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阿兰为何知道胤祥身份,才懂张五哥顶罪,是老八算计老九的局

卿心君悦 2024-07-07 18:56:00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谜团——

在江夏镇,老四和老十三明明没有表明他们的身份,可为何“刑部冤狱”发生后,阿兰会跑到京城,求老十三去救张五哥呢?

阿兰究竟是如何得知老十三的真实身份的呢?

又为何就连刑部尚书都不敢派兵去抓的任季安,却会因奸杀寡妇一案,被判处秋后问斩?

难道在事发之时,任季安凭借老九门人的这一身份,真就不能从下面压下这个案子吗?

这篇文章要揭秘的,就是隐藏在这一事件背后的真实隐情。

诡异:十三爷府外的阿兰

在太子胤礽对欠款百官自作聪明的许诺下,老四胤禛“追比国库欠款”的任务彻底失败了。由此一来,老四不仅没有得到亲王爵位的奖励,还险些丢了他从“江南筹款赈灾”中获得的郡王爵位。

最终,“追比国库欠款”以老四被罚俸一年,田文镜贬为知县,以及年羹尧让老八借机调出京城而黯然收场。

至此,一场“九子夺嫡”的纷争,还没有打响就平息了下来。然而,诸皇子间潜在的争斗,却仍在暗中蓄势待发。

这一天,老十三胤祥从四爷府喝酒回来,刚到家门口,就见一个蜷缩在台阶旁的小叫花,连声呼喊他。

老十三疑惑地看了过去,仔细辨认了一番,就是没有想起这个小叫花是谁。

小叫花见老十三并没有认出她,一把拽下头顶的帽子,说道:

“我是阿兰,江夏镇的阿兰呐。”

听了这话,老十三定睛再看过去,发现眼前人还真是那个曾有过一面之缘的阿兰,随后诧异地问道:

“怎么是你啊?”

为何老十三会有这番疑问,原因便是当初他在江夏镇与阿兰相识之时,并没有向阿兰表明他是“十三皇子”的这一身份。

当时,他陪同老四刚完成赈灾筹款的任务,随后便收到康熙急召他们回京商讨“追比国库”的命令,为此,他和老四连夜赶路的途中就路过了江夏镇。

原本他们一行人要在江夏镇借宿,可谁知那晚江夏镇拒绝外人入庄,幸好张五哥关键时刻站了出来,将老十三等人暗中带入庄内并安排了住处。

正是在那一晚,老十三等人初识了阿兰和张五哥这一家人,而在后续的聊天,当张五哥的父亲问及老十三等人的来历,不想暴露身份的老四掩饰道:

“我们姓艾,我排行老四,他排行十三。”

通过老四的这段话,阿兰一家人根本无法猜测出老四等人的真实身份,而在那一晚,整个江夏镇隐约意识到老四等人身份的,唯有不久之后赶过来的刘八女。

当晚,江夏镇之所以不让外人入内,是因为刘八女正与任季安商讨给老九送苏州姑娘的事,而刘八女也正是在那时候得知了老四和老十三就在江南。

不久,江夏镇的胡教头听人来报,说有富裕的外人进庄,胡教头因此起了歹意,动了派人去打劫的心,奈何胡教头派出去的人却被老四等人反制。

在这个过程中,胡教头与张五哥起了争执。

在打斗中,张五哥寡不敌众被胡教头制服,关键时刻,一直旁观的老四让老十三出手相助,可就当老十三将胡教头制服之时,得到消息的刘八女率人匆匆赶来。

双方一见面,刘八女就被老四那副上位者的姿态给镇住了。

在老四的威压下,刘八女命人放了阿兰一家,并当众严惩了胡教头。随后,有所察觉的刘八女问起了老四等人的身份:

“现在您该告诉我,您的尊姓大名了吧。”

然而,老四却并未吐露身份:

“你真的想知道我是谁?我看你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虽然老四没有明说,但刘八女还是通过老四这一副颐指气使的派头,怀疑眼前这两个人就是任季安口中的四爷和十三爷。

也是因为刘八女猜出了老四和老十三的身份,所以见其没有自报家门,刘八女出于替老九及任伯安等人出气,才弄了一出亮御赐牌匾,来逼迫老四等人下马步行的闹剧。

既如此,难道老十三的身份,是刘八女告诉阿兰的?

