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心理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我们的关系是否舒适、顺利,与依恋模式有着密切关系。
心理学家将人们的依恋模式分为了几个类型,如果一个人在关系里总是非常焦虑,总在担忧、害怕伴侣的离开,总是忍不住患得患失、用过度付出来填补内心的不安,那么他有可能是焦虑型依恋模式。
与焦虑型依恋模式的人谈恋爱,开始会让人体验到强烈的被需要的感觉,可随着两个人交往越来越深入,这种浓烈的情感往往会让伴侣感到窒息。
他们可能在对方没有秒回消息时陷入恐慌,为了验证对方是否爱自己,他们会用夺命连环call询问对方的行踪;
他们也可能在深夜突然翻看伴侣手机,试图从伴侣给谁点赞、和谁聊天这些细节中确认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这种不断通过各种方式索要情绪回应的状态,终究会引发伴侣的不满。
另一类截然不同的依恋模式,则是回避型依恋模式。这种类型的伴侣会给对方很多自由,很少干涉伴侣的事情,情绪也相对稳定。
但这种伴侣很害怕直面问题,他们所谓的情绪稳定往往是为了逃避问题,用沉默代替沟通,用转移话题避免深入交流,甚至用"工作太忙"当作挡箭牌。
当两个人遇到了冲突,他们不会主动开启对话,而是等待时间冲淡一切,无论伴侣怎么要求他们回应,他们也会无动于衷。
面对这样的伴侣,我们很容易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抓狂,最终要么歇斯底里地爆发,要么心灰意冷地退缩。
而相处起来最让人舒适的,则是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伴侣。
这种伴侣的稳定不是刻意营造的假象,他们很可能在童年有着能及时回应的父母和充满尊重的成长环境。
他们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也确信伴侣会回应爱意。
所以他们的情绪稳定,是源于对关系的信任和对自我价值的确认。
和这样的人相爱,我们会感到双脚踩在大地上的安心,可以毫无负担地展露脆弱,争吵时知道不会被抛弃,快乐时总有人真心共鸣。
但遗憾的是,没有人会把自己的依恋模式印在脑门上任人筛选,如果没有经过深入相处,许多人压根不知道伴侣的依恋模式类型。
那么,我们该如何迅速识别出安全型依恋模式的恋人呢?

01
观察他们在压力状态下的应对模式安全型模式的恋人,他们不光在与伴侣的相处中情绪十分平和,在生活的其他场景中也保持着稳定的内核。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当生活中发生了意外,或者当压力来临时,他是如何应对的。
在压力状态下,一个人的依恋模式是最容易暴露的。
比如当你们约好了周末出去郊游,临出发前他突然接到紧急工作通知,你要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他是烦躁地摔打文件,或者只知道丢锅抱怨公司不近人情、总有突发情况?还是一味地强行要求你体谅他,不给你任何解释,直接就放你鸽子?
而一个安全依恋模式的伴侣,则会冷静地分析一下目前的情况,然后向你清晰地表达:“我需要两小时处理这个方案,我们改到下午出发可以吗?期间你要不要先看部电影?”
也就是说,他不丢锅、不暴怒,而是根据情况给出解决方案,在他那里,这个意外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你也完全不用跟着担心。
又比如,当你们一起旅游时,遭遇了航班取消,安全依恋模式的伴侣不会一个劲抱怨航空公司,而是会查看改签方式,重新选择时间,然后查询附近还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
既来之则安之,和你一起享受起了因为航班取消而意外多出来的闲余时间。
安全型模式的伴侣都会有稳定的情绪,这种稳定不是天生的好脾气,而是他们面对突发状况时,大脑不会立即启动"灾难化想象"。
和他们在一起,你会发现自己紧绷的神经不知不觉松弛下来,进而开始相信“问题总有办法解决”。

02
检验他们对亲密距离的把控能力安全型恋人最显著的特征,是懂得保持"有呼吸感的亲密"。也就是说,他对待关系里的距离很有分寸感,既不会像焦虑型那样步步紧逼,又不会像回避型那样刻意疏离。
他不会每天打满两小时电话,但会在加班时主动联系你,告诉你他这会比较忙,晚点联系;当你提出需要独处空间时,他不会追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了",而是去忙自己的事情,不再打扰你。
和这样的伴侣在一起,你不必患得患失,总是怕对方不爱你,怕捉摸不透他的心思,怕他突然有天会离你而去;同时你也不会感到太过压抑,不会感到对方总在控制你,让你失去自由。
你们都可以自在地做自己,都敢于展现出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必担心被对方嫌弃。
当你需要空间时,他们能够尊重你的需求,而不是感到被你忽视;当你需要支持时,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相比之下,焦虑型依恋者往往缺乏这种安全感,他们可能通过过度付出或情绪控制来维系关系;
回避型依恋者则可能因为害怕亲密而保持距离,甚至在关系中表现出冷漠。而安全型恋人就像一杯恒温的水,不会烫得你退缩,也不会冷得令你心寒。

03
留意他们如何描述过往关系在亲密关系里,有一个可以很快检验伴侣依恋模式的技巧,就是留意他如何描述过去的关系。
你可以问问他,和前任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分手的,由此窥见他对亲密关系的真实态度。
一个焦虑型依恋的人,可能会咬牙切齿地痛骂对方,控诉对方在关系里如何忽视自己,细数自己如何为对方付出,最后感慨真心永远换不来真心。
一个回避型恋人,可能轻描淡写地说“没什么特别的理由”,或者用“性格不合”搪塞过去,仿佛那段关系从未真正存在过。
而安全型依恋的伴侣,谈论到前任时往往非常平和,谈到分手的原因也会比较客观。
他既不会随意给前任丢锅,也不会追悔莫及好像错过了一生挚爱,尤其是他会勇于承担自己在关系里的责任,比如坦言:
“那时候我不懂及时沟通,总以为她应该猜到我的想法,后来才明白这是不成熟的表现”。
这种既不贬低他人也不自我美化的态度,恰恰展现了安全型依恋者的人格成熟度。
与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相处,是一种难得的舒适体验。他们既能给予伴侣稳定的支持,又能保持自我独立,这种平衡让关系充满安全感和信任感。
但不可忽视的是,想要找到一个安全型的恋人,需要我们自己先建立稳定的内核。
当我们不再用哭闹来测试爱情,不会控制欲爆棚,也不再迷恋被伴侣过分需要,不再想和伴侣时刻黏在一起时,我们吸引来的伴侣很可能就是安全型恋人。
当我们自己变得平和,变成了能够给予对方健康爱意的安全型伴侣,那个能陪你细水长流的人自然会与你在人生的某个路口相遇。
作者 | 止水 心理学终身爱好者与实践者,致力于探索人性的深邃与伟大。
如果你也想咨询或者倾诉,请私信我!
本文的插画,未经授权,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