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里住人,还住6年”,听起来像天方夜谭。
见过有人睡桥洞、睡车站,住厕所?那里能住人?那味道,想想都上头。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宁愿睡桥洞,也不想住厕所。
不过现实还真有这事,此事发生在沈阳,住户名叫曾令军。他不但住在厕所,还在这里娶妻生子。
人们不禁有疑惑,为什么不租一间房子,哪里不能找个落脚的地方,非要选择住在厕所?如今他又过得怎么样?
住进厕所却能喜迎新娘一座宾馆内的某个“房间”,正是曾令军的住处,一间厕所改装的单间,他自从搬到这里,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近六年了。
老婆在这里迎娶,儿子在这里出生。
曾令军1999年高中毕业后来到沈阳找工作,但他并没有一技之长,当时修鞋、擦鞋是个热门行业,于是他就跟别人学了修鞋的手艺,后来他自己置办一套装备,自己干了起来。
由于嫌原来的房租太贵,他希望找一个便宜点的房子,只有自己一个人住,没必要去住一个租金高的房子。
后来他的客户给他介绍了一间便宜的,让他没想到的是这间房竟是一间厕所,只是已经废弃了。
一开始他很犹豫,毕竟这地方实在一言难尽,但便宜也是真的便宜,50块钱一个月,这价位可不好找,况且还带有暖气。
他想了想,一个月房租就能省不少钱,于是一咬牙就搬了进去。
曾令军把厕所里收拾干净,把四个蹲便池中间的两个隔板拆掉,把木板铺在蹲便池上,做成一张简单的床,两边的两个隔间当做衣柜和杂物柜。
对面墙上的两个小便池不好拆掉,就放在了那里,也可以在里边放些东西。
由于是厕所的缘故,经常有难闻的味道在房间里蔓延,这让曾令军很难受,后来有人给他指点用密封胶封严实各个漏风口就好了,他封好之后确实没什么异味了。
住了一段时间,曾令军感觉还挺好,并没有感到不舒服,也就彻底安心住了下来。
由于这里靠近车站,人流量大,他就在宾馆外面摆摊,不用再到处跑了。
他的生意还不错,一个人过得也挺好。
住在这样的地方,他从没有奢望过哪个女孩愿意和自己过,或许就此过一辈子了。
但是,爱情总是不期而遇的。
一天,他正在给别人修鞋,一个老客户找来了,要给他介绍对象。
曾令军听了也是一愣,可自己这条件怎么可能有姑娘看上自己,但老客户热心介绍又不好拒绝,于是就去和姑娘见了面。
女方叫王志霞,也是从农村来沈阳打工,在宾馆里做保洁工作,比他小三岁。
可曾令军见到女孩后,却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王志霞大方热情,主动和曾令军说话,虽然她不是非常漂亮,但看着很亲切,而且或许是因为两个人都是从农村来的,有很多共同话题,这次见面两人聊得很投机,双方都有了些好感。
之后王志霞下班就经常到曾令军那里去,她从来没有介意过曾令军住厕所,反而经常给他做饭,打扫卫生,还花钱给他买些好吃的。
她觉得曾令军踏实可靠,有手艺能吃苦挣钱,一起过日子不求大富大贵,觉得安心踏实就好。
曾令军对她也很喜欢,温柔善良,会持家,妥妥的好媳妇,但他心中总是有些顾虑,怕不能给人家一个安定的生活?
就这样两人在一起两年,终于曾令军一次借助酒劲向王志霞求婚,王志霞很热情的答应了,两人都感觉这是从未有过的幸福,一个小小的家庭就这样组建成了。
他们一起去拍了婚纱照,在城里各种景点开心的游玩了几天,还在外边租了间好的房子住了一个星期,算是过新婚蜜月。
在王志霞看来,他虽然不会甜言蜜语,不懂浪漫,但踏实可靠,对自己好,这就足够了。
曾令军也深知这样的媳妇来之不易,倍加珍惜。
他们家小小的空间内也增添了几样家具,在那两个没拆下来的小便池中间,摆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台电视和一台二手电脑。
床头贴着一个红色的大大的喜字,房间里也布置一番,显得像一个婚房了。
闲的时候曾令军会写写毛笔字,还会画画,他喜欢迈克尔·杰克逊,没事就看看杰克逊的舞蹈,自己学着跳,对于他这些爱好,王志霞不反对,反而很欣赏,觉得他很有才,干这个可惜了。
次年,一个小生命降临到他们家里,他们的儿子出生了,这是一件大喜事,曾令军张罗着给孩子买了衣服、玩具,还有拼音图画等等,一个三口之家即便住在这狭小的房间内也显得温馨幸福。
曾令军给孩子取名叫“曾得意”,寓意事实顺心得意。
孩子出生以来,喜庆的同时,家里杂事就变多了,也更拥挤了,和孩子有关的物品占了更大空间,曾令军不得不时常爬到木隔板的上面去拿东西,床上和小便池里都摆满了各种孩子的玩具。
他们的开销也变大了,各种营养品、水果蔬菜都成了这段时间的必需品,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愿意花这些钱。
好在两人积攒了一些积蓄,且曾令军收入还算稳定,每个月都能赚两千块钱,生活还算宽裕。
这段时光是幸福的,有了小宝宝,家里每天都很热闹,白天一些长租房的邻居也经常来串门和孩子玩,晚上一家人一起看看电视节目,逗孩子玩乐,他们觉得都是很有意思的事。
但有了孩子,就要为将来考虑了,他的成长、生活环境,将来都会影响到他。
一些邻居也给他们提出了善意的建议,现在他们住在公厕这种地方没什么,但等孩子上学之后再住在这种地方就有些不妥了。
孩子越来越懂事,等他知道他住的地方是公厕,会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容易自卑,且一家人也不能在这里住一辈子。
