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很多女子遵照礼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修炼成大家闺秀。
她们结婚之后,仍旧不能抛头露面,完全靠男人养着。
自然,她们一旦失去依靠,命运就急转直下,连起码的生存能力都没有。
比方说,《金瓶梅》中的潘金莲、西门大姐等,在西门庆过世之后,立马陷入困境。
现如今,也有很多人认为,可以在家就业,有网络就行了。
宅在家里,打开手机,就联通了全世界,也省去了社交的烦恼。
其实在拒绝出门的时候,也把改变命运的机会,拒之门外了。
《玉篇》中说:“门,人所出入也。”
人活着,频繁进门出门,家庭有清风拂过,生命也在流动,永远不会腐朽。
01
出门,打开格局。
在《北方人》中,写了一个刚刚到职场的小姑娘。
她每到月底,就发现工资不足以支撑生活,一边哭穷,一边给自己加油鼓劲,要做好工作,得到提拔。
可惜的是,励志也就三分钟热度,明天又是混日子。
有一次,公司决定选派员工去经济贸易大学深造一年。
在选拔过程中,小姑娘敷衍了事,还说:“外出期间,工资只有40%。再说了,现在的大学,学不到什么东西。”
小姑娘还决定自学英语,但一年也不见有什么效果。部门内部提拔的机会,也没有了。
过了一年,那些去大学深造的年轻人,陆续得到提拔,成为单位的骨干。小姑娘却面临裁员,失业。
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单位都有:走出单位,去深造,回来就得到重用。
也有一些上级单位,把某个员工派遣到下属单位,工作几年后,回到上级单位,也会得到提拔。
这一进门、一出门,看起来是挪了一个地方,其实是增长了见识,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不要固执“开卷有益”,还要懂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你只是读书,而不去实践,不去遇见书里描绘的场景,你就大概率是闭门造车。
走出去,到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工作场,遇见不同的麻烦,听一听不同城市的声音,掌握一些新的信息,你的格局就打开了。
出门的时候,是一个嫩小伙,再进门,就是一个成熟的人了。
02
出门,遇到缘分。
曾经看过一条信息:一位父亲,看到女儿连续一个星期都不出门,就把家里的空调拆掉了。
大夏天的,家里没有空调,这女儿受不了,应该要出门了吧。
父亲还想,女儿出门了,也会遇到不同的人,去聚会都行。其中就可能遇到喜欢的人,把自己嫁出去。
在古代,养在深闺人未识。这是一种“德”。但在今天,已经不是这样了。养在深闺的女子,嫁出去都难。
虽然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恋爱,但到底不真实。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少年时在一家工厂做排字工。
重复的工作,让他很腻烦,于是辞职,专门旅行。为了筹集费用,就做演讲等,尝试各种生活方式。
在游轮上,他遇到了富人查理。查理对马克吐温奇奇怪怪的思维,遭遇,很感兴趣,就把漂亮的姐姐介绍给马克吐温。
一个穷小子,娶了富家女,命运从此发生巨变。
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
不管是爱情的缘分,还是友情、合作人等,只要你走出去,都可能遇到。
我们一辈子可以遇到上万人,也不知道谁是下一个遇见的人,但是我们可以相信,总会遇到有缘分的人。
很多的商人,在旅途中遇到合作机遇,在飞机上就签订了协议,这都是可能的。
世界上的人很多个亿,但没有几个人会专门到你家来找你,人家没有这个义务,也没有这么多的空闲。你要走出去,展示自己,聊一聊理想生活,人家才认识你。
03
出门,调整心态。
每个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把自己关起来,大哭一场;睡几天。这都是无济于事的。
在封闭的房间里,人的内心世界,也往往是封闭的。于是难受的心情,就一直封闭在自己的身体里。
也许你会冥思苦想,但是你后来发现,自己想多了,就变成了胡思乱想。
出门去,附近的公园走一走,看看车水马龙,都会让心情好很多。
著名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在一次设计中,十几次的方案,都被否定了。痛苦之中,妻子卢哀怜建议其出去走走。
夫妻一起出门,看看周围的建筑,贝聿铭忽然有了灵感。
贝聿铭有句名言:“如果要从旅行中获益,就必须先学好历史。”
深度学习历史,然后去旅行,旅行就变成了一次学习的机会。困顿自己的东西,也会迎刃而解。
就是单纯地听一听鸟鸣,泉水叮咚,松涛阵阵,也会让你放松,心情也会有很大改变。大自然,就是心情的疗养院。
带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工作、生活,效率提升了,轻装上阵。
04
如果天上掉馅饼,在屋里待着,是接不到的。行走的人,才有可能捡到。
我们的家是用来休息的地方,但不是一直宅着。
休息好了,再出门,再折腾,累了再回家,这就是生活的闭环。
就算出门遇到了麻烦,那也是你增加了处理麻烦的智慧。
当你把自己和世界隔离开来,你也会失去世界的青睐。
人活着,争取每次出门一次,哪怕漫无目标。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