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菀杳声闻
编辑 | 青菀杳声闻
SpaceX公司成功回收“星舰”火箭的超重型助推器,不仅展示了商业航天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航天技术迈入新纪元!
面对如此重大突破,中国70万航天人该如何应对?我们与世界顶尖航天技术,还有多大差距?
星舰回收:航天史上的里程碑2024年10月13日,注定是航天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SpaceX公司的“星舰”超级重型火箭,在这天完成了第五次试飞,创造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壮举。
这次试飞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莫过于火箭回收的全新模式。
SpaceX成功用发射架上的机械臂,精准捕获了返航的助推火箭,这种被戏称为“筷子夹火箭”的回收方式,堪称航天界的一场革命。
一根20多层楼高的火箭,从100多公里的高空慢慢下降,最后稳稳地被两根金属“筷子”夹住,这画面光是想象就让人心跳加速。
这次试飞的成功,为超重型火箭“Super Heavy”的完全可重复使用,迈出了关键一步!
SpaceX公司未来的火箭发射成本,可能会大幅降低,太空探索的频率也将显著提高。
火箭发射后,一级超重型火箭(助推器)成功返回发射台,被机械臂稳稳捕获;与此同时,二级火箭继续飞行,最后精准地落在印度洋预定区域。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庞然大物的具体参数:“星舰”火箭总长121米,直径约9米,堪比一座40层的摩天大楼。
其中,第一级“超级重型”助推器长71米,占据了火箭的大部分身躯。
而超重型助推器的回收过程,也被网友们称为“筷子夹火箭”技术,整个过程可以说妙到毫巅!
火箭在降落过程中,会分阶段关闭发动机,它需要保持完美的悬停状态,等待机械臂的捕获,这个过程需要极其精准的控制和计算。
捕获火箭的机械臂也是个庞然大物,长36米、高18米,重达700多吨,它能在发射塔轨道上灵活移动,随时调整位置以适应火箭的降落轨迹。
这项技术的难度之高,连马斯克本人都不得不承认:首次尝试的成功率可能只有50%。
这次成功不仅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探索精神的胜利,SpaceX公司为此已经尝试多次了!
SpaceX的技术突破与准备2023年4月,“星舰”首次试射就遭遇了挫折,火箭在第一、二级分离前就爆炸了吗,但这次失败,并没有打击SpaceX团队的信心。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到了2024年6月的第四次试射,“星舰”终于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表现。
这次试射基本完成了所有预设的项目测试,为最终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次试射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借助遍布全球的卫星互联网,人类首次通过直播,目睹了飞船重返地球时被等离子体环绕的壮观景象。
为了确保第五次试射的成功,SpaceX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对飞船的热盾进行了全面升级,这次升级堪称代际跨越。
工程师们增加了额外的隔热层,大大提高了飞船在大气层再入时的安全性。
回收塔也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改造,SpaceX安装了更新、更大尺寸的扣板,这些扣板能更好地处理捕获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力量,确保整个捕获过程的平稳进行。
技术准备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是来自监管部门的支持,就在发射前夕,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火速批准了“星舰”第五次试飞的许可证。
FAA同时还批准了第六次试飞的任务计划,这种高效率的审批过程,在航天史上也是罕见的,监管部门对SpaceX技术实力,给予了绝对信任。
回收成功后,美国部门也第一时间,给SpaceX公司送去了祝贺。
全球反响、未来展望“星舰”的成功回收,SpaceX发射中心的工作人员们无疑是最激动的。
当“筷子”稳稳夹住火箭的那一刻,整个发射中心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相比之下,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显得异常冷静,他只是简单地表示火箭状况良好,仿佛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任务。
NASA局长比尔·尼尔森等业界领袖纷纷送来祝贺,他们深知这次成功的重要意义。
尼尔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祝贺SpaceX今天成功捕获助推器,以及完成第五次星舰飞行测试!”
尼尔森还强调,这次成功对未来的深空探索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持续的测试将为未来任务做准备,包括重返月球和前往火星,NASA正密切关注SpaceX的进展,并将其视为未来太空任务的重要合作伙伴。
马斯克则表示,很期待为NASA服务,助力人类重返月球!
事实上,这次成功对SpaceX的火星计划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实现了马斯克让助推器返回的设想,更为往返地球与火星的可重复使用飞船铺平了道路。
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大大降低了太空探索的成本,使得月球、火星乃至更远的星际旅行不再遥不可及。
SpaceX公司的成功,固然让人激动,但我们中国的航天事业,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步呢?我国的火箭回收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
中国航天还差多远?在SpaceX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中国航天也在稳步前进,最近,中国成功回收了首颗可重复使用的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
“实践十九号”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了两周后,被成功回收。这颗卫星不仅实现了可重复使用的目标,还在高承载比和再入环境试验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
除了“实践十九号”,中国在可重复使用航天器领域还有其他进展。
中国有关部门和私营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2023年12月,中国成功发射了一型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这次发射是在之前两次成功的基础上进行的。
早在2020年和2022年,中国就曾发射过类似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
这一系列的尝试和突破,展示了中国航天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SpaceX相比,中国航天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差距。
首先是在火箭可重复使用技术方面,SpaceX已经实现了火箭的常规回收和重复使用,而中国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虽然我们在卫星的可重复使用上取得了进展,但在大型火箭的回收利用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商业化运营模式上,SpaceX采用的是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成本控制能力;相比之下,中国航天仍以国家主导为主,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
技术创新速度方面,SpaceX以其快速迭代、敢于冒险的风格著称,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多次技术突破,而中国航天体制相对保守,创新速度相对较慢。
当然,面对这些差距,我们不应气馁,而应该把它们视为前进的动力。
中国航天人足有70万,绝不是一个SpaceX公司可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一定能够在火箭回收、深空探索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