但问题是,这种推测根本无法成立——

阿兰见到老十三后,在老十三的询问下,道出了她的来意:

“十三爷,您救救我哥吧,您救救我哥吧……我哥被刘庄主拉去替别人顶罪,判了死刑,明天就要在菜市口开刀问斩了。”

别说阿兰一家根本入不了刘八女的眼,所以刘八女根本犯不着告诉他们老十三的真实身份,就单拿刘八女让张五哥顶罪一事来看,他就更不会告知阿兰一家人老十三的身份,以此来增加不必要的风险。

既然,老十三的身份也不是刘八女透漏出来的,那么阿兰又是如何得知老十三的真实身份的呢?

疑点:任季安的事发

老十三从阿兰的口中得知“张五哥顶罪”一事后,连夜就去了刑部核实情况,随后便找到老四胤禛来商议对策。

老四一听这等骇人听闻的冤案,怒火腾地一下就烧了起来,随即决定:

“这事要么不闹,要闹就闹它个惊天动地。”

就这样,在老四和老十三的操作下,“刑部冤狱”一案浮出了水面。然而在这其中存在的一个疑点,老四和老十三却忽略了。

在秋决法场,正当张五哥要被行刑之际,老十三及时赶到,要求停止行刑。

而在现场的监斩官刑部侍郎黄体仁,见势不妙,为防事情败露,当即向老十三说道:

“秋决大典耽误时辰,谁能担待?”

谁知黄体仁的话音刚落,康熙的声音就从不远处传来:

“朕来担待!”

在康熙的介入下,张五哥侥幸从法场上逃得一命。

事后,老四主动向康熙请缨,想领下清理刑部冤狱的差事,而与老四一同请缨,还有想把老九摘出来的老八。

对于康熙来说,他更希望老四接下这个差事。

毕竟,老四表面上仍是太子一党,清理刑部冤案,势必会牵扯到掌管刑部多年的太子,让老四去清查此案,自然会对太子有所维护。

而老八则不同,其麾下势力与太子不合朝野皆知,一旦让老八接下这个差事,难保不会借此机会向太子攻讦;同时,该案的当事人任季安还是老九的门人,这就很难保证老八查案的公正性。

然而不巧的是,在此期间,老四听从了邬思道的建议,用“装病”躲开了这个差事。

由此一来,康熙只好把这个差事交给主动请缨的老八,但康熙为防万一,还是留了一个后手,在张廷玉的配合下,特意安排老十三会同办差。

这种结果,对于老四和老十三来说也是比较满意的,毕竟单独让老八去查案,他俩同样不放心。

可没想到的是,在老十三的监视下,老八要办的事,却一件也没有落下。

审案一开始,老八按流程提审了张五哥,在刑部大堂,张五哥当众讲述了他是如何受刘八女的逼迫,来替任季安顶罪的。

在这个过程中,暗中拿了钱的黄体仁为了撇责,出言质疑张五哥的说辞,就当双方僵持之际,老八开口说话了:

“这个好办,把任季安、刘八女押到刑部来!”

一听老八所下的命令,刑部尚书司马尚当场就面露难色。

按理来说,案发之后司马尚就该下令将任季安和刘八女押入大牢待审,可碍于这两个人是老九的门人,因此并没有将其缉拿归案。

而老八事先就知道这种情况,他就是借此来为老九洗脱嫌疑——让司马尚当众承认他并没有得到老九要维护门人的授意,随后老九主动带门人前来认罪,以此来坐实老九事先并不知情。

到此,疑点出现了——

在事情已经败露的情况下,刑部尚书碍于任季安是老九门人的这一身份,都不敢下令去缉拿,那么当初在任季安犯事之时,案件又是如何一层层审理,最终报到刑部的呢?

