

林黛玉是出了名的大家闺秀,知识渊博,才情出众,外出本来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却恰恰相反,面对一连串的事情,她随机应就能的做法时机不动、方法不对、效果不好,最终自己受伤、个人受害。无论从当时看还是长远计,都得不偿失。

所以,我们不能学习林黛玉。

写在后面:

阅读《红楼梦》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常读常新的过程。随着个人的思考,对社会认知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对《红楼梦》文本中的人和事,也就有了不断地认知。甚至对以往自己个人观点也会有颠覆性的再认识。因此,敬请各位在阅读中,保持个人独立思考,疑问精神,批判思维。短文若能引发您的思考,乃是一大幸事。若是有不妥之处,也请海涵,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权当贻笑大方了。(本文依据《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相关内容整理推测而成。)

0 阅读:132
猜你喜欢

小涵读书

简介:撰写读书写作体会,发表不一样的见解;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