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距摄影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拍摄的效率和原始图片的质量,搭配微距导轨是非常合适的选择。NiSi NM-200S快速移动/微调微距云台导轨是一款调节精度高、可移动距离长、设计优秀的微距导轨,本篇文章将介绍微距拍摄涉及的基本原理、NiSi NM-200S微距导轨的应用,并向您分享使用微距导轨拍摄的一些矿物作品。
图 拍摄场景示意
图 成片展示
图 拍摄场景示意
一、拍摄对象
本次拍摄的对象是长宽在1~3cm左右的矿物,为了拍摄到它们的局部,本次使用全画幅相机(CMOS通常宽度为36mm)25mm 2-5x微距搭配NiSi NM-200S微距导轨进行拍摄。5倍的放大倍率下,全画幅相机(CMOS长36mm)中的物体实际长度仅有7.2mm,每个像素点对应的实际物体长度仅有1微米,而照片序列之间的位移仅有几十微米。
图 景深计算方式示意
二、拍摄方式
在微距条件下,图像的景深是非常浅的。景深通常可以理解为画面中“清晰”部分的深度——比如在一张由广角拍摄的风光照片中,景深可以轻松地达到米级,而在微距拍摄中,景深通常只有毫米级或微米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多张堆栈的方式进行拍摄。每张照片记录物体清晰的一部分,并利用后期软件自动识别每张图片中“清晰”(通常是图像序列中同一位置灰度变化平均程度最大/梯度和最大的位置)的部分,并适当缩放匹配后合成为一幅清晰的图像。下图呈现的就是微距拍摄中景深合成的全过程。
图 微距拍摄中景深合成的全过程
每张原始图像中的清晰部分被标记为一种单独的颜色,在实际拍摄中,建议两张连续图像之间的清晰部分应当有所重叠,后期合成时就不容易留下虚焦的部分。右上角的深度图表示了被摄物体距离镜头的远近。最后将他们合成,就可以得到一张主体全都清晰的作品了。
三、NiSi NM-200S微距导轨功能
NiSi NM-200S微距导轨的可调范围达到180mm,充分允许拍摄过程中的机位移动需求;云台部分拥有360°可旋转的功能,方便相机按照预定的路线移动;在导轨侧有可折叠快速调节摇手,搭配云台侧的快速移动按钮,可以实现机位的高精度移动或快速移动;同时,导轨拥有四个可拆卸脚钉,和底部的3/8及1/4螺孔,允许我们直接在平面上使用,或连接到其他设备设施之上。
图 NiSi NM-200S微距导轨主要功能
图 NiSi NM-200S微距导轨细节展示
四、拍摄成果
在宇宙的深邃中,矿物如同宇宙的结晶般闪烁着独特的色彩和纹理。它们是宇宙漫长历史的见证者,记录着星体的演化和岁月的流逝。当我们观察这些矿物,就仿佛是在欣赏宇宙画卷的一角,每一块晶体都承载着无尽的故事和奥秘。
这是一块日光萤石共生方铅矿的标本,产自英国著名的Rogerley矿区,曾经这些色彩鲜艳的晶体作为铅矿的开采副产物被丢弃,而在今天,它们已成为英国矿产的一张名片。可以看到方铅矿和萤石晶体聚集在底部岩石上,方铅矿因受到溶蚀表面略显暗淡且失去了金属光泽,而透亮的萤石晶体穿插生长,十分完整。日光萤石因含有稀土元素,在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下会从深绿色转变为蓝色,这种独特的现象便是其名字的由来。
自然铜,顾名思义是天然环境下结晶出的较高纯度铜矿,这块标本来自著名的自然铜产区密歇根州,晶体氧化程度低,颜色鲜艳。晶体呈现树枝状,交错生长,遒劲有力,充分展现结晶学之美。
石膏作为生活中用处十分广泛的材料,在自然界也分布广泛。这块石膏产自张北的盐碱地,由于当地硫酸钙富集,自然形成了纯度颇高的石膏结晶。从标本侧面观察可以看出晶体十分透亮,没有包裹一点杂质。晶体的正面呈现磨砂质感,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表面有规则排列的溶蚀凹坑,是其微观结构的宏观体现。
钼铅矿是铅族矿物的一大分支,在全球多地都有产出,其中最独特的当属墨西哥的夹心钼铅矿。由于结晶环境和矿物成分浓度的变化,钼铅矿形成了分层,中心部分表现为棕褐色微透明,外层为明亮的黄色且不透明,形似夹心饼干。多个明黄色晶体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深色基岩上,具有优秀的观赏性与标本性。
一块矿物从离散的元素化合物到被人工开采出来,往往要经历亿万年的时间,它是宇宙的碎片,保留一方独特的色彩。从矿产地到摄影棚,或许已又是几十年、上百年的时光。使用NiSi NM-200S微距导轨,我们得以拍摄出这些高精度的作品,向您分享这些矿物的美妙。
DawnTideNN
Seeker追光者小组成员
LPC龙城计划成员
常州市摄影家协会青年分会成员
NiSi合作摄影师
松下合作摄影师
图文/DawnTideNN
矿物解说词By Power Station of Youth | 刘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