要知道,任季安正是自恃老九门人的这一身份,所以才敢做出“奸杀寡妇”那种丧尽天良的事。

基于此,事发后,当地官员碍于老九门人这一身份,加上任季安等人的运作,这件事从下面就应该被压住,又岂会发展到任季安被判处死刑的这一步呢?

要知道在剧中就有一个与此类似的案例——

李卫任江苏巡抚期间,为推行“摊丁入亩”,借“刘王氏”一案拿下了臬台黄伦,以此震慑住了江苏的官员。

而“刘王氏”一案,就是守孝的盐道程森奸污了刘王氏,还烧其房屋、杀其家人,案发后,在黄伦的运作下,程森不仅无罪,受害人刘王氏反倒蹲进了大牢。

既然程森和黄伦这个盐道、臬台就能将这类案情“黑白颠倒”,在刑部完美结案,那么身为老九门人的任季安,难道就做不到这一点吗?

而若是任季安事先将此事压下,又何需事后从下到上一层层打通关系,弄出一个“让张五哥来顶凶”的方法呢?

尤其是,根据剧情,老九胤禟也在“顶凶”一事上出了力,那么,是老九胤禟没有想到向下施压来压下此案的方法,还是在中间存有其他的隐情,以致老九无力替任季安压下此案呢?

真相:老八胤祀的局

为何阿兰会知道老十三的真实身份,又为何任季安的案子没有从下面压下来?

其实,真相只有一个!

这就是老八胤祀的局——

老八就是要借老十三之手引爆“刑部冤狱”,以此来达成他消除隐患、重塑权威以及追齐对手这三个目的。

我们先来看老八的第一个目的:消除隐患。

注意!“刑部冤狱”引爆之后,老八在八爷党的内部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同你们说过多少回了,做人要堂堂正正,用人要谨慎小心,可,可是你们就是不听!什么任季安、刘八女,全是些为富不仁的小人,而你老九居然把他当作了心腹。”

通过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看出,老八早在很久之前对老九重用任季安、刘八女等人就很不满意。

而老八不满意的原因,也十分简单——

对于爱拿钱来收买人心的老九来说,夺嫡之心并不强烈,更多的是想当一位富贵王爷,因此,只要有利可图、可赚,他就会上前去钻营,没有太多的顾虑。

但对于一心要夺嫡的老八来说,利可以得,但绝不能授人以柄,因小失大。为此,老八宁愿在京开一处当铺来填补日常开销,也不会暗中培养一些白手套来为他取利。

正因如此,对于老九培养任伯安、任季安以及刘八女等人,在扬州大肆敛财的行为,在老八眼中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尤其是,这一次老四去江南筹款赈灾,竟直奔老九的大本营扬州,这就说明,老九暗中揽财一事已基本见光,由此老八更迫切消除这个隐患,否则极有可能影响到他的夺嫡大计。

只是可惜,老九并不听从老八的劝告,因此老八才被迫想出了引爆“刑部冤狱”一事,来逼老九放弃扬州这个小金库的方法。

同时,老九不听劝告的这一点,也让老八逐渐意识到他极有必要在八爷党的内部重树权威,而这就是老八引爆“刑部冤狱”想要达成的第二个目的。

其实除了老九不听从老八的劝告放弃扬州小金库一事外,在“追比国库欠款”中,也表现出了老九脱离了老八掌控的迹象。

当时,还不上欠款的老十为求自保,弄了一出当街卖家当的荒唐戏码,事后,当老九得知老十很可能会因此被圈禁半年时,后悔地说:

“老十惨了,要不咱们给他二十几万两银子,让他把账还了?

对于老九的后知后觉,老八无奈地说:

“我早说了帮他还账,你不听,现在给不是太晚了吗?”

