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天虽然在绝对温度上不如北方低,但由于湿度大、湿冷的气候特性,使得体感温度远低于实际气温,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不适。科学研究表明,水分吸收人体热量的速度比干燥空气快近25倍,这意味着南方的湿冷天气会让人感觉更加寒冷。
此外,由于南方雨水偏多,湿度大,有时看似只有0℃上下的气温实际上远比北方干冷的零下5℃,甚至零下10℃都奇冷难熬。因此,南方冬季的阴冷天气远比北方难熬,而且南方阴冷潮湿的气候很容易引发关节炎和风湿病等地区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升,南方部分城市提出集中供暖的要求也是正当的。那为什么南方不集中供暖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1. 气候因素
我国供暖线的确定普遍被认为是在50年代,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南北。当时决定北方为集中供暖区,南方不集中供暖是基于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实行集中供暖,以此为标准,秦岭—淮河线就成为了南北集体供暖的分界线。但是当时对人体感受影响很大的湿度,没有考虑进去。
2. 社会与工业因素
社会因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产煤量有限。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热电厂大部分都在北方,尤其是东北三省,因此北方更有利于供暖。工业因素方面,北方的洗煤厂、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水泥厂等工厂都需要水,冬天结冰会对工业生产造成影响,而南方冬天没有结冰的困扰,对工业生产影响不大,这样一来,南方自然就失去了集中供暖的紧迫性。
3. 经济性考量
大规模供暖非常不经济,北方像一些特别寒冷的地区,可能会达到210天供暖期,有些地方会达到180天,北京可以达到120天的供暖期,而在山东等地可以达到大概90天的供暖期,但是南方有些地方恐怕都到不了60天,有些地方甚至可能只有40多天的供暖期。如果这么短的供暖期建设这么复杂的城市管网系统,每年运行的时间又非常短,再加上南方地下水位又非常高,管网损坏率非常高,所以从经济性来说,肯定是不合适的。
4. 建筑保温问题
南方大部分建筑装的是单层玻璃,而北方是双层玻璃,东北有些地方已经开始装三层的,而且里面甚至是抽真空、充氮的玻璃,墙体做外保温、内保温,有的内外保温都做,所以整个的保温系数非常高。北方再加上持续供暖,每平米实际上需要的暖量很有限,而南方非常潮湿,除湿就要消耗大量能源,再加上房子窗子都在漏风,保温系数非常低,所以反而造成能耗非常高。
5. 能耗与环境污染问题
在节能减排的全球大环境下,如果南方采取北方集中全空间式的连续供暖,按照南方需要供暖的地区建筑面积及人口来计算,每年增加的标准煤能耗相当于目前北方供暖总能耗的20%,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会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区域能耗骤升,加剧城市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南方不集中供暖的原因涉及气候、社会、工业、经济性、建筑保温以及能耗与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变化,南方供暖问题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和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