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主演的《琅琊榜》是一部权谋剧。
“赤焰军”少帅林殊化身梅长苏归来。
步步为营,苦心孤诣。
他利用太子和誉王的争斗,暗中辅佐起靖王。
他利用各种关系的制衡,除掉了谢玉和夏江。
最终,他迫使梁帝承认自己的错误,还7万“赤焰忠魂”一个清白。
这部剧看得人热血沸腾。
梅长苏的智计百出让人心折。
但在剧中,其实有一个“隐藏高手”——
她潜龙勿用,在冷落与欺压中积蓄力量;
她默默隐忍,但在该出手毫不优柔寡断。
她就是——静妃。
娴静温婉,但深谙“静的力量”。
一、真情在《琅琊榜》中,静妃惟一一次失态,是在外出狩猎的行宫之中。
她让儿子靖王带来了名满金陵的苏先生。
一番把脉,医女出身的静妃确定了心中的猜测——
梅长苏就是当年的林殊。
她神色大变。
于是,向来沉静的她第一次在儿子面前失了方寸。
静妃对靖王嘱咐:到你父王帐中去请安吧。
靖王疑惑:儿臣刚从父王那里回来,父王已经睡下。
静妃有了怒气:那你就去外面等着。
在这段对答中,所有人都看出静妃心神大乱,但强自忍耐。
靖王孝顺,虽然疑惑,却还是转身离开。
他知道母亲一定是有事情不想让自己知道。
儿子一离开,静妃泪如雨下。
她盯住眼前变了样貌的梅长苏:孩子,你的父母该是多么心疼啊。
梅长苏只是轻轻叫了她一句:静姨。
两人相对而泣。
无情未必真豪杰。
权谋剧中,我们赞叹权谋,但容易忘却——
那些权谋背后的真情,才最动人。
如果林殊归来,只是化身成了冷血的复仇机器,那《琅琊榜》也就失去了滋味。
一个人,只有对这烟火人间充满温情,他的智谋才值得称赞。
静妃的真情亦是如此。
从这里就能看出,她胸有谋略,但依然有着最动人的人性光辉。
二、格局静妃让人称赞的,除了真情,还有她的格局。
誉王行险,让皇后帮忙带走静妃。
随后让静妃身边的宫女小新挑拨靖王与梅长苏的关系。
静妃被送回后,听完靖王的讲述,她立刻就想通了其中关键。
于是,她找来小新,让她对靖王讲述实情,并承诺从此放她走。
小新对靖王讲出实情。
静妃果然没有为难小新,而是安排她离开。
在这里,就能看出静妃的格局。
相较而言,作为“红袖招”掌门人的秦般若就落了下乘。
她找到自己师姐,请求她出手诱惑梅长苏的手下童路。
并答应,事成之后,就放师姐离开。
结果,师姐迷惑了童路,套出了梅长苏“火寒毒”的秘密。
但是,秦般若并没有兑现承诺,反而害死了自己师姐。
这本来并不是非此不可的心狠手辣,但秦般若却这样做了。
你想一下,她承诺放师姐走结果又害死了她,身边其他人会怎么看呢?
手下人对她是否会从此有了猜忌?
这就叫“因小失大”。
而静妃说到做到,这样的品行,自然会让身边人对她放心。
能体现静妃格局的还有一件事。
梁帝经常做噩梦,对于自己曾经的做法,他有了忏悔之意。
于是,梁帝拜托静妃私下供奉宸妃牌位。
这事被皇后得知。
皇后本以为这是极好的机会除掉静妃。
于是她喊来梁帝,企图废黜静妃。
只是皇后根本没想到,这竟然都是梁帝的安排。
所以皇后被打入冷宫。
此时,如果静妃“落井下石”,趁着梁帝震怒,或许可以废黜皇后。
但她并没有恃宠而骄,而是适可而止。
这样做不仅是一种格局。
而且让宫中习惯了勾心斗角的人看到了一抹人性的光辉。
这种光辉,是会吸引很多人的。
就像如果你是皇后的手下,你会怎么想呢?
少一个敌人,就意味着自己多一份保障。
或许,这也是静妃在宫墙内的“自保之术”。
有时候,真的是宽恕别人,就是宽恕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
三、智谋如果把静妃看成一个只会原谅别人的软弱者,那就错了。
看过宫廷剧的人都知道,在宫斗之中,能够活下来的,都不是简单人物。
如果只是心思单纯,那在内宫之中,估计活不过两集。
当年,义兄林燮带领的赤焰军被污谋反,祁王被赐死,宸妃自缢。
在这种情况下,静妃存活了下来。
那么多年,她一个人默默承受着一切。
逆来顺受。
无论怎样的压力袭来,她都能躬身承受住。
但静妃从来不是一个只知道承受的人。
在该出手时,她也从来不会手软。
后来的梁帝,喜欢到静妃的宫中坐一会。
或许对于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来说,在一个简单质朴的人身边,他才会感觉心安。
相处的时间久了,梁帝对静妃放下心防。
有一次,他偶然说起誉王的事。
当时恰逢太子失势,誉王声名日盛。
结果静妃表示,后宫众人也都知道誉王。
梁帝追问后宫人如何看待誉王。
静妃以退为进,但还是说了2个字:贤王。
大家都认为誉王是一个贤王。
贤王,必然得人心。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听到别人夸赞自己儿子,他定然会开心不已。
但这个人是梁帝。
“贤王”恰恰是他的逆鳞。
当年,祁王就是因为有“贤王”之名而被猜忌。
如今,静妃不动声色,仅用2个字就毁掉了誉王的苦心经营。
由此可见,静妃不仅温婉,而且深谙人性。
她知道如何在关键处轻轻推拉,一语中的。
或许,这也是静妃和梅长苏相似的地方。
隐忍等待,关键时果断出手。
这样的静妃,充满了魅力。
你要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凭借谁的光。
或许,这就是静妃给我们最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