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象粪甜品"翻车记:3888元一位的猎奇餐厅被立案调查

优先启航 2025-04-13 18:01:58

当"创意"踩过食品安全红线

上海中青路一栋隐秘的小楼里,水雾缭绕的热带雨林布景间,12位食客正对着餐盘中褐色粉末面面相觑。"这是经过特殊处理的大象粪便,搭配可食用鲜花..."服务生的介绍还没说完,已有顾客偷偷掏出手机拍摄。这家名为"上蓬冠树"的餐厅,凭借人均3888元的"雨林探险套餐"一夜爆红,又因使用大象粪便制作甜品被市场监管部门火速立案调查。这场打着"艺术"旗号的猎奇餐饮实验,终于触碰了法律与健康的双重底线。

荒诞的"雨林盛宴"内幕

预约制背后的饥饿营销

"必须提前三个月预约,每周只开一桌。"美食博主"味觉探险家"在社交平台晒出金色邀请函,"像参加秘密社团入会仪式"。餐厅采用严苛的用餐规则:

迟到15分钟取消资格

禁止拍摄菜品制作过程

酒杯超过5分钟不喝会被收走

这种刻意营造的稀缺性,让预约档期排到半年后。但市场监管人员突击检查时发现,最近两周其实根本没有顾客上门。

"沉浸式体验"的层层套路

推开厚重的木门,迎面是人工降雨系统制造的雾气。顾客要先完成三项"入林仪式":

摘取盆栽植物叶片作为"开胃菜"

生吞活蚂蚁体验"土著早餐"

饮用装在空心树干里的"晨露水"

"就像参加真人版《丛林探险》游戏。"体验过的顾客描述,穿过四个主题房间才能抵达餐桌,全程需要90分钟,"还没吃主菜就已经累了"。

第二章:触目惊心的"创意食材"

大象粪便的"华丽变身"

争议最大的"鲜花插在象粪上"甜品,制作过程令人瞠目:

从东南亚某大象保护区空运新鲜粪便

200度高温烘干24小时

研磨成粉混合巧克力

表面装饰可食用金箔和鲜花

餐厅宣称"经过严格消毒",但提供的检测报告仅针对大肠杆菌等基础指标。"高温确实能杀菌,但动物粪便中的重金属和药物残留根本无法消除。"食品安全专家李教授指出。

活体食材的"残忍艺术"

冷藏柜里查获的"特色食材"更让人不适:

竹虫在透明容器里蠕动

活蚂蚁与蜂蜜混合装罐

野鸡羽毛还粘在冷冻肉块上

"他们管这个叫'蛋白质盲盒'。"执法人员摇头。菜单上标注"每日随机抽取三种昆虫",却未告知顾客具体品种和过敏风险。

监管利剑出鞘

突击检查现场直击

3月15日晚,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突袭餐厅。以下画面被执法记录仪拍下:

厨师正将褐色粉末装入甜品模具

冰柜角落发现未申报的进口野味

记账本显示原料采购自个人卖家

"所谓'云南雨林空运食材',实际是从昆明某花鸟市场网购的。"办案人员透露。现场封存的12公斤大象粪便,运输单据显示未经任何检疫。

法律红线不容触碰

《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

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

禁止生产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

市场监管局局长在发布会上强调:"再炫酷的概念也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所谓'艺术料理'不是食品安全豁免牌。"

第四章:猎奇餐饮的行业警示

网红经济的畸形产物

"这本质是场行为艺术,只不过用顾客的健康买单。"餐饮协会王秘书长分析。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上海涌现47家"概念餐厅",其中12家因违规被处罚:

用医用注射器装鸡尾酒

在太平间主题包厢供应"血浆饮料"要求顾客戴防毒面具品尝"核废水寿司""人均超过3000元的餐厅,三分之一活不过半年。"商业观察家指出,"它们不靠复购率,就赌消费者的一次性猎奇心理。"

消费者权益谁来保障?

多位顾客反映,用餐后出现腹泻症状却维权无门:

预订时支付50%定金不退

菜单注明"体验风险自负"

拒绝提供消费凭证

律师提醒:"即便签署免责协议,商家仍需对食源性损害负全责。消费者应立即就医并保留证据。"

创意不应逾越的边界

当执法人员撕下餐厅墙上的"米其林潜力之星"海报时,这场荒诞的餐饮闹剧终于落幕。值得思考的是,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多少商家正在以"创新"之名行违规之实?消费者又该如何辨别真创意与伪科学?

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建立"极端概念餐饮"备案制度,要求所有使用非传统食材的餐厅提前申报。正如网友评论:"支持餐饮创新,但拒绝违法猎奇。毕竟我们花钱是去吃饭,不是去当实验小白鼠。"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随缘

随缘

2
2025-04-13 19:51

抓去坐监就对了,害人终害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