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生活真的“惨”吗?
“如果辛苦工作能换来一块牛排,那工人们倒也不介意多流点汗。但问题是,这块牛排只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餐桌上。”
——这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说他们辛苦,那是真的辛苦;可说他们“可怜”,却未必。相比同时期的清朝农民,英国工人在收入、饮食和生活质量上简直是“开挂模式”。为什么会这样呢?
清朝地主的日子,竟不如英国工人?
18世纪末,正值英国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阶段。蒸汽机轰鸣,纺织厂里人头攒动,煤矿深处汗水挥洒。与此清朝正处于乾隆盛世,表面上繁华无比,实则隐忧渐显。最直观的差距,体现在收入上。
根据历史资料,清朝一户拥有50亩土地的中等地主家庭,年收入大约是32两白银。乍一看,这个数字还算不错。但别忘了,养活一家五口,吃喝拉撒全靠这点钱。扣除每年的开销,家里还能剩下2两白银就算是好年景。稍微碰上点天灾,地主家的日子也会紧张得喘不过气。
再看看英国,哪怕是收入最低的农场工人,生活也“豪气”得多。1791年,一个普通英国农场工人的周薪为8先令4便士,换算下来,每周收入相当于3.75两白银。也就是说,仅仅工作10周,他的收入就超过了清朝一年的地主家庭。更让人咋舌的是,这还只是底层工人的收入。如果换成产业工人,工资只会更高。
有人可能会问,收入高是不是因为物价也高?其实不然。因为英国农业革命的推动,粮食产量激增,食物价格始终在下降。到了18世纪末,英国工人的饮食已经让欧洲大陆的贵族都羡慕不已。肉类、面包、奶酪、啤酒一周下来,餐桌上应有尽有。而在清朝,肉类基本上是过年才能吃得起的奢侈品。
工人的生活为啥“没那么惨”?
1. 农业革命:粮食多了,肉也不贵了
英国17世纪中后期开始的农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通过土地圈占、技术改进和新品种引入,英国粮食产量大幅提升。这不仅解决了国内的粮食需求,还让肉类等副食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18世纪末,一个普通农业劳动者每周的伙食里,少不了腌肉、蔬菜、面包和奶酪,甚至还有啤酒。到了伦敦,市场上的肉制品销量更是惊人。18世纪70年代的数据显示,伦敦一个月的肉类消耗量能赶上西班牙全国一年的水平。这种饮食水平,放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绝对是“天花板”级别。
2. 工资高了,消费能力也强了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仅是机器轰鸣,还有生产效率的飞跃。更高的效率意味着更低的成本,商品变得更便宜。工人虽然辛苦,但收入也水涨船高。1791年的农场工人日薪1先令8便士,这相当于当时22.5克白银。对比清朝普通农民一天挣的几枚铜钱,英国工人不仅能养家糊口,甚至还能攒下一点积蓄。
3. 社会保障:虽不完善,但比清朝强太多
英国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福利制度,但工人之间的行会、工会组织,已经开始发挥作用。这些组织不仅能为工人争取更高的工资,还能在工人失业时提供基本的生活支持。而清朝的农民,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者赋税加重,除了卖儿卖女,几乎没有其他退路。
4. 文化观念:吃肉是底线,尊严不能丢
英国人的饮食文化中,肉类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他们无论多穷,肉和面包是生活的底线。即便是乞丐,也要穿戴整齐,体面生活。这种文化观念,使得英国社会在分配资源时,哪怕是底层工人也能吃得饱、穿得暖。而清朝则不同,农民辛苦劳作一年,最大的奢望可能就是过年时能吃上一顿肉。
工业革命的另一面:工人真的幸福吗?
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并非事事如意。他们的平均寿命比农民少了10岁,从40岁降到35岁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工作环境恶劣,工厂的安全措施几乎为零,空气污染也很严重。煤矿塌方、工厂爆炸、机器伤人这些事故随时可能发生。
但即便如此,他们的生活水平依然领先于清朝的农民。清代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只有33岁,连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工人都比不上。更何况,清朝的社会阶层固化严重,农民想翻身几乎是天方夜谭,而英国工人有工会、有教育资源,甚至还能通过努力成为小业主。
英国的工业革命并没有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但它确实让普通工人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收入高、食物多、社会保障相对完善,这些都让处于工业机器最底层的工人,活得比清朝地主还体面。有人说,历史的进步往往建立在底层人的牺牲上,但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底层人却意外地成了这场变革的受益者。这或许才是工业革命真正的魅力所在。
用户99xxx57
这奇怪吗?全球三分之一的殖民地供养丁点人口的岛国国民能不富?
信念de锚 回复 12-10 10:34
殖民地怎么来的?别光看人家吃肉![鼓掌]
江渐月 回复 信念de锚 12-17 20:26
[抠鼻]抢来的,劫来的。咱学不了人家。
江渐月
[捂脸哭]人家是“日不落”帝国呀,你要比就把日不落的朴从军、土著人、黑奴拉出来平均一下,然后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