曾令军夫妻也在考虑这件事,确实不能长久这样下去,先住着,一边留心换地方的事。
到2012年,旅馆要拆除重造,他们也不得不搬走了,曾令军在沈阳鸭绿江街一个老旧小区里租到了一间十平米的房子,而且租金还是以前的数倍。
空间更小,租金更高,这让他们很不适应,长久下去也吃不消。
而且换了地方,很多老客户离得远,也不方便来,这地方人流量也比以前的地方少,导致他修鞋、配钥匙的收入也比以前少很多。
王志霞靠着看车棚、卖爆米花一年能有七千多的收入,要花费四千五去交房租,收入减少也让他们担忧起来,更何况孩子上学还是个大问题。
他们也曾想用攒下的积蓄找个便宜的二手房买下来,但看了几家,高昂的房价让他们心灰意冷,他们打消了这个念头,只能暂时住在这里。
后来有消息称他们回老家盖了栋房子,以后自己越来越老,孩子越开越大,如果在城里住不成,还可以回老家,总算是有个落脚的地方。
现在他们的孩子已经读高中了,成绩也很好,曾令军当初就明白要让孩子在城里上学,城里的条件更好,教育资源丰富,这对孩子很有帮助。
两人依然在城里为孩子,为家庭努力挣钱,为将来做打算。
可能人们会想,做什么工作也不至于一直住在公厕里好几年,肯定是他太懒,不思进取,但了解到他的早年经历,或许会对他多一些理解。
早年历经波折曾令军1979年出生在吉林省通化的农村,自幼家庭贫困,生活拮据,他还有一个弟弟,一家四口生活在三四十平米的小房子里。
那时的农村并没有什么好的营生,大多都是本本分分的农民,也没有其他的本事。
那个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已经吹到了农村,很多农村人纷纷改建新房,砖窑厂也是就在八九十年代开始盛行起来。
曾令军的父亲农忙完之后就到附近的砖窑厂去做帮工,但收入很少,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没有太大的改善。
曾令军九岁的时候,父母离婚,弟弟跟着母亲去了沈阳,他则留在了父亲这里。
虽然家里经济条件差,但父亲还是想办法让他一直上学,曾令军也很刻苦学习,成绩很不错,一直都是班里的优秀学生。
1999年高考,他考上了黑龙江矿业学院,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是件很了不起的事,他和父亲都很高兴,可录取通知书上标明的近5000块钱的学费却给他们泼了一大盆冷水。
5000元对于当时的农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不少家庭一年也挣不了这么多,这直接断绝了曾令军的求学之路。
父亲正为此发愁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曾令军直截了当的告诉父亲他不上了:“这么多人不上大学不也过得好好的么?我出去到城里打工,去学个手艺,也能挣不少钱。”
父亲只能无奈的沉默不语。
不久,他就带着父亲给的50块钱走了,带着无奈和苦涩。
他选择去了沈阳,因为母亲和弟弟都在那里,他可以不用担心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步履维艰,遇到困难也好有个照应。
他和母亲、弟弟已经十年没见了。见面之后他们都很高兴,母亲在饭店里做洗碗工,弟弟则在饭店当跑堂的。
他安顿好就开始考虑找工作的事,但他没有什么手艺和技术,能干什么活呢?这让他很头疼。
后来弟弟说现在修鞋的生意很好,很热门,就建议他找个店跟人家学修鞋的手艺。
曾令军经过一番观察也觉得可行,于是就跟别人学起了修鞋的手艺。
他们修鞋没有固定的地方,走街串巷,哪里需要他们就在哪里摆摊。曾令军每天干的很有劲,期望着能攒些钱,做个什么生意,以后也能过上好日子。
他白天就去擦鞋、修鞋,晚上回去和母亲一起吃饭,这种劳累又温馨的生活让他感觉很幸福。
但这种惬意的生活没有持续更久,2003年,曾令军的母亲患上了红斑狼疮,住进了医院。这对他们来说是极坏的消息,这种至今都无法治愈的疾病令他们内心都无比绝望。
本来平静幸福的日子被这疾病给彻底击溃了。
他们到处求医,花光了这些年攒下的积蓄,还是没能挽救母亲的生命。幸福家庭的破碎让他内心沉寂了。
后来他和弟弟分开,自己找了个住的地方,房子倒是可以,就是租金太贵了,每个月光租金就是一大笔支出,对于现在的他是能省则省,之后,他便在厕所安了家。
他们的事迹以前在网上爆出,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很多人说他懒惰,有人说他是树先生,有人说贫穷限制了他的想象力,限制了他的认知。
或许是他经历了高考的心酸苦涩,那个年代,因高考导致精神不正常的让人并不是没有。又经历了母亲的痛苦离世,使他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变化。
最终,他沉湎于自己安逸的生活,活在了自己的狭小精神世界一时出不来,而社会变化太快,他和社会脱离了节奏,等他遇到问题,抬头看的时候,已经发现世界变了,不再是自己以前所生活的、所认为的那个世界了。
不过随着孩子的成长,相信他会快速适应这个社会,去转变思维方式,去为自己的家庭努力拼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