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身边好像常常遇到这样的场景:
明明两人在聊天,讲到兴起时,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话题侃侃而谈,早就不在意给对方反馈,也忘了对方在讲什么;
朋友和执拗的父母生闷气,想找人倾诉委屈,丈夫还没来得及听清对方说什么,就急急地抛出“想开点,爸妈年纪都那么大了”,完全不给对方讲话机会。
很多人认为,做好一个倾听者并非难事,不就是有耐心、不抢话,再适时给出建议吗?但这其实是人们没有真正了解“倾听”,而走入的一个误区。
1
好的沟通
不是只有“说”,更要会“听”
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遇到的大多数麻烦并不是不会“说”,而是不会“听”。
曾有人对“怎样才是倾听”做了这样一个注解——倾听的要诀,就是知道很多事其实你并不知道。
一个好的倾听者,会以关爱的方式,理解、接纳和尊重对方当下的观点和此时此刻的状态,将自己当作一个等待被填满的空白接收器,不着急分析和给出答案,而是静静倾听对方的心里话,给予对方一个赞同的拥抱。
2
倾听的要诀,用耳更要用心
倾听的本质,是愿意去了解别人。
它需要大家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听,不带任何预设,以开放的心态去接收对方心中的信息。
因此,要想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在用耳朵“留意”对方的语气和情绪时,还要用“心”听懂TA的言外之意。
倾听的时候,大家可以随着对方的讲话内容,用点头或微微前倾的接纳姿态,鼓励对方进一步表达自己;
还可以用简单的言语,引导对方把主要谈话内容和情绪畅快的说出来,让TA的情绪被感受、让TA的声音被听见,为悲伤情绪找到释放的时间和空间,用倾听的“聚光灯”为TA提供温暖的出口。
3
做好“倾听”这件事
需要避开的四个误区
如何学着克制自己的表达欲望,避免自己成为一个“着急的倾听者”,心理医生建议大家在与他人建起倾听链接时,要避开以下4个误区:
◆ 不要过早评价或建议
每当听到身边人吐槽时,大家可能常常会想提供一些建议或招数去帮到TA。
在整个交谈过程中,倾听者不宜过早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反馈,这会影响倾诉者继续倾诉的欲望。
每一个倾诉者在表达过程中,都渴望TA的感受被理解、被认同,跟随对方节奏、关注对方感受,这对TA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帮助。
◆ 不要轻易打断或纠正对方
作为一个好的倾听者,在倾听过程中并不需要使用任何技巧,只需要我们怀着一颗诚恳的心,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包容,让对方在你的鼓励下,更愿意倾诉和表达。
◆ 专注当下,适时回应
在交谈的整个过程中,相较于着急地给出解决方案,倾诉者更需要在你适时的鼓励下,将自己的情绪流淌出来。
一个点头、简单的一两个字,只要让对方感受到此时此刻你在用心听,得到正面情绪的TA就是重要的。
◆ 寻找重点
有些倾诉者在表述过程中,可能由于情绪激动而缺乏讲述重点,需要倾听者以足够的耐心,边听边梳理重点。
这时倾听者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对方讲述自己的焦点。倾诉者也会慢慢伸展,收获一个更加开放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