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论芸轩
编辑|论芸轩
前言
没天理啦!中国人的“汉堡”竟然又塌房了!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国家重手出击整治了不少网红企业,就连许多人非常热爱的淀粉肠都塌房了,让人简直不敢相信。
原以为有了国家的大力整治,会让一些商家长一些教训,但没想到仍有一些商家顶风作案,只消费者而不顾。
可谁能想到,就在圣诞节前夕一口生肉汉堡,直接将自己的老底扒了个“底朝天”,热搜一波接着一波。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塔斯汀再塌房!
要说塔斯汀这次的生肉风波,说实话,我一点都不意外,就像山雨欲来风满楼,早在去年7月份开始,塔斯汀就开始频频登上热搜。
只不过那会儿的原因五花八门,有说食材不新鲜的,有说卫生条件差的,但谁也没想到这次会来这么大的“惊喜”。
事情的起因是在2024年12月24日的时候,在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了一个视频,只见视频中的汉堡包中夹杂着生肉。
大家都知道,汉堡包的结构就是两片面包一层鸡排肉,一层蔬菜再加上一些沙拉酱组合而成,炸好的鸡排和沙拉放在一起口感基本上就是又脆又软。
也正因为如此,正常情况下就算吃到夹生的肉也难以察觉,而这位男子也亦是如此,在刚开始吃第一口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异样,只有稍带点恶心。
直到男子打开汉堡里面的鸡排,看了之后竟发现在脆皮的下面竟然全是生的,而男子也立即将嘴里的吐了出来。
当这条视频在网络上曝光之后,直接把塔斯汀再次送到了热搜第一,阅读量蹭蹭往上涨,转眼就就火遍全网。
随着事情越演越烈,有不少官媒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报道,更是在有记者对这家涉事门店进行了采访,而塔斯汀的回应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翻车”案例。
先是说按标准操作不可能出问题,后来又改口说可能是员工失误,最后干脆来了句“和消费者达成和解”,赔了30.9元就想糊弄过去。
说真的,这种处理方式跟他们家的生肉汉堡一样令人难以消化,其实翻翻社交平台就知道,这种事在塔斯汀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光是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塔斯汀的投诉量就突破了三千多条,这个数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品牌对食品安全的漠视。
讲道理,快餐店出现问题有时候确实难免,但关键是要有一套完整的应对机制,而塔斯汀却是从最初的否认到最后敷衍了事的态度,说白了就是不把消费者当回事。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个说法,一个品牌的成功不在于它有多少门店,而在于它能在多少门店里保持住同样的品质。
塔斯汀6年开8000多家店,这速度确实让人咋舌,但速度快不是问题,问题是这家企业有没有跟得上这个速度的管理能力。
要我说与其在短期内开那么多家店,不如踏踏实实把现有的店面管理好,说到这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快速扩张的背后
说到塔斯汀的扩张速度,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你们可能想不到,这个现在被称为“汉堡界蜜雪冰城”的品牌,最开始压根不是卖汉堡的。
2012年,三个80后在江西南昌开了第一家店,卖的是披萨,而且还不是普通的披萨,是往饼上铺北京烤鸭、梅菜扣肉这种“接地气”的中式口味。
有意思的是,在这三位创始人中有一位叫魏友纯的,之前是华莱士的加盟商,手底下更是管着7家店。
兴许是在华莱士学到了点门道,一合计就召唤了两位同盟开设了这家“中国人吃得起的汉堡”,深受大家的喜爱。
不过说实话,我也是买过几次塔斯汀的人,从价格为味道上来看性价比也是很不错的,但作为一个消费者而言,首先最起码要保障的就是健康。
在这个品牌成立初期,生意并没有很火爆,也就这两年赶上了互联网的“风口”,再加上与众不同的面包皮,让塔斯汀冲进了大家的视野。
而这种比馕软、比馍韧的堡胚可真是绝了,一下子就抓住了年轻人的胃,再加上18块钱就能吃饱的价格,在麦当劳、肯德基动辄30多的市场里,塔斯汀简直脱颖而出。
单单从某社交平台塔斯汀的粉丝基数,以及每次直播下来的数据,还有视频播放量来看,热度可谓是只增不减。
但凡事都有两面性,2021年塔斯汀拿到了1.2亿的融资,资本的助推让它开始了疯狂的扩张,从2021到2022年,两年时间开了2000多家店,平均一个月200家。
到了2023年更猛,一年就开了3000多家,月均开店速度突破300家,短短半年时间,门店数从4000多家蹿到了7000多家,在到如今的8000家。
这速度说实话有点吓人,要知道,华莱士用了17年才开到8000多家店,塔斯汀6年就干到这个规模,相当厉害。
塔斯汀的门店布局很有意思,专门避开一线城市,主攻下沉市场,而且和华莱士不同,华莱士79%的店开在住宅区,只有3%在学校周边。
而塔斯汀在选址上,直接把25%的店开到了学校附近,这招儿确实高明,把华莱士看不上的市场给占了。
可管理一个店和管理八千个店,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标准很难统一。
就拿最近网友曝光的生肉事件来说,表面上看是操作失误,但深究起来,这是整个管理体系出了问题。
最近两年,餐饮界“万店暴雷”的新闻可不少,新鸡排两年关了一万多家店,书亦烧仙草的二手设备现在都卖不出去,这些前车之鉴都在告诉我们,规模不是越大越好,关键是要可控。
现在的塔斯汀就像是一个被踩了油门的汽车,速度是上去了但方向盘有点握不住,供应链跟不上,人员培训跟不上,质量管控跟不上,这不是在发展,这是在透支品牌价值。
更何况,塔斯汀这次的处理水平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人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一家门店开起来也不容易。
但消费者既然选择了你,就代表了信任,更何况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家大事,任何企业都不能糊弄了事。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参考信源:
塔斯汀再陷食品安全风波,和解不等于解决---2024-12-26--红网
“全吐了”!知名餐饮又出事,门店超8000家--金鹰955电台--2024-12-26
好人一生平安
根本不是生肉之事,而是西方渗透势力借助媒介推波助澜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