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医生常说,血脂里的胆固醇,降得“低一点儿,好一些”。
于是,问题来了,就有读者在文章评论区或私信中提问,“轻度高血压,血脂正常或轻度升高要不要降?”。
其实,问题的根本,是要不要吃降脂药。因为无论吃不吃药,都是要改善生活方式的。
高血压患者,降压,那是一定的。降血脂也是要重视的。这是因为,高血压患者常常合并高血脂。常说“三高”,就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再说了,高血压、高血脂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果高血压再加上高血脂,二者合力,对血管的损伤就更大了。所以,高血压患者还真得注意降血脂。
降血脂,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为这个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而降血脂预防心血管病的研究,都是以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指标,来判断降脂效果和心血管病风险降低之间关系的。研究下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mmol/L,心血管病事件就会减少20%~23%。心血管事件主要是指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所以,高血压患者预防心血管病降血脂,主要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前首选的药物是“他汀”类。
回到最初的问题。
轻度高血压,血脂在正常范围或者轻度升高要不要降?也就是要不要吃他汀?轻度高血压,是一级高血压,血压在140-159/90-99mmHg。
一级高血压要不要降血脂,也是要根据心血管病风险高低。风险高,立即开始启动“他汀”治疗。风险低,允许先改善生活方式3-6个月观察。
心血管病风险高低是有评估标准的。高血压有危险分层的标准,血脂管理指南里也有高血压患者风险评估的标准,我们分别看一看。
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心血管风险分层标准,一级高血压没有任何危险因素的算是低危;合并1-2个危险因素就是中危;合并3个或以上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或者有慢性肾脏病3期,无并发症的糖尿病,就是高危。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男性≥55,女性≥65)、吸烟、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血同型半胱氨酸高,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等。注意,早发是指一级亲属发病时小于50岁()。
靶器官损害,就包括了超声或心电图检查的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硬化或斑块、微量白蛋白尿,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还有一些其他选用指标。
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意见,对于危险分层评估为“中危以上的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启动他汀治疗”。
但是高血压防治指南也说,高血压伴血脂异常的患者,其降脂治疗按照血脂防治指南处理。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早先叫做“血脂防治指南”,里面有专门的高血压患者风险评估标准。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在4.1到7.2mmol/L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2.6到4.9mmol/L以下,也就是在正常或者升高的水平,3项危险因素中只要有1项就算是中危,有2项就高危了。
三项危险因素是,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55岁以下的中危患者,还要进一步评估余生风险。一级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吸烟、肥胖、高密度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这4项中的2项,也算是高危。
前面说到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如左心室肥厚、颈动脉硬化或斑块,以及危险因素中的肥胖、早发家族史,还有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2.3mmol/L、脂蛋白a≥500mg/L等,都算作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增强因素。
按照血脂管理指南的意见,对于高危患者启动“他汀”降脂治疗没有问题。但是,“对于风险评估结果为中危的人群,是否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有时难以确定。这种情况下可考虑结合 ASCVD 风险增强因素,患者合并有多个风险增强因素时更倾向按高危处理”。ASCVD,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英文缩写。
这和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意见不矛盾,因为高血压危险分层的中危标准里,一些危险因素和靶器官损害就是心血管风险增强因素。
按照我国血脂管理指南,评估为中、高危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应该降到2.6mmol/L以下。
高血压患者,可以对照标准自我评估一下了。
(版权所有,未经本人授权不得转载!)
大水水
临床工作经常碰到不愿意长期服用降脂药的高血压患者,建议他们做一个颈动脉彩超,有问题就长期服用,这样,患者的接受度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