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解放战争后期,新中国的黎明就在眼前,可还有那么一群人,不知自己会不会倒在黎明前。
那是一些地下党成员,他们被国民政府捕获,判处死刑。
就在他们即将被处决的前夜,似乎这些人的命运都已注定
可出人意料的是,几天后,他们逃出生天,甚至发现原本以为已经被执行死刑的同伴都还活着。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1948年秋天的一个深夜,监狱里的空气异常沉重。
牢房里,一双双紧紧闭着的眼睛,却无法入眠。
那些身陷囹圄的地下党成员们,心情复杂的无以言喻,他们知道,眼前的时光,或许是最后的日子。
可他们还是不甘心,他们想看看自己为之奋斗出的新中国。
深夜十一点,一阵清脆的牢门敲击声在死寂的空气中回荡开来。

这声音虽小,却是久违的信号,意味着他们早已商定的时刻已然来临——越狱的行动开始了。
黄益民悄然睁开了眼,他靠在牢房角落的墙壁上,脑海中迅速回想着那些早已安排好的计划。
今晚,他们便要赌上一切,破釜沉舟。
这些地下党员都是久经考验的勇士,虽然身陷囹圄,却始终没有放弃希望。
若是继续忍受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国民政府的枪口。
比起死于非命,逃亡、重新投身革命的机会,才是唯一的生路。

黄益民低声对旁边的于哲人说道:
“兄弟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只需一刻钟,所有人都要齐心协力。”
于哲人点了点头,们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知道这次行动的风险巨大,但每一个人都明白,今晚将是最后的机会。
一旁的郭广富,个子高大,身形魁梧,他被任命为第一队的队长。
郭广富手指微微发抖,却依然牢牢握住了那根早已准备好的铁棒。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时,所有人的心跳都加速了,越狱计划一旦失败,等待他们的将是更为残酷的酷刑与死刑。
可就在一切似乎都准备就绪的时候,黄益民突然听到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迅速传来,越来越近。
他转身朝小窗外张望,只见院外的路灯下,保安队的身影悄然出现,迅速集结,呈包围之势。
他一眼就看出,这些人装备齐全,似乎早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不好,泄密了!”黄益民心中一惊,瞬间明白,肯定是有人出卖了他们的计划。
他迅速转身,低声说道:“大家散开,马上行动!”

可惜,逃脱的机会已经错失,随着保安队员的逐渐逼近,监狱大院内的黑夜仿佛被无数火把点亮,照亮了绝望的背影。
几日后,他们才得知,那个名叫柳家兆的革命同志,在关键时刻心生退意,出卖了整个计划,想为自己换一条路。
接下来,他们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所有人心中早已明了。
审判与希望一个夜晚,黄益民与他的一众战友被一一拖出牢房,身体几乎无法支撑,满身是伤。

虽然他们都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谁也无法预料接下来的命运会如此不可捉摸。
枪声、血腥、审判……这一切似乎都在逼近,离死亡越来越近。
最后的旅程上,他们步伐沉重,心中涌动着无法言喻的复杂情绪。
黄益民与其他人被麻绳捆绑着,像是待宰的羔羊,被一队身穿制服的看守押解着走出监狱。
他们穿过冷冷的石板路,脚下的每一声“踏踏”声都像是敲击在黄益民的心上,回荡不绝。

在被押到院子外的荒草地时,黄益民注意到一个细节——他们的走向并不对劲。
平时,每次处决时,犯人都会被带到东门外的大窑墩,那是一个荒凉的地方,被认为是最适合进行枪决的地点。
但今天,他们竟然被押着走向了西边。
这个细节让黄益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觉,似乎事情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我们要去哪里?”黄益民轻声问道,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