通过老八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在“追比国库欠款”中,老八很早就提出了让老九代为偿还,只是当时老九并没有听老八的话,这就说明老八的权威在削弱。

而老八的第三个目的,则是要追齐老四胤禛的步伐。

在老八的眼中,对他有威胁的夺嫡对手,其实只有一人——以“冷面王”自居的老四。

原本他和老四的步伐是一致的,都是贝勒。可当老四完成“江南筹款赈灾”的任务后,却被康熙晋升为了郡王。

这样一来,老四瞬间就领先了老八一步。

这一步看起来没有什么,可对于“夺嫡”来说,这一步的象征意义却是巨大的,一些官员很可能会因此脱离他的阵营,押宝老四。

因此老八迫切想要追齐老四的步伐,只是可惜,老八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虽说在“追比国库欠款”一事中,康熙允诺谁能完成这个任务就升谁为亲王,可老八清楚,这个任务并非一个馅饼,而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火坑。

既然等不到机会,老八能做的便是创造机会,这才有了引爆“刑部冤狱”一事。

那么,老八又是如何实施这件事的呢?

最接近真相的分析是——

因为扬州是老九的地盘,为了防止老九惹下大祸,老八很可能会在那里安插自己的眼线,而就是通过眼线,老八听闻了任季安奸杀寡妇的事。

听闻此事,老八当即就看到了机会,于是暗中授意下面的人顶住压力将此事捅出来,不要压下来,这才有了后续任季安被判处死刑的事。

否则,若无老八的暗中授意,下面的官员又岂敢抓住老九的门人不放,非要一层层审讯,按律审判任季安。

当任季安被判处死刑之后,任季安的哥哥、老九的“财神”任伯安自会求助于老九,到了那时,老八只要暗中授意八爷党的人向老九献策,自然就会搞出“找人顶罪”的事情。

而之所以这个顶罪的人会被定为张五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老八的背后操作。

当初老四和老十三在江夏镇发生的事,自会有眼线报告给老八,由此老八就知道了张五哥一家,与老四和老十三有过短暂的“特殊缘分”。

这种“缘分”对于“冷面王”老四来说,可能算不得什么,但对于“侠王”老十三来说,却已足够他在必要之时出手相助。

前面的一系列布局完成之后,老八只需暗示江夏镇的眼线告知阿兰老十三的真实身份,后续的事情自会按照老八的设想来发展。

这就是阿兰为何会向老十三求助,又为何会知道老十三身份的原因,否则,阿兰又岂会得知老十三的身份。

退一步讲,若非老八暗中操作,既便阿兰偶然得知了老四和老十三的身份,为求万无一失,也自会先去找老四求助,而非老十三。

以上就是“刑部冤狱”一案背后的真相。

到此,有人可能会问:即便这一系列推测都成立,那么老八又是如何确保他能接到审理“刑部冤狱”的这个差事呢?

毕竟老八根本无法算到老四会在关键时刻“装病”。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

老八想要达成上述那三个目的,根本就不需要成为主审,他只需要像老十三那样,以“会同办差”的身份介入其中,就可以达成全部的目的。

毕竟,“刑部冤狱”引爆的那一刻,老八的第一个目的就已经达成了,老九为求自保,自会有所收敛,绝不会像往日那般大肆敛财,这样就可以消除隐患;

而老八帮老九摘清责任的事,只要老八能介入此案,仍旧可以按原计划行事,而当他帮老九摘清了责任,他在八爷党内部的权威也就得以重塑;

至于诱审肖国兴来获取郡王爵位的事,老八可以瞒着老十三在私下里进行,同样也可以瞒着老四进行。

而在事发后,老八之所以会跟老四一同向康熙主动请缨,且在此之前还与佟国维进行了一番密谈,其实就是为了保证他能取得“会同办差”的身份。

毕竟,只要佟国维力挺老八来查办此案,康熙为了以示公允,没有理由将主动请缨的老八排除在外,否则,康熙想要维护太子的意味也就太明显了。

这就是老八能确保自己会介入此案的原因。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

1 阅读:108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