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江苏色贪会计,70年代敛财4万,和多名男子有不正当关系

开霁谈娱乐 2023-06-10 04:40:03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

你敢相信,有人会因为贪污4万多元而被执行死刑?

有人觉得这着实有些小题大做。

但是,如果在前面加上一个时间段的话,那么这个结果就会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没错,这件事情就发生在70年代的江苏地界。

那个贫苦的年代里,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可能还达不到20元钱。

勉强能吃饱穿暖就已经耗尽了他们所有的力气,顿顿有肉吃的生活他们根本不敢去想。

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东县马塘信用社的女会计汤兰英,依然在不知廉耻的搜刮着民脂民膏。

仅仅十年的时间,她运用自以为很聪明的“小招数”,获取的不法财产高达4万5千元!

这对于当时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他们就算是一辈子不吃不喝也不可能赚取到这么多的钱财。

可见汤兰英的内心到底是有多么的贪婪。

不仅如此,在她每一次的任职之路上,最不可缺少的就是男人的存在。

他们可以满足汤兰英的欲望,也可以为她违法敛财的道路保驾护航。

但是,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汤兰英最终还是栽在了她最爱的情夫身上,落得死刑的下场。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其实,汤兰英的这些违法行为,和她小时候的家庭生活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汤兰英从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几乎可以说是已经到骄纵宠溺的地步。

再加上她的家境优越,拥有着别人羡慕不来的幸福生活。

这就导致汤兰英心中衍生出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每次都会以最光鲜亮丽的一面出现在人群中。

总会引得众人投来阵阵羡慕的眼光。

后来,汤兰英从高中毕业,开始步入到社会中工作。

此时的她才刚刚16岁,放到现在来说的话还是未成年。

但是汤兰英在这个年纪就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颇有一番成熟女人的风姿。

而且她的眼光还十分长远,小小年纪就懂得了“放长线钓大鱼”的道理。

为了能谋求到一个好职位去工作,汤兰英很快就与一名军人结为夫妻。

其目的就是要获得“军属”的身份,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以后更有发展前途。

汤兰英走出这一步之后,她开始进行工作岗位的挑选。

在当时能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再要求体面的话,就变得有些困难。

可是对于汤兰英来说,这似乎小菜一碟。

她拥有“军属”的身份和高中学历,再加上自己家庭的各种关系,那不是想要做什么工作都轻而易举吗?

思来想去之后,汤兰英觉得“会计”这份工作是最适合自己的,也是最能挣钱的。

因为“会计”几乎掌握着公司的整个经济命脉,手握财政大权。

不久之后,汤兰英就进入到建筑站做起一名会计。

并且在这里,她还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个情妇——建筑站负责人孙某。

虽说此时汤兰英有丈夫,但是在生活上就好像似有似无一样。

军人嘛,总会长期镇守边疆,不知道多久才能有一次回家的机会。

这让汤兰英和他之间的感情并不是很深厚,也有没多少爱意。

毕竟当时她也是带着极强的目的性去结婚的。

所以,当汤兰英和孙某结识之后不久,两人就迅速发展成为情人的关系。

起初汤兰英并没有什么坏心思,她只是单纯的想和孙某谈恋爱,并且在岗位上安安稳稳的工作下去。

但是,从小花钱就大手大脚,不受节制的她,还没等发工资就已经将手里的钱挥霍的分文不剩。

伸手向家里要吧,从小好胜心就强的她根本放不下这个面子。

可是,手里没钱可不行啊,自己吃喝玩乐的生活就继续不下去了。

就这样,一股邪念逐渐占据了汤兰英的心灵。

建筑站每天都会有大把的钱票要经过她的手里,稍微抽走一两张应该不会有人发现。

抱着这种侥幸心理,汤兰英开始向建筑站“下黑手”。

第一次干这种事情的她,不免会有些心惊胆战,手脚也慌乱的直冒汗。

给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眼神也总是东瞧瞧西看看,就差把心虚俩字写在脸上了。

好在,汤兰英的这一举动并没有被人发现。

逐渐放下心来的她,内心的想法也渐渐大胆起来。

她认为自己能躲过第一次,那第二次也绝对能做到悄无声息,那第三次岂不是也可以……

随着次数越来越多,汤兰英偷取的金额也越来越大。

直到被领导察觉的时候,她已经从公司摄取走120元的钱款。

放现在来看的话,这点小数目连去饭店和朋友聚一餐都不够支付的。

然而,在当时这可是一个普通家庭大概半年的生活费啊!

按理来说,这些数额已经足够让汤兰英在牢狱里住上一阵子了。

可是,谁让她当时还只是一个小女孩啊,而且还是特别可爱的那一种。

在她“老相好”孙某的协调之下,领导只是给出一个辞退她的结果,并劝告她不要在做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了。

汤兰英倒也是挺听劝,她确实不再去做这种恶劣行径的行为。

但是如果你以为她就此改过自新了,那就真是大错特错。

汤兰英确实听从了建议,她也深刻反省了自己。

只不过她反省的不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是反省自己怎么能这么轻易的就被发现呢?