沈恒铸低声回答:“这不对劲,照理说应该是东边的大窑墩,我们这方向错了。”
黄益民的心跳加速,他开始怀疑,这一切是否早已被安排好,他们并不是被带去执行死刑,而是另有安排。
正当黄益民陷入深深的思考时,他们已经走到了一个巨大的院落。
院子中央,一座宏伟的建筑映入眼帘。
那是驻扎在高邮的国民党268司令部的营地,仿佛一座孤岛屹立在这片荒野之中。
他们站定的那一刻,黄益民抬头看见站在门口的一个高大的身影,那人穿着军装,腰间挂着短枪,正是张我疆——国民党268团的代团长。

黄益民在心中微微一愣,目光不由自主地锁定了这个人。
“你们这些要犯,罪责重大,不容宽恕。”
张我疆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这些被押来的囚犯,声音充满了威慑力。
他轻轻抬起手,示意他们停下:
“你们必须和我们一同南撤,共军已经逼近这里,如果敢有任何反抗,立刻枪毙。”
黄益民和其他人的目光交换了一下,彼此眼中都闪过了一丝难以言说的复杂。
解救,还是更大的困境?这一切,似乎都不如他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接下来,队伍开始缓慢地向南撤离。
黄益民感到每一步都异常艰难,身体的疲惫与伤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而身旁的战友们,也在艰难地行走中,偶尔有几人低头,神情无力。
高春兰,一个身形瘦弱的女同志,已经气喘吁吁,几乎无法继续走下去。
“我走不动了,你们杀了我吧。”
高春兰的声音微弱,却带着几分坚定。
她瘦弱的身体在夜风中摇摇欲坠,看得出来,她已经快到极限。

几个士兵停下了脚步,向张我疆汇报。
张我疆听罢,皱了皱眉头,伸出头向身边的士兵交代几句。
士兵们便不再言语,开始将高春兰从队伍中拉出,随即,一声枪响在这沉寂的夜空中打破了寂静。
“砰!”
枪声回荡,这声音让黄益民的心沉了下去。
这是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同志,如今,又少了一位。
走的时间长了,队伍逐渐拉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因疲劳与伤痛倒下。

吴克春也在不久后走不动了,两个士兵又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将他推到了一旁,枪声再次响起。
直到午夜时分,队伍终于抵达了张家庄的一个偏远村庄。
黄益民与剩下的几名幸存者被关进一间破旧的屋子,四周黑暗,唯有屋内微弱的光线透过窗缝照射进来。
就在他们以为自己将迎来最终的审判时,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几人惊醒,纷纷站起,紧张地注视着门口。
门开了,张我疆走了进来。
这一次,他的神情不同于之前的严厉与冷漠。

他的眼中似乎有些动容,语气也有所缓和:
“老实告诉你们,现在的局势已经无可挽回,共军马上就要进城了,我决定,放了你们。”
几乎每个人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还有这样出乎意料的转折。
“你们可以回去当个普通百姓。”
这一切,是真的吗?
再相逢黄益民站在破旧的屋内,一系列生死攸关后,终于迎来了一线希望。

可他仍然无法相信自己听到的这一切,他的理智告诉他,这一切可能只是暂时的宽容。
可机会就在眼前,他们不能放过。
“黄书记,您觉得,这次他们的决定可靠吗?”
有人低声问道,虽然这次的释放令人感到意外,但他清楚地知道,战争中的任何决定都充满了变数,尤其是如此重大的决定。
黄益民微微皱眉,说道,“无论如何,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能掉以轻心。”
所有人都默默点了点头,这条生路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的。
张我疆的决定,不知是真是假,背后的动机,他们无法完全捉摸。

但不管怎样,他们保住了一条命,就要继续投身革命,为国家奉献终身。
之后的几人找到了队伍,他们的心里终于有了一丝安定。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之前以为已经在路上牺牲的高春兰同志等人,再次与他们重逢。
张我疆没有杀他们,大家都还活着。
张我疆的决定是出于什么原因大家可能无法知晓,但这一刻,他们是庆幸的。