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专演小演员的“哮天犬”陈创,给娱乐圈流量明星敲响警钟

花町馆长大人 2025-04-19 16:58:54

文丨ㅇㅇ

在流量为王的娱乐圈,有人靠着一张脸横行十年,有人却因为“演狗”被记一生。

陈创,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很陌生,但是对他的脸肯定很熟悉。

他用三十年的时间诠释了什么叫做“戏比人红”。

虽然他拿过影帝,攀过贵人,却始终在配角堆里打转。

他演活过哮天犬,塑造过福贵,但观众只记得角色,叫不上名字。

对于他来说,实力和流量像是两条根本不会相交的平行线。

01

2025年的陈创,虽然已经头发花白,但还是奔波在各个剧组中充当小配角。

在之前热播的电视剧《长相思》中,他饰演的老木戏份寥寥无几。

但是他在戏中被羞辱后在地上打滚的片段,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按理来说,热度这么高的电视剧再加上他这个有着经典角色的人应该很容易出圈。

可他的高光时刻却转瞬即逝,过去了就再也没有人记起他。

在《三大队》《19层》中也是一样。

更多时候,他的名字都是蜷缩在通告里面戏份最少的。

不是演着没有多少戏份的懦弱舅舅,就是只露一面的市井混混。

虽然人不红,但他还是一直坚持着运营自己的社交账号。

不管是宣传自己的电视剧,还是唱戏的视频,他都会分享出来。

然而评论区都是清一色的怀念以前角色的评论。

看来以前的那些角色不仅成就了他,但也确确实实困住了他。

观众会永远记住“哮天犬”和“福贵”,但会时常忘记陈创这个名字。

他这一路走来怎么就这么辛苦。

02

他明明出生在一个戏曲世家,父亲对他的期望是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

可那个时候叛逆,不管父亲说什么他都想反驳。

为了专门和父亲对着干,他不顾家里人反对毅然决然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

他怀着能够成为大明星的想法走进这个校园,可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击。

因为长相不够出色,在事业初期他就只能出演一些龙套角色。

在《危情时刻》中一闪而过的杰子,在《康熙微服私访》系列中的各种小角色,在《京城大状师》中的一条龙等等。

这些小角色戏份少,台词也不多,不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初他和父亲吹牛一定会在娱乐圈中闯出一片天地,现在看来难以实现了。

他出演的这些小角色,根本不足以支撑他的温饱。

毕业后的他更是面临着无戏可拍的困境,大半年接不到一个角色都是常有的事情。

他的经济状况更是捉襟见肘。

他和同学们一起住在筒子楼里,生活非常艰苦,甚至要为选择三块钱的面还是四块钱带肉的面而纠结。

最痛苦的是,当年他和蒋勤勤、金巧巧、陈紫函、富大龙等人是同班同学。

当蒋勤勤通过出演《苍天有泪》一炮而红;

富大龙凭借《天狗》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陈紫函凭借《倚天屠龙记》成为古装领域的佼佼者;

金巧巧凭借《西游记续集》中的孔雀公主打响名声后,他依旧在原地踏步。

可陈创并非没有“靠山”。

早年间,他和张国立拍《危情时刻》的时候,张国立就非常欣赏他。

甚至说出了“三十岁之后肯定有你的饭吃”这样的话。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即便他在演艺圈受尽委屈,也坚持至今。

当年的张国立也确实是有点“义气”在的。

他在拍《康熙微服私访》系列的时候,总会给陈创安排一些角色。

陈创也确实把太监喜顺给演活了,还被张国立称赞“路子正”。

然而性格决定命运。

陈创不善于交际,或许是因为演惯了小角色,面对大导演抛来的橄榄枝,他永远不敢接。

宁浩和尚敬两个人都把电话留给他了,他却因为“胆小”从未拨打过,错失了很对潜在的机会。

直到2005年,《宝莲灯》的导演邀请陈创来演一条狗。

这个机会也算是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分水岭。

为了演活哮天犬,他蹲在狗舍观察数月,将狗的警觉和讨好模仿得惟妙惟肖。

因为拍摄的时候要穿连体衣,为了不耽误拍摄,坚持不喝水,减少上厕所次数。

还好这部剧最终大火,可他却永远成为了“哮天犬”。

他尝试过转型,但是一直不成功,以至于大家连“哮天犬”都快给忘记了。

即便后来他出演当时大火的“福贵”一角、凭借《孔二皮进城记》斩获百合奖成为影帝,娱乐圈依旧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影帝这个头衔对别人来说就是往上爬的金钥匙,但对他来说一点用都没有。

在这之后,他依旧在《人生大事》里出演仅有五分钟出场的懦弱舅舅,在《青云志》里扮演无人问津的野狗道人。

戏里的他演尽人间疾苦,戏外更是难逃命运的捉弄。

03

他和京剧琴师周佑君因为共同的喜好唱戏而结缘。

两人相识不久就迅速喜结连理,据说他们两个甚至是在拍摄间隙请假去领的证。

一个京剧琴师,一个梨园世家,才子佳人,本是一段佳话。

然而一年后,这段婚姻就仓促收场。

有人猜测他们是因为聚少离多和性格上的差异,但是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也已经不重要了。

离婚后的他时至今日都还是单身,只剩表演与他为伴,即便后来一直没有什么成就。

但他坚信角色没有大小,只有深浅之分。

演哮天犬的时候,他都快和狗“融为一体”,演福贵时,他把余华的原著来来回回啃了好几遍,演孔二皮时,他扎根乡村体验生活。

他的这种认真让每个小角色都鲜活得像真人一样。

这样的他,或许永远难以爆红,却真正配得上“演员”二字。

演技是不会过时的,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

也许有一天,大家会厌倦流量们的塑料演技,重现发现那些能够真正称为演员的人。

毕竟时代真的会淘汰那些“小丑”,而像陈创这样的人,哪怕活在边缘,他们也永远经得住考验。

0 阅读:6
花町馆长大人

花町馆长大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