汤兰英决定寻求另一种“敛财方法”,大力去改善敛财手段”,尽量做到“人不知鬼不觉”的地步。

在这一段时间里,她还认识了一位更有实力的“帮手”——镇委办副书记王某。

这个人可不得了,有钱又有权,在这一处地界也能算得上是只手遮天。

在王某的帮助下,汤兰英顺利进入到镇委蔬菜大队,干起了她的老本行。

这时的汤兰英心性已然成熟,也不会再去干一些鲁莽的事情。

她认真思索着如何才能从中捞取到一些好处而不被发现。

要不说人家是拥有高中学历的“人才”呢?

懂得从上一次失败中汲取一些经验,于是就有了“做假账”这一说。

汤兰英认为,反正进出货物,收取钱财的权利掌握在自己手中,稍微做点手脚也没什么大不了。

很明显,这一招式的成果十分显著,汤兰英的钱包越来越鼓。

但是,老话说得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做亏心事,也不怕鬼敲门。”

当汤兰英面对工作人员认认真真查账的时候,她慌了,额头上不断渗出一些细密的汗珠。

她甚至觉得连嗓子眼在这一刻都变得十分干燥。

终于,工作人员合上账本起身,手指着汤兰英说:“你居然做这种事情。”

本以为这一次她不可能逃脱掉法律的审判,但是不要忘了她身后可是有镇委书记王某做靠山的。

稍微一运作,汤兰英又一次的全身而退。

这可让汤兰英猖狂至极,她甚至觉得根本没人能奈何自己。

只要凭借美色,让那些有权力的人败在自己的石榴裙之下,就能够为所欲为。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汤兰英摇身一变,成为马塘信用社的财务管理。

这时,她才刚刚开始向着“万元户”靠拢。

汤兰英来着这里不久之后,遭遇到一场偌大的裁员风波。

很多工作人员都没有逃过这场“劫难”,唯有汤兰英“毫发无伤”。

原因就是,人家在内部有关系啊。

自此之后,信用社的财务一方面的重担就全部落在汤兰英肩上。

面对如此繁重的劳务,汤兰英非但没有感到劳累,反而每天都乐滋滋的。

因为她在这里面发现了一条能赚大钱的方法。

当时的社会,买菜需要粮票,买肉需要肉票,买煤需要煤票……

很少人会去动用自己存在信用社的钱财。

对于独掌财务的汤兰英来说,这就相当于一个“自助提款机”。

什么时候用钱,什么时候伸手一拿就行,没人会察觉。

这样的情况让汤兰英的生活又上升一个档次。

可以说她是当时社会中最“潮流”的女生。

有钱之后,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经常会给他们打去一大笔钱。

这让她的家庭每天都鱼肉飘香,甚至连炒的青菜里都要放上一些虾米。

而汤兰英的父母也并没有往坏处去想,他们认为自己的女儿终于闯出了名堂。

也正如他们所想,汤兰英确实是闯出了名堂,同时也闯出一个“大窟窿”。

随着汤兰英的挥霍无度,信用社里的钱也逐渐见底,一直到最后竟然连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为了补上这个“大窟窿”,汤兰英运用说辞让工作的员工们都来存款。

甚至还会去向别的合作社借钱。

这样“拆东墙补西墙”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974年。

因为她的这种做法已经严重侵害到群众的利益,于是他们开始联合向上级举报。

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银行主任赵某早就已经是汤兰英的人了。

赵某得知这件事后,立即找到汤兰英,让她以看病的名义外出去避一避风头。

他自己则留下来将这件事情潦潦草草的处理掉。

百姓们还在希望能得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结果,却没想到等来的竟是汤兰英安然无恙的继续胡作非为。

他们顿时也没有了办法,此后的生活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反转总是来的这么出其不意。

1975年,一位范姓男子手拿大量的证据向有关部门提出举报。

这立即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开始对汤兰英展开突击调查。

果不其然,他们从信用社的账目上发现有3000元的不明出入。

面对审问,汤兰英却揣着明白装糊涂,始终不承认自己所做的违法事情。

当工作人员拿出证据之后,她才彻底无话可说,只能认罪伏法。

这里面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范姓男子是汤兰英7名情妇其中的一位。

他不满汤兰英提出分手的事情,于是产生报复性心理,一举将汤兰英送入刑场。

汤兰英永远都不可能想到,逃过重重劫难的她竟然会栽在自己情妇手里。

1977年7月23日,法院依法判处汤兰英死刑,立即执行。

而且经过他们的统计,汤兰英在1965年到1975年这一段时间里,偷取的金额竟然高达4万5千元。

按照这种情况来说,这样的判决结果才是真正的大快人心。

当汤兰英面对那黑洞洞的枪口时,终究是留下后悔的眼泪。

此时的她才32岁,正是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年纪,却因一时贪婪而葬送生命。

金钱的诱惑力确实是非常大的,但是始终坚定自己的初心与原则,定能闯过这一关。

若是没能抵挡得住,那么也就只能让法律来提供帮助了。

0 阅读:0
开霁谈娱乐

开霁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